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欺负行为原因及应对措施
- 来源: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欺负行为,基本原因,基本特征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04-16 07:13
摘 要: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很多幼儿因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以及与他人的接触越来越多,所以在日常的交流过程中也出现了互相言语攻击、互相打斗以及欺负弱小等不良的现象。面对这种现状,家长与教师必须要能够积极地改善当前的教育方式。本文先简单介绍了幼儿欺负行为的产生基本原因,然后简单描述了幼儿欺负行为的几种基本特征,最后从注重家庭环境改善、引导幼儿进行亲社会行为以及注重对幼儿的疏导这几个方面来简单阐述了幼儿欺负行为的相关应对措施。
关键词:欺负行为;基本原因;基本特征;相关措施
随着幼儿在生活中与他人的接触越来越多,其所面临的矛盾也越来越多。所以幼儿在进行日常的交流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欺负或者被欺负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对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一、幼儿欺负行为产生的基本原因
幼儿在生活中会出现欺负行为的主要基本原因有两个,首先就是因为幼儿的基本遗传因素的影响,因为幼儿在进行相关的欺负行为过程中生理方面会出现一些有规律性的改变,例如幼儿的荷尔蒙的分泌,或者幼儿在面部表情等都会出现变化。遗传因素的影响很容易让幼儿出现情绪波动较大的现象 [1]。
这样幼儿在生活中就会很容易出现欺负的相关行为,进而对自己的成长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影响幼儿欺负行为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庭氛围的影响。因为幼儿的年龄还很小,所以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会对父母或者其他亲人的基本行为举止进行模仿,而如果在这些家人中存在着一些暴力的行为,就很容易让幼儿逐渐地学会这些暴力的行为。此外,很多家长在对幼儿发生欺负行为的过程中只是采用包容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并且对幼儿十分宠溺,即便幼儿出现了错误也会选择无视,这就导致了幼儿会逐渐地形成各种不利于成长的不良习惯,并且很容易让幼儿逐渐地习惯一些暴力甚至违法的行为。
二、幼儿欺负行为基本特征
随着幼儿的年龄不断地增长,其在生活过程中出现的争执、暴力行为甚至欺骗等各种不良的行为越来越频繁 [2]。而且在这些不良行为中,男生的比例要比女生大得多。并且经过相关的观察发现,在年龄较小的阶段,如果男孩子与女孩子发生了争执,两者的哭闹表现都十分类似,而如果在年龄较大的阶段,男孩子与女孩子发生了争执,男孩子的哭闹表现要比女孩子强烈得多。
而且当前很多青少年的犯罪违法行为都是受到了幼儿时期的一些基本不良行为的影响。这种状况男生要比女生更容易出现,而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男生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将这些欺负行为融入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并且容易受到包庇或者认可。而女生在进行欺负行为时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否定,这就导致了男女之间在欺负行为中的明显差异。幼儿在欺负行为中还存在着模仿性。因为幼儿的年龄偏小,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受到一些基本行为的影响,在生活中很容易对其展开模仿,并且会逐渐地养成不良的习惯。而且当前的幼儿对一些视频中的打斗片段接触比较多,所以很容易在观看过程中进行模仿,进而导致了幼儿逐渐地养成攻击性的不良行为习惯。
三、改善幼儿欺负行为的相关措施
1、注重家庭环境的改善。因为幼儿的年龄很小,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家庭环境的影响。所以家长在进行日常的幼儿教育过程中一定要能够注意自身的行为活动,在幼儿面前要能够杜绝暴力行为,并且也不能够对幼儿进行一些体罚行为。此外,幼儿在家庭中接触相关的多媒体工具的时间越来越多,例如电视、电脑等。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能够充分地重视幼儿观看内容的健康性,在幼儿进行观看前要能够将一些不适宜的节目内容进行跳过,让幼儿可以多观看一些具有积极影响的内容。此外,家长还需要能够在日常教育中注重对孩子的正确心理引导,让幼儿可以逐渐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引导幼儿进行亲社会行为。想要有效地改善幼儿的欺负行为,还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地引导幼儿进行相关的亲社会行为,让幼儿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可以逐渐地对一些不良行为采取忽视的态度,并且可以积极展开一些亲社会的行为。例如:相互分享玩具、合作游戏等。此外,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必须要求教师、家长以及身边的小伙伴共同影响下才能够发挥其积极作用,教师在教育时要能够充分地重视这一点。
3、注重对幼儿的疏导。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还需要能够注重对幼儿的行为疏导的过程。家长以及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能够充分地关心幼儿,要对幼儿的一些基本行为提出一些要求,让幼儿可以在日常行为过程中有效地克制相关的不良行为。而且在进行对幼儿的行为要求过程中要合理地借助于引导、控制等方式,在疏导过程中也需要能够注重幼儿的情感变化过程,保证幼儿在日常行为中可以逐渐地培养出深厚的感情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想要有效地改善幼儿欺负行为的不良状况,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能够与家长展开积极的沟通,保证家庭环境的合理性。同时,教师与家长还需要能够积极地引导幼儿展开亲社会行为,让幼儿可以逐渐地养成良好的基本习惯。最后,还需要能够重视自己的教育疏导方式的改善,保证幼儿可以健康稳定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闫利香 . 浅谈幼儿欺负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J]. 求知导刊 , 2015(02):109-110.
[2] 吴姣斐 . 关于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J]. 华夏教师 ,2016(6):28-29.
李少琼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那蒙镇中心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