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产品生产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 来源:科技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机械产品,生产质量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7-01 11:09
摘要:机械产品生产的质量管理问题是整个机械设备组装过程的重中之重,生产过程中,应该严格把控质量问题,杜绝偷工减料现象与意外事故的发生。基于此,笔者就影响机械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因素进行探究分析,并阐述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
引言
本文首先对机械产品生产质量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生产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不高与机械产品质量监管体制不够完善是影响机械产品生产质量管理工作的两大因素,然后针对这两大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有效的解决策略。
一、机械产品生产质量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不高
机械产品生产质量管理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随着工业生产对机械设备要求的提高,对于机械产品生产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影响机械产品生产质量管理因素有生产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不高与机械产品生产质量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等。现有的机械产品生产工具与测量设备都是进行了许多工作,零部件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磨损与老化,由于日常维护与养护工作并不到位,这些设备已经步入了设备“老龄化”阶段。长时间的高强度超负荷运行使生产设备出现不少磨损,实际上许多机械产品生产车间所使用的测量设备与加工工具或多或少出现了损坏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机械产品生产的质量。
机械产品生产车间的工作人员一般都只具备生产流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于产品质量管理的意识并不高。机械产品制造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与生产效率,往往着眼于加工技术的提升,致使机械产品生产质量管理技术多年停滞不前。由于机械产品加工承包团队对于质量管理工作并不重视,而参与机械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人员主要是从生产流水线团队中抽调的工作人员,这也导致参与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自身水平各不相同。除此之外,外包加工团队的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这也为机械产品生产的质量管理技术的均衡发展造成了很大难度。
(二)机械产品生产质量监管体制不够完善
现阶段,据研究数据显示,各大机械产品生产承包团队大多都缺乏专业的质量监管团队。机械产品的加工一般都是外包给其他公司,但是这些公司并不是机械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的专业人员,缺乏机械质量检测与监管相关的专业知识储备,实际工作过程中,经常出现失误性操作。缺乏完善的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就意味着某些机械产品可能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
机械产品生产的质量监管体系由于参与管理工作的人员自身水平各不相同,也造成了质量监管体系现代化进程各不相同。机械产品的质量管理工作包括对加工材料、加工设备、加工方案以及加工人员人身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其中任一环节出现纰漏,都会严重影响产品生产进度以及生产成本。机械产品加工前,产品质量监管部门应该对加工用料与加工设备进行质量检测,将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与工具进行更换;然后由专业设计人员对产品设计图进行评测;生产过程中,质量监管部门应该对生产车间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进行检查,加工人员应当配备安全帽与防护带;生产结束后,质量监管部门应该对机械产品质量进行抽查,评估合格后,才可以进行售卖。
二、提高机械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的解决措施
(一)提高加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
为了提高对机械产品生产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度,首先应该从提高加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入手。由于现阶段许多制造业工厂所使用的加工设备都与计算机有关,传统技术人员所具有的技能,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对于加工人员的技术要求。因此,应该应当加强机械产品生产相关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培训,使加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现代化制造业技术,进而提高机械产品的质量。
例如,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和机械生产企业就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制定“信息化人才培养计划”。有关部门可以提供专业的技术人员讲授培训课程和信息化技术支持。参加完现代化技术培训课程且通过考核的人员才可以安排到机械产品生产的各个岗位上。参与信息化培训课程并合格的工作人员可以给予一人一个操作工号,当出现人员流动以及人事调动的时候,只需要上交工号即可,降低了因人事调动带来的机械产品质量监管数据交接难度。制造业企业在选取产品质量检测系统时,应当选取稳定性可操作性强的软件系统,给质量监管人员的工作进行减负。除此之外,还应该给予掌握了信息化生产技术人员以高薪奖励,这能从根本上调动技术人员学习信息化技术与现代化加工技术的积极性,能有效解决机械产品生产现代化技术人员少、业务能力低下的问题。
(二)完善机械产品生产质量监管体系
为了提高机械产品的加工质量,应该设置一个系统完备的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在机械产品生产质量监管体系的完善过程中,有关部门应该给予机械生产企业大力支持。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以及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的参差不齐,各地的机械产品生产质量监管体系也呈现出不均衡发展的趋势。有关部门应该进行有效调控,适当地向机械产品生产质量监管给予行业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使机械产品生产质量监管体系的发展更加均衡、更加完善。
例如,相关部门可以对各个机械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管体系的发展水平进行实地考察,对于一些质量检测技术发展较慢或者质量监管力度不够强的企业给予技术支持、设备支持以及资金支持。还应该针对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中因偷工减料而导致的质量问题,设置严格的法律法规与强大的惩罚力度。比如,某加工团队一旦出现偷工减料现象,则可以吊销其产品生产资格证,并按照具体情况处以罚款。除此之外,还应该大力鼓励机械产品生产质量监管技术信息化,对于某些质量监管技术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和部门,提供奖励政策。
结语
为了提高机械产品生产的质量管理力度,首先应该提高加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然后对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进行完善,这样才能有效监督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而提高机械产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沈梦琦.机械加工产品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内燃机与配件,2020(05):178-179.
[2]李宏岩.机械制造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卷宗,2019(23): 354.
[3]吕智慧,张钰柱.探析机械加工现场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6):165-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