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除宿疾

  • 来源:凤凰生活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09-07-07 11:15
  “冬病夏治”是渊源于中医“春夏养阳”的理论。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适当服用一些中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一些宿疾可以治愈。

  冬病夏疗法

  “冬病”是指在冬季好发的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消化性溃疡、慢性胃肠炎、冻疮等疾病。之所以好发在冬季,主要是由于人体阳气不足,抵抗力下降,而造成疾病反复发作。

  “夏治”就是在三伏天,或夏至至秋分的阶段,利用夏季气温高,运用中医的各种治疗手段进行施治,以达到扶正固本的目的,从而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增加机体抗病能力,达到冬季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或复发,乃至不再发病的目的。

  为什么冬病要夏治?

  夏天毛孔大开,最易出汗,汗为心之液,可泻过旺之心火,也可将侵入皮肤的寒邪及时排出,所以发汗法是排除体内寒邪的最好方法。

  寒气是会沉积的.且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会气血瘀阻,这叫做“寒凝血滞”。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会产生疼痛,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肿物,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也就流行不畅。所以倘若不在夏日去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

  在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里面是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和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但若是阳气衰弱,里面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

  寒气入侵后果

  很多人由于夏日贪食冷饮喜吹空调解热,胃肠中有大量寒气。冷气从皮毛而入,冷饮从肠胃而入。脾胃既不能很好的消化,皮肤也不能很好的发汗,结果就出现了所谓的“肠胃型感冒”或过敏性鼻炎、肩颈酸痛、风湿性关节炎等症。

  解外寒兼去火

  有人说,我虽然虚寒怕冷,但是一吃热药,或热的食物,就会上火,脸上起疱,牙龈肿痛,必须马上再吃祛火的药才行。这是什么原因呢,那是因为你表寒过重,虽吃热药,也是“冰包火”,外寒不解,内热直上头面造成。外寒就是膀胱经之寒,只要在后背刮痧拔罐“破冰融化”,再吃热药或热的食物,就会火有去处,发向后背去御寒,不再往头面上跑了。

  泻心火除积寒

  金庸先生九阴真经里的第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正好体现了人体应天时而动的这种自然调节功能:泻心经之气血(火)来补充膀胱经的虚弱(寒)心,五行属火,夏天最盛;膀胱经,人体之蕃蓠,是抵御外寒之屏障,也是清除内寒之通道。所以夏天身体多汗是上天赐予我们清除寒气的自然疗法,不但可以清除寒气,发汗本身还可排出体内大量的瘀毒。

  除腹寒先暖胃

  如果感觉肚子凉,夏天也爱吃热的,又怕风怕冷的人,那就要吃些附子理中丸先暖暖胃。也可以用艾条来灸中脘、关元、足三里。

  刮痧泡脚除寒

  如果感觉后背凉,怕风,那就先在后背刮刮痧,刮痧的同时,若能同时用热水泡脚,再喝一碗发汗的生姜红枣汤,或者是胡椒白萝卜汤,寒气是很容易排出的。

  取嚏法引寒湿

  对于身体有寒的人,是最好的宝贝,尤其是一取就容易出涕的人,那就更要多取。每次取到打不出喷嚏,并微微发汗为止。排出身体寒气是一件长期的事情,有时甚至需要几年时间。

  “冬病”有哪些适合夏医?

  “寒者温之”治 鼻炎

  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最大特点是对空气中某种物质特别敏感,如遇花粉、冷空气等,会出现连续不断地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

  根据中医治疗原则“寒者温之”,这对于患过敏性鼻炎的人来说是非常适用的。鼻居面部正中,属阳明之官,为阳中之阳,而三伏是一年中阳性最甚的季节,同气相求,此时人体腠理疏松,经络开放,血流畅通,所以冬病夏治可以算得上是十分符合“天时”。

  健脾温肾治胃

  所谓“老胃病”,包括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慢性胃病,它们都具有容易反复难愈的特点。慢性胃病,病久脾肾两虚,脾虚则水谷运化、转输功能失常,气机阻滞、肾虚,特别是肾阳不足,则气化不利,不能纳气。所以,选盛夏伏天之时,健脾温肾,和胃止痛,而使来年胃肠病少发,或者减轻发作。

  敷经络祛风湿

  潮湿和寒冷是风湿性关节炎重要的诱发因素。风湿病的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可以通过穴位经络或者局部给药,药物通过透皮吸收。夏季三伏为人体经络气血旺盛之时,此时配合穴位药物敷贴,可达到最佳疗效。

