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化解焦虑情绪三部曲

  焦虑是人的一种本能情绪, 当一个人处于心理压力状态, 受到刺激时, 就很可能会出现焦虑情绪。高三学生学业压力大、考试频繁,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适度的焦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从而集中精力投入学习, 但是时间过长,焦虑情绪就可能变成了病理性焦虑, 甚至发展成焦虑症, 不仅对学习无利, 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如何引导高三学生化解自己的焦虑情绪?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认为: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有三大基本哲学观, 就是三句话———无条件地接纳自我、无条件地接纳他人、无条件地接纳生活。对于引导学生学会情绪管理、克服焦虑情绪来说, 这三句话颇值得借鉴。

  一、接纳自我

  很多学生的焦虑, 都是由于不能接纳自我造成的。例如, 本学期刚进入高三的学生小陈, 他是班里的副班长, 学习很努力, 热心助人, 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刚开学不久, 班主任因为要在校门口值日,就让小陈组织同学打扫本班教室卫生, 但绝大部分的同学却坐在座位聊天, 直到班主任来到教室, 按组分配任务后, 才开始动手。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 小陈始终为这件事情耿耿于怀, 并且不停地责备自己———责备自己没有用, 叫不动同学, 帮不了班主任。

  根据班主任的了解, 小陈绝非一个没有号召力的班干部, 同学们之所以没有听从他的指挥, 主要还是他在布置任务时, 没有明确分工, 导致很多同学无从下手, 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其实很多班干部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然而, 小陈尚未学会自我接纳, 他总是觉得, 只有当自己表现完美, 能帮助同学和老师的时候, 才是有价值的; 否则, 自己就是没用的。因此, 在所有的事情上, 他都想做到尽善尽美, 不允许自己犯错误, 不允许自己表现不好。与之相伴相随的, 就是源源不断的焦虑。

  对于小陈这样的学生, 班主任就要引导他们学会自我接纳, 再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二、接纳他人

  所谓接纳他人, 实际上就是要承认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来自不同的成长环境, 所以行为处事方式自然也大不相同。与此同时, 我们对所有人都要抱有一颗同情之心和怜悯之心。

  2020 年上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 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通过手机小程序报告自己的健康状况。可是每天就是有几个学生忘记上报,大部分学生只要提醒一两次, 后面就不会忘记, 但也有例外。有一个学生, 在她忘记报告的时候, 班主任给她发信息也不回、打电话也不接, 最后没有办法, 只能打电话给家长。复学后, 学校要求全体高三学生住校, 只有她坚持不住校。班主任打电话与家长沟通, 家长也没办法说服她。后来和她以前的班主任了解情况, 现任班主任才知道,这个学生一向比较内向, 与家人相处也不好, 对人都较为冷漠, 而与他人关系的僵硬, 促使该生常常陷于焦虑情绪之中, 一旦碰到不如意的情况, 就很容易出现情绪反弹。了解到这些信息之后, 班主任寻找契机, 组织开展“接纳他人” 为主题的班会, 引导班里学生接纳身边性格“独特” 的同学, 该生受到很大触动, 慢慢地走出了封闭的个人小天地, 化解了焦虑情绪。

  三、接纳生活

  前段时间, 高考成绩出来后,学生忙于填报高考志愿。班上一个学生的高考成绩超过本科入围线 27 分, 这个分数比较尴尬: 填报专科院校不甘心, 毕竟好不容易才达到本科线; 填报本科院校, 那么选择的余地又很有限, 基本上公办性质的院校都没有录取的机会, 只能填学费较高的民办院校, 而且专业还要服从调剂。这位学生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 因而变得很焦虑, 一连几天整晚睡不着。

  这个同学之所以焦虑不已, 是因为他一直有一个单纯的观念: 学习和生活应该是顺顺利利的。其实, 这就是不接纳生活的一种表现。人生忧虑重重, 只要活着, 每天都面临选择, 每天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而我们能做的, 就是尽可能地去接纳生活。具体来说, 就是接受不能改变的, 改变可以改变的。难, 是生活和学习的常态。只有拥抱各种难题, 然后尽己所能地去化解各种难题, 才能有助于一个人潜力的发挥, 才会慢慢活出生命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 处于高三时期的教师和父母也很容易焦虑, 这是属于成年人的焦虑。成年人如果没有很好地处理自己的焦虑, 没有用恰当的方法应对自己的焦虑, 就会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让孩子不堪重负。所以, 老师和家长首先要学会如何化解自己的焦虑情绪, 这样才能让孩子在适度的焦虑状态下走出自己的高考路。

  (作者单位: 广东河源市源城区东埔中学)

  责任编辑黄佳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