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的重要作用分析

  • 来源:素质教育
  • 关键字: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微课
  • 发布时间:2021-07-16 14:39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各行各业都出现了深刻的变革。在教育领域当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多种新型教学方式的产生,微课就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将微课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当中,不仅可以丰富教育的形式,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为了使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教师需要制作优秀的微课课件,并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明确学习重点,坚持内容和形式简单易懂的原则,使其能够更好地契合小学数学教学特点。与此同时,还要精细划分课程的内容,并根据小学生的需要来调整微课教学的节奏。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微课的重要作用以及应用措施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会根据教材的内容将相应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来完成知识点的巩固。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虽然可以掌握相应的知识,教师也可以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但是学生缺乏自主探究的过程,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并不高。而通过微课的形式,教师可以提前将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制作成为视频,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通过观看视频来进行预习,并完成对该部分知识的深入探究。与此同时,通过微课的形式,教师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总的来说,微课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框架,学生在课堂之外也可以观看微课视频,完成对课堂知识的回顾。因此,微课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比如在学习“平移与旋转”、“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这些直观的操作在课堂上很难使用语言来讲述清楚,而教师通过微课、利用PPT 来进行动画演示,可以将方法过程通过动画讲解的方式更好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其中的操作步骤,并在这个过程当中主动思考知识的内容与缘由,从而加深理解与记忆。

  (二)有利于关注学生的个体性差异

  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时间有限,教师会将大多数的时间用于讲解重难点知识,对简单知识点的讲解速度通常比较快,这样可以适应大多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实际上,小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也有所差异,有的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对知识理解的深度不够,学习能力较差。还有的学生由于个人的性格比较内向,在课堂上遇到问题不好意思举手向老师提问,这也会影响学习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同学生之间就会出现理解上的差异。而微课视频可以就课堂上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难点进行反复讲解,这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下的时间来观看微课视频,在这个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情况来完成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针对性地记笔记,完成知识的梳理。

  (三)促进复习与巩固的效果

  在小学数学课堂听讲的过程中,学生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基础差,很容易出现漏听或者没有听懂的情况,而受到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教师在课后很难做到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辅导。而微课的教学形式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学生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来对教学视频进行重复播放,以此来完成对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对在课堂上漏听或者没有理解的知识进行重点复习,进行查漏补缺,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完成数学知识的拓展。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来对数学知识当中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进行重点复习,提高巩固的效果。比如在学习“时、分、秒”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在面对 9:20、8:44 这类时间的时候,很容易将小时部分读错。因此,教师可以针对这一难点问题设计一个微课,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该类时间点的读法。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

  二、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应用措施

  (一)微课与课堂相结合、打造新型的教学模式

  微课主要是以视频的方式将数学知识呈现给学生的,因此可以将微课引入到传统的课堂教学当中来,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和良性互动,并在这个过程当中打造全新的教学模式。数学的逻辑性比较强,仅仅通过教师的语言讲解很难达到较好的效果,甚至会使学生产生枯燥无聊的感受。而微课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以将数学知识制作成为学生喜欢的形式,将原本冗长枯燥的解题过程转化成为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并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这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讲解重难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微课课堂的开放性、鼓励学生的自主创作

  在互联网时代当中,小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互联网技术,他们对这些新技术了如指掌,同时对此也比较感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开放微课课堂,使小学生从微课课堂的受众变为创造者,在这个过程当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与同伴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分享和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来制作课件,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这些课件与同伴分享,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激发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

  结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引入微课的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得到发挥,他们的个体化差异能够得到重视,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复习与巩固的效果都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更好地应用微课,教师需要将微课与传统课堂相结合、打造新型的教学模式,同时还需要提高微课课堂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完成课件的自主创作。

  参考文献:

  [1]吴竞,张晨婧仔. 精准施训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实践 ——以《互联网时代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加工》课程为例[J]. 教育信息技术,2017(10):23-26.

  [2]曾思华,丘诗盈,唐繁茂,陈思宇,黄甫全. AI 全科教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开发研究——以《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例[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39(06):21-3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