  温阳利气治哮喘

  对于哮喘病的防治,中医自古就形成了多种类、多形式、多途径的综合疗法。中医提倡“扶正固本”和“冬病夏治”等原则,从补肺、益肾和健脾入手来预防哮喘病的发作,调整哮喘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缺陷和改善机体的内环境,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夏季是大多数哮喘病患者的相对缓解期,这时气候炎热,人体腠理开泄,这时用一些温养的药物来调和脏腑,人体阳气得天阳相助,有助于辛香、逐痰、通经之药与经络共同作用而达到温阳利气、祛散伏痰、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和内在平衡,从而发挥防病治病的作用。

  冬病夏治禁忌

  冬病夏治也要强调对症施治,如哮喘可分三型:寒喘:喘促胸闷,喉间有哮鸣音,咳嗽,痰白清稀,舌苔白滑;热喘:喘促气急,喉中有哮鸣者,咳嗽,痰稠色黄,舌苔黄腻;虚喘:喘促气短,言语无力,咳声低弱,自汗怕风。

  在夏季治疗中,寒喘服用麻黄、苏子、杏仁、桔梗、半夏、陈皮等药物;热喘可服用桑白皮、葶苈子、瓜蒌仁、川贝母、黄芩、石膏、知母等药物;虚喘可服用人参、麦冬、冬虫夏草、蛤蚧、补骨脂、核桃肉等药物。通过合理的治疗,达到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经过2003年的SARS到2004及2005年的H5N1禽流感恐慌之后,大家渐渐习惯于报纸上偶而出现的禽流感新闻,流感大突变肆虐的可能性也被遗忘了。直到2009年4月,墨西哥与美国传出的H1N1新型流感疫情,突然再度掀起滔天巨浪。动物疾病入侵,我们准备好了吗?

  10 Rules To Prevent Pandemic

  预防新流感10大守則

  编辑/郭蔷

  2009年的新流感是新世纪后引起人类流感大流行的第一种病毒,目前它正在逐步扩大它的版图。不断有新的国家报告疫情。

  其实感染病早就在历史上横行,回溯1918~1919年冬天,流行性感冒在六个月内横扫全球,造成高达2千万人死亡。

  这些不见踪影的流感病毒,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出击,不论是在公园的草地上、在街角的餐厅,或是在办公室里。每个人都可能是它们的信差:或者是公交车上邻座打喷嚏的陌生人,坐在隔四、五张桌子的同事,或是亲密爱人……流感大流行的威胁似乎已经迫在眉睫。我们怎么办?

  对抗新流感,

  我们该怎么做?

  新流感爆发,全球紧戒,取消美墨行程、戴口罩、勤洗手……,我们还能怎么做? 其实每天每人都可能感染各种病毒或细菌,有些人会生病有些人却不会,是为什么? 最终关键就在于你的生活习惯与“免疫力”!

  避免感染的“10大黄金守则”

  美国世界卫生协会建议要远离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等感染,你可以:

  1.不论成人或小孩,都应该按时接种疫苗。

  2.常洗手,特别是在感冒流行的季节。以下的情况,更要确实洗手:

  ● 上完厕所后 ● 在准备食物或进食前

  ● 换尿布后 ● 擤鼻涕、打喷嚏、咳嗽后

  ● 照顾生病的人后 ● 和宠物玩后

  3.谨慎地准备食物与进食

  ● 保持热食的热度或冷食的冷度

  ● 确保冰箱的适当温度 ● 牛肉要煮熟,不可见血

  ● 经常以热水和洗洁精洗食物料理台,特别是在准备肉类之后

  4.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按照医师处方吃完整个疗程的抗生素。不要自行服用抗生素或分给其他人服用。

  5.如果感染一下子变得很严重,或在服用医师处方的抗生素未见好转时,通知医师。

  6.要谨慎面对野生动物或是你不熟悉的动物。如果被动物咬伤,应立刻以肥皂和清水清洗,然后就医。

  7.避免到昆虫蚊蝇多的地方,或者到这些地方时,在皮肤或衣服上使用驱蚊剂。如果你曾到过森林或野外地区然后生病,医师需要知道所有细节,以便很快地诊断出罕见或平常的疾病。

  8.避免不安全及没有保护的性行为。避免注射药物。

  9.到其他国家,要警觉疾病的威胁。注射疫苗、使用保护的药物,特别是有疟疾的地区。不要喝没有处理过的水,回来后如果生病,必须告诉医师你曾到过哪些地方。

  10.如果生病,必须充分休息,允许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康复。

  避免新流感,决战免疫力!

