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喀斯特
- 来源:中国旅游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國畫大師,喀斯特,山水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11-30 12:38
國畫大師齊白石曾講過:「自有心胸甲天下,老夫看慣桂林山」。畫山水,到桂林才算開了眼界。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絕甲天下的桂林,彷彿成了山水畫的代言人,甚至是西方人對東方山水的想像。成就桂林這場山與水的戀愛,靠的是地理學上的「喀斯特作用」。想想喀斯特形成過程真有點像戀愛的試煉:轟烈時像鋒利無比的愛的刻印,平淡時又像滴水穿石般堅忍不拔。喀斯特作用往往歷經億萬年,《白蛇傳》中的白素貞就算千年等一回,都不及它長情。
在中國古籍中,早在《山海經》就有溶洞地貌記載,明代《徐霞客遊記》記錄更為詳盡。徐霞客「洞幽察微」地考察了大量的溶洞,亦對桂、滇、黔等地的喀斯特進行了比較研究。遊記內亦提到石萼、龍珠穴、盤窪、枯澗、天生橋、獨山等名詞,為今後研究喀斯特地貌類型,提供了彌足珍貴的材料。
有山無水,有水無山,都不會美;唯有山水相遇最動情。而迷戀大山大水,也不是畫家、旅遊家的專利。這期主題故事「地球秘境 南方喀斯特」找來鍾情喀斯特地貌的攝影師,分享了他們眼中的喀斯特世界。除了家喻戶曉的廣西桂林絕色,還帶來了環江縣月亮山、鳳山縣一帶如陰陽山、江洲仙人橋和樂業縣天坑群等鮮為人知的秘境。想輕鬆體驗的話,山城重慶的金佛山和武隆喀斯特就最合適不過。濃淡相宜的喀斯特地貌,總有讓你愛上它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