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法律保护.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
  • 发布时间:2021-03-21 10:09

  摘要: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为广大的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且还减低了购物的支出。然而近年来,网上购物对消费者权益侵犯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由于网上购物发展过于迅速,情形变化快,国家立法就难免会有滞后性,因此消费者利用法律维权的难度就比较大。电子商务对现存的司法体系、法律制度和一般商业规范提出了新的调整。为了更好地推进维护好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本文将结合现实生活中消费者主要受到的几类消费权益侵犯种类,从法律的角度出发,简单提出一些如何具体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措施和我国司法中对电子商务规范的不足之处。

  引言:

  如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最终措施还是要回归到法律保护上,法律的强制性是一般的伦理道德约束和商业规范无法取代的。法律不仅能给商家们带来震慑力使其不敢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也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最后一道防线。法律保护就要从立法和司法实践上出发,能够真正意义上在消费者进行网上消费时给予消费者安全感和保护措施。保护好消费者在电子商务中的合法权益不仅能够全面保护消费者,还能维护社会的经济秩序,有效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在传统的交易过程中,知情权一直是消费者的权利之一,在进行交易时,消费者能够直观地对商品进行检查,因此消费者可以很大程度上掌握商品信息。但是在电子商务中,因其销售模式比较特殊,消费者在收货前只能根据商家提供的图片和商品信息来对商品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真正对商品进行检验只有在收到货之后,在这种情况下就极易出现货不对板或者商品质量不过关甚至是受到伪劣产品的现象。对此情况,如何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退换货[1]。因此,法律应该对商品退换进行一般性规定,例如当消费者收到的商品与购买时商家所提供的信息不一致时,消费者要求进行退换货的,运费等必须费用要由商家承担,并且消费者在收到和商家提供的信息一致的商品之前,有权拒绝确定最后付款程序。

  二、买卖合同的格式条款要权利对等

  在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签订的买卖合同一般都为商家提前自行制定好的格式条款,消费者确定购买商品后就会视为同意该合同条款,商家在制定合同条款时往往是有意识地选择减轻自己的责任而增加消费者的责任,而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又经常忽视了要细看合同条款,导致消费者在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商家还能够拿出依据来反驳。对于这种情况,电子商务平台一定要核查商家制定的买卖合同格式条款,防止出现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出现权利不对等。例如消费者要求退换货时,责任又是在商家身上的,运费等必要费用须由商家承担[2]。消费者在进行消费,购买商品之前一定要仔细浏览合同条款,防止出现合同瑕疵。对于合同中 的归责一定要弄清楚,归责要对等,商家不能通过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来逃避自己的责任。如果买卖合同格式条款出现权利不对等,消费者要考虑是否能根据合同法中规定的无效格式条款类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力度

  政府要始终发挥其自身在市场中监管者的作用,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引导电子商务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构建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将电子商务中的一切交易和交易程序纳入国家可见的范围内,同时还要建立监督平台可供消费者投诉,使消费者有渠道能够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各相关部门积极建立监督机制,例如电子商务巡回督查。同时还要在电子商务中的各行业制定行业标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商家的个人信息、商品检测材料、交易流程规范都要明晰,淘汰一批缺乏信用、欺诈消费者的商家,在源头上解决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的问题。商家宣传广告要通过核查,防止出现虚假广告、恶意性广告等情况的出现[3]。确保消费者从商家手中所获取的商品信息是可靠、可信和真实的,保证消费者和商家的交易安全。

  四、加强对消费者隐私的保护力度

  近些年来,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消费者权益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消费者的隐私泄露问题,而电子商务的技术又往往是由平台掌握,消费者的隐私权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消费者往往陷入一旦进入电子商务平台,自身的隐私就被暴露的苦恼。对于此,国家必须通过立法,对电子商务平台和商家采取强制性措施,规范其技术对平台消费者的渗透,还要加强商家的道德观念。加大对泄露他人隐私的犯罪的打击力度。严禁平台通过需要消费者同意平台获取自身隐私才能进入平台使用这种违规行为[4]。商家在和消费者进行交易时往往会得到消费者的联系方式和住址,国家司法机关应该强调,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是商家的法定义务,即使是在交易完成之后,商家仍然要履行该项义务,不能向第三方透露任何和消费者有关的信息,更严厉禁止利用消费者隐私进行谋利。

  五、完善消费者的权利

  无论是在传统模式交易下或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消费者往往是处于劣势地位,是弱势群体,因此国家司法机关应当完善消费者的权利,知情权、隐私权都是国家法律一直在保护的。鉴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交易模式出现了极大的新变化,因此还应该要进一步完善消费者的求偿权,增加消费者能够请求商家履行违约赔偿的渠道。在技术层面下利用新技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隐私权和公平交易权。消费者的知情权都包括哪些范围,对于隐私权消费者的哪些个人信息是需要商家严格保密的,司法机关都要将其明晰,法律规范越明晰就越具有震慑力,法律的模糊地带就会减少。同时还要增加消费者维护自身权利的渠道,例如统一的消费者投诉电话热线或平台。

  六、总结语

  在电子商务发展愈加迅速的今天,国家司法和立法也要赶上时代的变化,作出改变才能更好地使法律适用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也才能更好地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政府利用信息技术加大监管力度,在宏观调控下引导电子商务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合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得到切实保护,权利能够有效实现,在其职责范围内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慧颖.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J].信息周刊,2018,000(019):1-1.

  [2]席文瑜.论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J]. 中外企业家,2018,599(09):190.

  [3]宁紫瑜.基于法律视角浅谈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J].消费导刊,2019,000(007):5.

  [4]王洪婧,王薇,胡友利,等."互联网+"下医药电商发展中的法律问题探讨[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9,35(8):636-641.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