小车,大哲学
- 来源:汽车导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07-06 14:21
我们正处于一个时代的节点上!持续增长十余年的世界经济在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中变得疲软,昔日阔绰的买家们开始算计着面包的价格,换车的频率开始变慢……
与此同时,我们刚刚从一场石油危机的噩梦中苏醒过来——虽然石油期货价格已经平稳跌入40美元/桶,但这把高悬在头上的斧头到底会不会再次落下来?或者说,石油这种工业血液还能供养我们多少年?
我们还必须意识到,温室气体正在侵蚀我们的生存空间,我们还能肆无忌惮地让汽车向蓝天排放多少二氧化碳?……
“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
150年前,狄更斯在《双城记》里如是说。这个时代有太多的坏现状,好就好在,人类是有智慧的,有坏,就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每一次人类都能在历史的节点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种“节约式”的方式,我们可以少乘一次飞机,可以少浪费一份食品,也可以选择另一种生活——小生活。
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当你脑中“以大为美”的思维开始慢慢转变时,你会从“小”里感觉到独特的美,你能从乔布斯的iPod里感受到小的时尚,也能从伊斯哥尼斯的MINI里感受到小的精巧。所以,选择这个时候来做“小车”这个专题,并不是凑巧而为之。
在此,我们重新提倡一种生活方式——小生活,小车式生活。
我们的小车定义
“小”是相对于“大”而言的,大小的界限在哪儿?我们眼中的小车又是怎么样的呢?
什么是大?什么是小?
这是牛顿都不能解答的问题,在这个相对的概念下如何判定小车的定义?与沃尔沃 FH12卡车相比,凯迪拉克·凯雷德也算是一款小车。对小车该如何下定义?世界上对车型的分类多种多样,欧洲人以大众划分的A00、A0、A、B、C、D进行分类,而美国人则喜欢把车分为subcompact(小型)、compact (紧凑级)、mid-size (中级)、full-size (全尺寸)。而我们不是要讨论世界对于小车的标准定义,而是要给出我们的观点。我们认为,A0或subcompact级别以及二者之下(4米以下,轴距2.3米左右)的车型都可以被称之为小车,形象地说,尺寸大不过大众Polo、福特嘉年华的车都可以称之为小车。
小车应该是满足大众需求的。小车的买家们年轻、时尚,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乐于尝试新产品,他们有小小的追求却知足长乐,这个群体需要的小车是怎么样的呢?
在这个专题里,我们找来了几类小车:代表多数消费者用车需求的嘉年华、大玩具Smart、兼顾实用和玩乐的Jimny,同时,我们还挖掘了小车独有的生活方式,并探讨了小车的美感、小车的哲学,以及小车在中国汽车社会遇到的各种问题。
怎么样的小车才是我们需要的?
福特嘉年华无疑是当今中国小车消费的代表——实用、精彩。这款小车诞生于30年前的欧洲。在石油危机的背景下,小车的出发点只是省油,朴素的设计让人看上去没有胃口。而此次国产的六代嘉年华却精神抖擞地拿出了前卫的设计,给小车一个新的定义——除了好开好用,小车还能有精巧的设计。
如果说精巧的设计,smart就是一个偏激的study了,时尚钟表商和豪华轿车品牌合作,碰撞出来的火花肯定会好玩,Smart适合当个大玩具——除了玩,你很难找到别的用途了。为打造前卫的概念,smart只有两个座位,别说去趟超市了,就是在车里来点大动作都不可能。smart走了小车的一个极端——为玩乐放弃实用。
Smart会是很多人的理想,但理想可以照进现实,铃木jimny就是这种的小车,他既能满足日常用车,也能跟着车队去越野探险,老婆可以开去买菜,老公也能开去撒撒野。日本不乏这种小车,上世纪90年代的subaru 小车Vivio甚至能参加WRC。
剥除小车的属性,我们可以在这些小车背后,看到不同的文化背景,看到小车的创意风格,这些都是小车独有的思维空间。
以小见大,小是size的属性,size是有限的,但小车的哲学是无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