  跟形体巨大的人类相比,病毒和细菌都属于微生物,但它们会不断攻击我们身体的每个地方,寻找一个搭上线的机会。一年四季,人体都会受到病毒感染,人类与病毒作战不像对付细菌或寄生虫,与病毒感染作战要辛苦多了,因为绝大多数的病毒肆虐的最初都无药可杀,要杀病毒,就只能靠自己的免疫力。

  要增强抵抗力,其实可以不必靠药物,只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自然使身体生出防御力!以下提供15个轻松愉快的方法,可以使负责捍卫人体的免疫系统,发挥最佳的功能!

  提升免疫力你可以这样吃!

  饮食质量和免疫力息息相关,优质的营养能让身体的免疫大军养足战斗力,捍卫身体健康。而最佳的提升免疫力食物其实全在身边。以下几个简单的饮食策略,帮助你在这场人与病毒的战争中,提升作战力。

  策略一:摄取优质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身体细胞的主要成分,我们的免疫系统当然也需要它才能正常运作。优质的动物性蛋白质有瘦肉、鸡肉、鱼肉、海鲜、低脂奶类、鸡蛋等;植物性蛋白质可以吃豆类、豆腐及豆制品、坚果类等。海鲜里含大量的锌,是维持免疫力的重要营养素。医学上发现,身体里缺乏锌的人很难抵挡细菌、病毒的侵袭。

  策略二:每天吃1碗五谷杂粮饭

  每天至少吃1碗五谷杂粮饭,或是杂粮面包、全麦制品。这些粗糙、未精制的食物里有丰富的维生素B群和各种矿物质。人体需要大量的维生素B群,尤其是B2、B5(又称泛酸)、B6及叶酸和维持细胞黏膜健康及制造抗体等免疫功能有关。

  策略三:吃各种颜色的蔬果

  深绿色叶菜可以提供免疫系统正常运作的必要养分。红色的瓜果类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胡萝卜素进入人体后会转换成对提升免疫力很重要的维生素A。维生素A的作用是维护眼睛、鼻子、口腔、肺及胃肠道各处的黏膜健康,这第一道防线可以阻止细菌、病毒入侵身体。水果中选择维生素C含量多的。维生素C会刺激身体制造干扰素(一种与免疫功能有关的物质)来破坏病毒,另外,也帮助胶原蛋白生成,让细胞之间互相紧聚在一起,减少细菌及病毒入侵的机会。

  策略四:吃大蒜

  大蒜受到西方国家推崇,被视做首位的超级抗癌食物,许多研究发现 大蒜里的硫化合物可以提高T细胞及巨噬细胞的活性,同时也会增加自然杀手细胞的数目。不论生吃或熟食,每天吃2~3颗大蒜,或半颗洋葱、几截葱段,都能达到杀菌、预防感染及抗癌的效果。

  策略五:喝酸奶

  每天喝1~2瓶200~300毫升的酸奶有助维持良好的免疫力。酸奶主要的功能是调整、改善胃肠道健康。近几年的研究还发现优格中的乳酸菌可以增加由T细胞释出的γ干扰素(gamma interfer),进一步增加抗体生成;同时,乳酸菌也会加强自然杀手细胞的活动力。

  策略六:每天吃综合维他命

  工作时间长、压力大又经常外食的人,容易饮食不均衡,补充维他命是必要的。去年美国哈佛大学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期刊》(JAMA)的一篇报告,呼吁每天补充综合维他命来预防慢性疾病及促进成人健康。

  策略七:不吃过量脂肪

  吃太多脂肪会抑制免疫系统功能,身体只需要适量脂肪,就能健康运作。有些脂肪容易抑制淋巴球,减弱免疫系统的作用,例如omega-6脂肪酸含量比例较高的蔬菜油,像玉米油、黄豆油、葵花籽油等。另外,这一类油脂的性质不稳定,容易在高温烹调时氧化,产生攻击免疫细胞的自由基。营养专家建议选择单元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比较好,如橄榄油、花生油等,或者多种油交换使用。

  策略八:上班族要减压

  生活周遭,甚至在每个人的身体中,细菌、病毒等这些会让我们被感染而生病的“隐形杀手”,无所不在。尤其当人的免疫力低,身体的“防卫兵力”不足时,各种病症都可能发生; 压力大时,对病菌而言,即是进攻人体的最好时机!

  美国心理学家柯恩(Sheldon Cohen)等人,针对受试者是否自觉有压力的心理测验结果显示,愈觉得有压力的人,接触呼吸道的病毒时,愈容易受到感染而得感冒。

  感冒、流感,

  别分不清楚

  据统计有高达6、7成的人分不清流感与感冒的差异,还以为流感只是比较严重的感冒,若因此延误就医,将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甚至扩大传染给全家人。

  流感≠感冒

  大多数的人若有喉咙痛、咳嗽、流鼻水……等症状,第一个反应就是:“我感冒了!”

