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既做加法也做减法
- 来源:国企管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财政部,支撑,增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08-08 15:39
“财政部将从‘质’和‘量’两方面下功夫,既做加法,也做减法,调整结构,有保有压,坚决落实党中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的要求”,2020 全国两会期间,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
加法怎么加?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增加赤字率所增加的财政资金全部安排给地方,中央财政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的收入,也全部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这是对地方财力和地方财政运行的强大支撑。
“今年的财政收入将会下降,中央和地方都会受到影响。”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预计地方财政减收增支的规模在 8000 亿元到 9000 亿元,一些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面临较大的压力。前几个月,中央财政已经加快了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下拨速度,同时提高了地方财政资金留用比例,缓解了地方财政的困难。从总体上看,地方财政的运行是正常的,是稳定的。加强对地方财力的保障,是今年预算安排的重点。在今年的一般预算安排上,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增加了 12.8%,这在近年来是最高的。中央财政还专门设立了特殊转移支付,用于支持地方基层运转,保障基本民生,落实“六保”任务。中央财政对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奖补资金增长安排了 10%。中央财政还专门安排了对湖北的支持。中央财政将全力保障地方财政的正常运转。
“当然,地方财政也要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强化管理,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到点子上。”刘昆说。
积极的财政政策一个表现是增支,在收入增速放缓情况下,就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今年初,受疫情冲击,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降 14.3%。刘昆预计,2020 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将低于上年。他算了一道加法题:财政赤字率计划提高到 3.6% 以上,比去年提高 0.8 个百分点,增加了 1 万亿元的财政资金。他表示,将通过增加赤字规模,明确释放积极信号,缓解财政收支矛盾,稳定并提振市场信心。
中央财政还将发行 1 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并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方面调入近万亿元资金。此外,还将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 1.6万亿元。对于特别国债用在哪里?刘昆进一步明确,扩大政府投资,对冲经济下行压力。通过抗疫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多种渠道,增加政府投资,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有效支持补短板、惠民生、促消费、扩内需。
刘昆表示,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预计分别超过 18 万亿元和 24.7 万亿元。一收一支,多出来的逾 6.7 万亿元就是释放出的财政资金,比去年加大了力度,做好了对冲,实现了积极。
减法怎么减?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影响颇深。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作为吸纳社会就业的重要市场主体。为保证积极财政政策施力于企业,刘昆表示,会继续落实减税降费,对冲企业经营困难。
具体而言,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通过制度性安排和阶段性政策并举,重点减轻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困难行业企业税费负担。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适当延长前期出台的部分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的执行期限。
刘昆说,去年我国减税降费规模达到 2.36 万亿元,这一制度性安排今年将继续实施。为应对疫情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又出台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预计今年减税降费新增规模将达到 2.5 万多亿元。受疫情影响,今年地方政府的日子不好过。针对媒体关心的地方政府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三保”问题,刘昆明确回应,总体看,地方财政运行是稳定、正常的。他说,今年财政收入下降,中央和地方都受到影响。
“加强对地方的财力保障,是今年预算安排的重点。”刘昆介绍,中央财政今年提高赤字率增加的资金全部安排给地方,中央财政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的收入全部用于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这是对地方财政运转的强大支撑。
此外,中央财政专门设立特殊转移支付,用于支持地方基层运转、保障基本民生,落实“六保”任务,中央财政对地方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安排增长 10%,还将专门安排对湖北的支持,并将全力保障地方财政正常运转。
“紧日子”咋过?
“政府过紧日子,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好日子。”刘昆说,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政府要带头过“紧日子”,财政要节用裕民。落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政府也要带头过“紧日子”。政府过“紧日子”,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好日子”,这是一个长期的方针政策,并不是短期的应对措施。
近年来,对“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做了连年压缩,但还有空间。在预算的科学安排上还有空间,在勤俭节约、精打细算、提质增效上还有空间。此外,刘昆强调说,政府过“紧日子”和保障政权基本运转上是没有矛盾的。今年,中央本级支出中的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 减 超 过 50%, 但 工 资 等 刚 性 支出是有保障的,机关正常运转也有保证。
刘昆表示,在政府的支出管理上,要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严控会议、咨询培训、论坛会展等方面的支出,严禁新建、扩建政府性楼堂馆所。铺张浪费的钱绝不该花,绩效不好的钱也不该花,花了将被依法依规问责。当前,还要严控非急需的支出,把该花的钱花到刀刃上。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兜牢民生底线。
调结构方面,刘昆表示,一是压本级、增地方。今年中央财政本级支出将负增长,而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将增长 12.8%,增量资金 9500亿元;二是压一般、保重点。今年中央本级非刚性非急需的支出压减幅度超过 50%,省出的资金用于疫情防控,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脱贫攻坚、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城乡低保等方面的重点支出只增不减;三是直达基层、直达民生,上级的转移支付将细化到基层,细化到民生项目,坐直通车直接抵达。“中央财政将发挥好财政职能作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