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越多 空间越大
- 来源:汽车观察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想象,空间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1-21 14:43
每一个致力于打造自主品牌的中国车企,都无可避免卷入这场历史的变革,整合世界资源造中国车的上汽们盈利了,吉利收购沃尔沃华丽转身了,曾经的世界老大IPO了,中国企业成股东了,曾经高高在上的合资品牌也“自主”了,奇瑞和斯巴鲁的合资密谈就快有结果了……这一个五年,中国车企不仅踩准了中国市场发展的每一个节拍,并且借此成功地将自己变成世界巨头难以小觑的对手或者伙伴。
在这场变革中,每一个经历了五年车评的评委及其所有关注自主品牌的人们,恰如你我,都在不断更新自己的“世界观”、“自主观”——从奔腾B70与大奖的擦肩而过,到MG3引发的评委间针锋相对的争论,再到2010年年度大奖MG6的全票通过。“不是一种对自主品牌的妥协,而恰恰体现出中国汽车对自主品牌认识的升华。”而另一个信息是,目前至少还有十家合资企业正在进行推出自主车型的准备工作。尽管业界对此还有很大争议,但从目前有关部委流露出的信息来看,政府层面已经认可了合资企业推出自主品牌的做法(见本刊《广解中国车》)。
如果对过去五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梳理,就会发现这些事件无一不在“爱我中国车”每一届评选中留下印记。他们自成一体,却又紧密相连,实际上构成了中国汽车市场这五年来一幕幕最重要的图景。
直到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那些一直期待却从未出现过的东西,而经历了技术进步、品牌提升之后,中国自主品牌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中国汽车市场的新生力量,其在数量、质量及市场上形成巨大影响力的同时,开始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被广泛认同的中国车时代呼之欲出,不可逆转。”(见本刊《迎接“海尔”时代》)
从单一的自主路线到百花齐放的自主新格局,从纯洁的情感自主到拥有盈利能力的更强大的自主,从便宜的自主到真正走入中国百姓家庭的主流自主,新的事物注定伴随着新的争议,但自主阵营的扩张却留给未来巨大的想象空间,“爱我中国车”也同样如此:2011年以后的车评测评现场,宝骏会来吗?传祺会来吗?沃尔沃会和吉利共同登场吗?这些问题足以让所有人振奋与期待。
五年,我们一直忠实地记录中国车发展的历史,同时也在参与和推动这个历史。未来,我们依旧不会缺席。只是,一个专为“自主”打造的车型评选结束了,另一个记录全新“自主”发展阶段的车评即将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