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一体化教学在技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 来源:科技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一体化教学,技工院校,计算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7-01 11:31
摘要:随着新课标教育教学任务的逐步实施,技工类院校中的计算机教学质量和效果都有所改善,但是仍然未达到顶尖水平,至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基本原因主要包括:学校方面对学生不重视,忽略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多以理论展开课堂教学,并不注重计算机教学需要一定的实践研究。所以文章就目前技工类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且提出了使用一体化教学的策略,旨在帮助我国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效率稳步提升。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攀升,这与国内各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多种高新技术能持续发展自然就需要传承和发扬,甚至是进一步展开深度开发探索。因此我国各类技术工人的水平和个人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家的相关教育部门也已经意识到了培养高素质、高水平技工人才的重要意义。由于目前我国技工类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效果不明显,导致学生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所涉及的各项技能,所以在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加入一体化教学方式是必要的。
一、技工院校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课堂教学缺乏互动性
现阶段我国多种建设项目施工的过程中都需要用到相关的计算机技术,而技工类院校的教学任务就是给国家和政府或者相关的企业单位输入高质量技术性人才,他们不仅要能完美地进行各种高难度的计算机程序操作,自身还应该具备尽职尽责、积极进取的高贵品质等。然而当下技工类院校的计算机课堂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教师只知道一味地给学生们进行理论教学,课堂的太部分时间教师都用来讲解,出现这种现象是完全不顾学生的表现。教师没有意识到课堂上学生才是主体,自身利用大量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知识的教授,这样的传统方式效果欠佳,提不起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那么进一步就有可能导致学生不能很快很好地掌握教师所教授的知识。
(二)实验教学滞后
其实,计算机技术是需要从学生的小时候就开始对其进行渗入式教学的,前期阶段的教学模式和程度比起学生进入技工学校学习的模式和程度是低水平的。按正常的教育进度来说,处于技工学校的学生进行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应该已经到了实践教学的水平,然而学校的领导层和教师都未意识到对学生展开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长期以理论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大部分内容,致使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学习机会。计算机技术复杂多样且学习起来困难重重,想熟练掌握就需要建立在无数次的实践训练上,正是因为教师不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才导致技工学校的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进度较慢。
(三)教学方法单一
现阶段我国技工类院校的计算机技术掌握水平毫无提高的情况就与教师单一的教学方法有关,上面也提到技工类院校的教师多采用传统的 “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不考虑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对象,这样只会滞后教学进度,进而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相反的是,教师应该在日常的课外时间就多观察学生的兴趣方向,然后根据教育教学目标设计完整的教学计划,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学习交流,并在后期针对学生提出来的问题进行解答,或者依据大部分学生的兴趣方向发展,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是愿意自发投入到多种教学方式创造的优良教学环境中去学习计算机技术。
二、一体化教学在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将教师与学生的思想完美的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因为技工院校目前出现的计算机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大部分是由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学习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造成的,所以能将教师的讲解发挥出来最大的效用至关重要,学生也能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而一体化教学模式正好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加快学习计算机技术的进程。
(一)牢固树立一体化教学思想
在施行一体化教学模式之前,需要教师本身首先接受一体化的教学观念,彻底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糟粕。一体化教学方法有利于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掌握计算机技术的知识和重点概念。所以技工类院校的管理层领导和教师都应该深刻意识到在计算机教学中使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正面作用,使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内涵和效益深入人心。一体化教学讲究以多种新颖的教学形式开展,比如将学生们分成多个科研小组,并且根据当前教学进度和教育目标给他们布置学习作业,这样的作业要具备理论探究和实践操作共存的性质,就能将计算机技术的核心知识内容毫无保留地传输给学生。
(二)大力推进一体化教学创新
一体化教学虽然是一种较为先进且有效的教学措施,但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根据市场的专业变化和对人才类型的需求条件对一体化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做出改善。对于一体化模式的教学内容来说,在符合国家颁发的教育教学任务和规范的基础上,还要有适当的创新发现。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当前计算机技术教学的进程和国家未来所需要的人才类型,重新编写适合的教材内容。而对于一体化模式的教学方法来说,基于传统教学方法在学生进行实际的上手操作方面仍有不足之处,所以新兴的一体化教学方法应该以实践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给学生创造一些模仿工作现场的实训作业,这在很大程度上训练了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
(三)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即使实践教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理论教学还是不可缺少的,二者只有相辅相成才能使学生将计算机技术练习地炉火纯青。所以就需要技工院校加大资金投入,给教师创建一些培训机会,争取将他们打造成既具备理论知识又可以熟练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练习的“双师型”教师。理论知识始终是一切技能的基础,教师同样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去,争取第一时间掌握计算机技术领域实时更新的理论知识,方便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其次是实践操作能力,教师也应该多了解甚至是参与到工程项目的现场操作中去,练就扎实的技术实力,进而给学生布置接近实际情况的作业题目,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更加有效。
结语
时代还在一步步发展,科技也在逐渐进步,这些都离不开各行各业普普通通的工作人员的艰苦奋斗。其中计算机技术被应用到大多数工程项目的运行当中,这也就需要许多涉及此方面的专业型人才前赴后继地奉献,当然他们身上肩负着振兴民族的责任,所以一刻也不敢懈怠。正是这样的目标和决心,促使着我国多数技工院校的学子对计算机技术刻苦钻研,教师也在努力施行一体化教学模式,争取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建辉.一体化教学在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2).
[2]马鉴恺.一体化教学在技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10):96.
[3]陈勇.在技校计算机教学中一体化教学的应用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20):334+3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