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结核病的护理方法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会波及人体各个器官,以肺结核最为常见。在儿童结核病中,能够找到明显的传染源,一般为家庭中的成年人。值得注意的是,与结核病人接触的儿童更容易患上小儿结核病。在治疗完毕后,家长要注意儿童的护理工作,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1.儿童结核病的检查治疗方式

  1.1 传播途径

  儿童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分为三种,分别为呼吸道传染、消化道传染及其他传染。其一,呼吸道传染,一般通过飞沫、尘埃进行传播,并经由呼吸道吸入儿童体内,引发呼吸道传染。其二,消化道传染,一般通过带有牛心结核杆菌的牛奶或类似含有病菌的食物中,经由食道进行传播。其三,其他传播,可以是竟有皮肤传播,或胎儿在体内时受到感染等,这种类型较为少见。因此在日常活动中,要注意呼吸道的保护,以及减少病从口入的机会。

  1.2 检查方式

  检查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X 光,一种是结核杆菌素试验。X 光可以对患者的肺部进行图片拍摄,明确儿童结核病的覆盖范围、疾病性质、疾病类型等,并对病灶部位的信息进行判断,能够在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结核杆菌素试验,根据儿童结核病的特点进行的检测,患儿在感染1-2 月后,身体会产生结核蛋白的过敏反应,结核杆菌素试验根据这一点对患儿展开检测,使用皮内注射的方式,观察患儿的身体反应。

  1.3 治疗方式

  在目前的治疗方式中,可分为一般治疗、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及化疗。其中一般治疗需要患儿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如维生素A 及维生素C 等,患儿要注意增加卧床休息时间,并注意房间通风情况。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强调患儿及早服用药物,如杀菌药物和抑菌药物,服用药物有链霉素、吡嗪酰胺与乙胺丁醇、乙硫异烟胺。化疗多为短期,根据患儿症状的类型,选取不同的化学治疗方式,争取减轻对于患儿的身体负担。

  2.儿童结核病的护理方法

  2.1 环境护理

  儿童结核病患儿需要卧床休息,不得玩闹、蹦跳,增加对于患儿肺部的负担。在室内需要做好通风工作,让新鲜空气进行流通,但也要减少冷空气的流入,预防感冒病毒趁虚而入。同时,患儿使用的器具需要独立出来,避免发生交叉感染的症状,使用热开水,清洁洗漱用具、碗筷等。

  2.2 营养补充

  患儿要注意营养的补充,吃一些止咳祛痰的食物,在患儿咳出痰液时,不要随地吐痰,而应该使用纸张进行包裹,最好通过火焰烧毁。在祛咳止痰期间,要注意营养的补充情况,多摄入一些高蛋白、高热量的食品,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A 及维生素C。同时,可以吃一些梨,达到润肺止咳的效果。

  2.3 预防隔离

  在患儿出现咳嗽、咯血时,如果时间超过1 星期以上,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秉持早发现早治疗的理念。在确诊后,需要将患儿进行隔离,避免亲友探视,让患儿在家中单独的房间中进行隔离。在房间内注意通风,并使用食用醋熏蒸消毒,或用紫外线消毒。在护理中,要使用口罩等工具,减少病菌从呼吸道的入侵。

  2.4 身体锻炼

  患而在病情结束后,最好进行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提升人体免疫力。当人体感染结核菌后,只有人体抵抗力减弱时才会引发发病,而在身体强壮时不会得病。

  3.结语

  在出现儿童结核病后,要秉持早发现、早治疗的理念,及时到医院就诊。在治疗结束后,要注意患儿房间的消毒工作,通过补充营养和适量运动,让患儿能够提升人体免疫力,减少再次犯病的几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