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生语文问题意识的培养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小学生,语文,问题意识
  • 发布时间:2020-04-16 07:17

  摘 要:重视思的过程,并不是现在才逐步发现的,也不是说从国外传过来的先进思想,而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就证明了思考的重要性,如果要有思考的起点,那就是要具备探索精神和问题意识。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为例,结合具体的内容,不断地进行教学创新,针对文章中提到教学策略,不断地进行开发和研究,探索出问题意识培养的有效渠道,从而达到学生整体问题意识的提高,以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问题意识;培养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的扩大,以及知识范围的拓宽,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引起高度的重视。但是小学语文教师如果一直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很容易抹杀学生对于学习小学语文的热情,许多在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美感根本无法领悟。学生长时间不去思考,个人的发挥空间遭到限制,学生的问题意识会最终被消磨。想要打破这种被动的局面,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结合教学进度,精心地设计不同的问题,多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机会,让学生把心中的疑问提出来,然后进行深入地探索,找寻到最佳的方式,进行科学地解决,引导学生运用旧问题解决新问题,一步步地拓宽知识的范畴,以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那么,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哪些措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目前小学语文中对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基本情况

  笔者已经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多年,也总结了一些关于学生学习方面的情况,针对于问题意识的培养,目前主要还是必要单一的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主要围绕书本进行内容展开,传授的方式虽然有所求新,但是本质上还是没有变化,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不够到位,学生参与感不强,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知识掌握水平有限。这些个都是需要注意的事情。只有引起密度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才会越来越强烈。比如诗词的赏析,大多都是老师为学生去讲解,而老师采用的都是单一传递、讲授和灌输的教学形式,但事实上却忽略了学生们主动参与、问题式的学习形式。学生们自己也需要思考,也应该靠自己。所以,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刻不容缓。这样看来,语文教师有责任在课堂中营造出宽容、理解、相互尊重的教学氛围,使语文课堂充满微笑。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保持积极的情绪,让学生更容易亲近,从而打消心中的顾虑,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升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学生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更有一些甚至可笑、幼稚,对此,教师应保持充分的耐心,对类似学生加以鼓励,尤其对于一些学困生,语言更要加以注意,只要他们敢于发问,就是值得表扬的。

  二、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1、教学方法优化,多种举措并行,鼓励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新课改中,对于教学形式有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针对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进行反思,为建设优质课堂而不懈努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中,很多时候需要教师的引导与交流。在课堂上需要把握有限的时间,优化自身教学方法,在灵活的教学方法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问题,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譬如说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掌控,一定要精准。可以利用情景教学的方法,将教材与情景结合,给学生布置任务,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例如,关于《梅兰芳学艺》教学,我预设了四个问题:梅兰芳为什么要学艺?梅兰芳学什么艺?梅兰芳如何学艺?梅兰芳学艺效果如何?接着,让学生在阅读课文基础上观看梅兰芳演出照片和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的经典表演。由于学生是带着任务和问题而学习的,学习目的明确、任务清楚,学生在欣赏国粹的同时积极寻找答案,并感悟到我国京剧的博大精深。最后,通过让学生自由提问,学生得出梅兰芳学艺时勤学苦练的精神值得学习。点明了教学重点,也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基本素养。

  2、巧妙地运用新技术,营造问题氛围,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课下准备的时间里,学生对于知识的问题就会得到加强。另外,比如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是无法在课堂上达到的。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无法发挥想象的空间。但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无法立刻展示和形象描述的东西展示在课堂上,让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不断地进行提问,学习到更多的新方法,掌握更好的学习思路,以达到教学目的。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大脑能够最直观做出反应并进行深刻记忆理解的,当然还是属于图画的形式。如果教师仅仅是抱着教材讲课,所有的授课内容无疑是纸上谈兵,单凭教师空口白话为学生描绘的课本中的图景,是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记忆理解要求的。因此,教师必须在新课改的背景要求下,恰如其分地将教材内容同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制作更加生动形象的 PPT 课件,使学生在图画的展示过程中更加深刻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比如说《白杨》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寻找一些白杨挺拔地扎根于戈壁滩的图画,来加强学生对白杨所蕴含寄托的人物情感的深刻理解,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得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产生质疑问难意识,自发地产生疑惑“为什么白杨在这样艰苦的生长环境下依然能够挺拔呢”,从而进行自主学习,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教师的意识对于学生成长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需要各位小学语文教师一起注意,并进行深入地探索。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运用以上方式,不要去教导学生如何学习,而是在他们学习的路上及时引导,避免出现原则性错误。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教师不要妄求把他们改变成自己的样子,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而是要把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放在教学关键位置。

  参考文献

  [1] 陆小曼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意识的几点做法 [J]. 中国校外教育,2018.(05):133-134

  [2] 潘佳慧 . 浅议小学语文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开发和培养 [J]. 小学语文教学,2017.(04)78-79

  黎莉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师范附属小学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