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之后,中国车的市场份额必将超过所有洋品牌的总和,成为市场的真正霸主。
从对一汽奔腾自主度的质疑到关于上汽荣威是不是自主品牌的讨论,再到今天MG荣获自主品牌年度车型大奖,短短5年时间里的这种巨大变化,不是一种对自主品牌的妥协,而恰恰体现出中国汽车对自主品牌认识的升华。
质疑的声音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奔腾借用了马自达的多少东西?风神从爱丽舍身上汲取了多少营养?
荣威和名爵从外到内就是一款完整版英国车!传祺的内脏有阿尔法?罗密欧的基因而外观又有点形似凯美瑞,北汽的自主品牌先是传言用索纳塔平台后又改用购买萨博等等。虽然这些品牌的所有权完全归中方所有,连一点外资的成分都没有,但中国人传统的情感因素总是对外国的基因耿耿于怀,认为外国的东西破坏了“自主”二字的神圣性。打个通俗的比方,只有自己生的才叫儿子,领养的不能叫儿子。
确实,从生理角度讲,领养的不叫儿子,因为其血液里没有你的基因。但从法律角度讲,他就是你的儿子,你对其有法定的监护权和抚养权,他对你有赡养权和继承权,作为儿子的权利义务一项都不少。而且,领养的儿子不一定比亲生的儿子差,关键在于你有多大能力去塑造他,自主品牌的道理也大抵如此。
一个车型,其生命周期是有限的,需要不断的升级换代,以适应市场不断发展的需要。固守一个车型,不敢也不能去改变他,无论其出生多么高贵多么纯粹,都不能永远成功。而且车型和人还有一个最大的区别,人的基因是改变不了的,而车的基因最终是可以改变的,前提是你有足够的消化吸收和再创造能力。所以笔者认为,自主的能力其实比自主的名分更加重要。奇瑞和吉利不是一开始就成功的,只有当他们有能力自主推出适应市场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后,才成为自主品牌的佼佼者。今年参加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的奇瑞瑞麒G5和吉利帝豪EC8,实现了自主品牌品质和档次上的跨越,受到众多评委的肯定,说明自主能力的巨大提升能够为自主品牌逐渐注入高贵的基因,从而助推自主品牌产品向中高级车市场挺进。
上汽荣威也不是一开始就成功的,买来的荣威750并没有在市场上掀起多大的风浪,但上汽在此基础上自主研发的荣威550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自主能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样地,MG6已经在很多地方体现出中西合璧的混血儿特征,而今年广州车展上推出的全新MG3更是让人耳目一新。我们有理由相信,包括广汽和北汽在内的已经和正在推出自主品牌汽车的大型企业集团,他们在多年的合资实践中所学习到的东西正在转化成为系统的自主能力,他们的加入将使中国自主品牌阵营更加强大。
五年前,当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才百分之十几时,《汽车观察》杂志勇敢地推出中国首届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本人也勇敢地预测:最多5年,中国自主品牌必将超越欧美和日系品牌,成为中国市场的主流。结果是,去年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就超过40%,排名跃居第一。那么,本人不妨再大胆预测一下,“十二五”之后,中国车的市场份额必将超过所有洋品牌的总和,成为市场的真正霸主。而在这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自主名分不再是争论的话题,而自主能力的发扬光大必将发挥其决定性的作用。
刘小勇,汽车观察杂志出版人兼总编辑,全国超级卡车大赛组委会秘书长。清华大学汽车工程专业和编辑学专业毕业,双学士。首都青年编辑记者协会理事,担任过国内多家年度车型测评机构的媒体评委和国家政府采购汽车招标的专家评委。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