  事实却不见得那么单纯。虽然这些症状都显示,呼吸道受到病毒或细菌侵袭,但是因为致病的种类不同,预防和治疗的方法也有差别。

  一般感冒

  一般人所称的感冒,其实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两大类。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超过两百种,因此每人每年平均会得2~4次。最初的症状是喉咙痛、打喷嚏,两三天后开始流鼻水、咳嗽。

  流行感冒

  流行性感冒虽然也是病毒引起的,但是来势就比较凶猛了。典型的症状是突然畏寒、发高烧(体温超过39度以上),持续2~3天,加上头痛欲裂、全身酸痛无力,大多只能卧床休息。此外流行性感冒病毒非常多变,即使健康成人的免疫系统,也无法快速辨认并且反击,常有“一人得病、全家中奖”的情形。

  不要轻视感冒

  即使是健康的青壮年,也不要把感冒视为小病而掉以轻心。如果症状持续超过一周都不见好转,或是出现下列症状,应该赶快就医,因为很可能是受到其他感染,或是根本得的是其他呼吸道疾病,需要医师确诊,做进一步治疗:

  ● 发高烧超过4天以上;

  ● 咳嗽的很厉害,而且痰变浓或有颜色;

  ● 呼吸时胸痛或觉得呼吸困难;

  ● 耳朵疼痛或脸部肿起;

  ● 喉咙严重疼痛,从嘴巴往里看,喉头呈白色或黄色;

  ● 出现绿色或黄色的鼻涕或脸颊、额头部位会痛。

  知道分子:H1N1新流感10问

  Q1:吃猪肉有没有关系?

  A1:H1N1新型流感虽然含有原始猪流感的部分基因,但这种病毒已经适应人类细胞,理论上没有能力回去感染猪。

  所以接触猪只或吃猪肉,都不是感染新型流感的危险因素。

  Q2:H1N1新型流感跟一般流感有什么不一样?

  A2:一般季节性流感的症状比感冒厉害,症状发作时通常很突然,常常会有高烧、寒颤、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痛、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

  新型流感则因为大部分组成来自动物病毒,人类的免疫系统完全不认得这些病毒构造,所以它对人体的侵害性较大。新型流感除了一般流感症状之外,必较容易出现眼睛红、腹泻等症状。

  Q3:怎么传染的?

  A3:跟一般呼吸道感染一样,新型流感也是藉由飞沫与接触传染。只要接近病患二公尺之内,都有传染的可能性。接触传染则是接触到病患的分泌物,然后让被病毒污染的手接触眼、口、鼻所发生的感染。

  Q4:受感染病患传染给他人的“可传染期“有多久?

  A4:从开始发病前一天开始,至少到发病后七天,但不排除重症病患或幼童、老人、免疫功能低下病人的可传染期可能更久。

  Q5:该怎么防?

  A5:与一般预防流感的做法雷同,避免到人多的地方、避免握手、亲吻,并维持良好个人卫生、勤洗手、进出公共场合戴口罩以及与遭感染者保持安全距离,不要跟他人一起吃一盘食物或一杯饮料等。

  Q6:调查与确定病例需要隔离多久?

  A6:调查个案可以依意愿住院隔离或居家自主健康管理,这些防疫措施应该持续到被排除有新型流感感染为止。如果确定有感染,则必须至少隔离七天,且症状已经消失24小时以上。

  Q7:现在打的疫苗有没有预防效果?

  A7:没有。H1N1新型流感对于人类来讲是一种全新的病毒,无论是过去自然感染H1N1人类季节流感病毒,或是打疫苗引起的抗体反应,都无法保护这种新病毒的感染。

  Q8:一般人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病毒药物吗?

  A8:如果没有生病,吃这些药物根本是浪费,不但冒了产生药物副作用的危险,也有引起抗药性的疑虑。出国旅行也不应滥用这种药物当作预防,只有在接触病患或旅游后 (包括医护人员),而且出现类似症状或有罹病高度风险时,才可以使用这类药物。

  Q9:潛伏期多久?

  A9:人类接触到病毒之后,病毒必须复制到某程度的数量,才会让人出现症状,这一段从感染到发病所需要的时间,被称为潜伏期。根据过去季节性流感的经验,潜伏期大多在半天到三天,最长可到七天,所以推测新型流感的潜伏期可能也是半天到七天左右。

  Q10:.出国旅游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A10:搭飞机时可注意一下周遭旅客有无症状,以在必要时做适当隔离。出国接触到很多人会碰触的对象,例如洗手间设备、门把、电梯按钮、手扶梯等,务必不要用手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这些可能让病毒入侵的部位,并常常洗手。国外旅客出入频繁的飞机、机场、旅馆等地,也应做必要的消毒工作,以杜绝所有可能的传染途径。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