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水稻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分析
- 来源:科技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水稻,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10-21 09:56
摘要:水稻,起源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水稻种植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其中出现的问题也较多,其中病虫害因素影响非常严重,再加上一些极端的天气,甚至会导致某些地区水稻种植颗粒无收,这不仅仅造成了水稻种植农户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威胁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因此,使用优质的栽培技术对水稻进行种植是很重要的。本文针对水稻的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总结优质的水稻种植技术,以及通过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的探讨,希望能对水稻种植的未来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农作产物,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水稻在我国南北方地区均有种植,我国幅员辽阔,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水稻的种植情况也有所不同。因为不同的环境影响,水稻病虫害情况比较严重,会导致水稻产量降低,影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说,就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来选取不同的优质水稻品种进行种植,充分的对病虫害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一、优质水稻的栽培技术
1.品种的选择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水稻的产量与质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水稻的种植工作就要从品种的选择做起。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环境情况差别较大,因此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水稻品种的选择,减少因地理位置对水稻种植产生的不利影响。例如,在我国南方地区,比较适宜种植的品种有黔两优 58、野香优 688、野香优 3 号、五优华占、五优 1179、野香优丝苗、野香优 9 等等。另外,在水稻进行播种之前,要对进行播种的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使用强氯精对水稻种子表面进行消毒,从根本上提高水稻种子的质量。
2.种子的处理
(1)首先,要对水稻的种子进行日晒,目的是减少水稻种子体内的水分,一方面可以对水稻种子进行杀菌消毒,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种子种皮的通透性,提高水稻种植的产量与质量。 (2)其次,就是选种阶段,要使用盐水对水稻种子进行选取,水与食用盐的比例在 4:1 左右,盐水的比重在 1.13,选取之后使用清水对种子进行清洗。 (3)使用浸种的方法对水稻种子进行消毒处理,让水稻种子内部具有充分的水分,提高其发芽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对于浸种使用的药品,一般会使用浸种灵,使用 50 千克的水,加入一袋浸种灵,在搅拌均匀之后加入 40 千克左右的水稻种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适当的增加或减少药品的使用。另外还可以使用咪鲜胺对水稻种子进行处理,使用 30L左右的水,加入 10 毫升左右的咪鲜胺,混合均匀之后加入 30 千克左右的水稻种子。
3.催芽播种
对于水稻种子的催芽过程,一般是使用催芽器进行处理,在水稻种子催芽过程中,要合理放置种子的位置,保持种子上下温度一致。一般种子催芽的温度在 25 摄氏度左右,破胸温度为 32 摄氏度,时间要保持在 18小时到 20 小时之间。另外,如果没有催芽器,可以在室内或者大棚内对水稻种子进行催芽处理。首先,对选好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在浸种完成之后,将种子捞出,准备好 40 摄氏度左右的温水,将种子放入其中进行加入,当种子温热时将其取出,放入种子袋内。一般要在室内或大棚内进行培养,在种子袋下方铺上 15 厘米左右的稻草,在种子袋内部使用温度计,保证内部温度精准的控制在 25 摄氏度左右,通常情况下在 48 小时之内种子就会发芽。当水稻种子破胸之后,要降低其温度,当种子芽长到 1毫米时,进行晾种,之后就可以进行播种。
4.田间管理
(1)在水稻种植之后,对田间进行水分管理。有一个原则就是宁干勿湿,在对种子进行播种之前,要对土地进行充分的浇水,播种完成之后,覆盖一层地膜,防止水分的流失,在水稻苗长出之后揭掉地膜。 (2)水稻的田间管理,温度控制不宜过高,尽量保持在低温情况下进行稻苗培育。比如在大棚内进行种植,在水稻出苗期间,温度要在 30摄氏度左右,苗床温度上下变化的幅度不能超过 4 摄氏度,如果外界气温逐渐升高,要将大棚内温度控制在 25 摄氏度左右。 (3)在水稻种植期间,秧苗如果出现了脱肥的现象,就要进行追肥处理。使用 1 克的纯氮与 5 克的硫酸铵进行追肥,药品与水的比例为 1:100,在浇肥之后,使用清水对其进行冲洗。
5.水稻插秧
在进行水稻插秧时,要根据水稻品种的不同,确定其成熟期,而且要结合水稻秧苗的大小来进行,一般情况下在种植地区,温度超过 13 摄氏度就可以进行水稻的插秧。水稻插秧的密度与其质量与产量也有很大的关系,要根据插秧的时间以及秧苗的生长程度进行合理种植,通常情况下一穴种植秧苗两三株,大约为 20×30cm 左右。
6.肥料管理
首先,对于水稻的有机肥施用来说,要先对土壤耕地,进行深层肥料的施用,一般情况下每 667 平方米使用有机肥在 5000 千克左右,每 1000平方米使用硫酸铵 34 千克左右,过磷酸钙 30 千克左右,硫酸钾 10 千克左右,硅肥 20 千克左右,镁肥 10 千克左右。
7.水分管理
(1)在水稻插秧完成之后,生长到分蘖末期,要保证田间水层较浅,水分不得超过 5 厘米,也不要过少而露出土壤,以此提高温度,增加水稻分蘖效率。 (2)一般情况下,要在每年的七月份左右进行晒田处理,最晚不要超过七月五日,在六月下旬进行晒田最为适宜。在进行晒田后一周,地面出现裂纹之后进行灌水施肥处理。 (3)在水稻处于孕穗、抽穗期间,对于水分的需要较多,田间的水层一般在 8 厘米左右,如果此时外界温度较低,就要将水层上升到 15 厘米左右,在温度逐渐升高之后降低水层。 (4)在水稻成熟前期,要间歇性的对稻田进行水分的浇灌,在杨花期保持田间水层在 5 厘米以下。 (5)在水稻抽穗一个月之后,是其断水的最佳时间,断水不宜过早或者过晚,否则都会对水稻的质量与产量产生影响。
二、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威胁水稻种植质量最大的隐患,要想切实提高水稻栽培的质量与产量,就要及时的对病虫害进行预防治理。一般来说,对于水稻影响较大的就是稻瘟病,其对于水稻的秧苗、稻叶、稻穗、谷粒等都会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如果氮肥使用过量,就会导致稻瘟病的发生。在南方地区,阴雨天气较为普遍,如果长时间处于高温或者阴雨的环境下,稻田就极易产生流行性稻瘟病,因此,为了保证水稻种植的质量与产量,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首先,在水稻的选种阶段,就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挑选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其次,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可以采用稀植的方式培育出壮苗。另 外,在水稻种植期间,要对稻田进行严密的观察,及时的对其中出现的杂草以及病虫害稻草进行清除。
参考文献:
[1]张 海 波.优 质 水 稻 栽 培 技 术 与 病 虫 害 防 治 分 析[J].农 业 开 发 与 装备,2018,No.197(05):159-160.
[2]张 海 波.优 质 水 稻 栽 培 技 术 与 病 虫 害 防 治 分 析[J].农 业 开 发 与 装备,2018,No.197(05):159-160.
[3]蔡于昱.优质水稻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
王 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