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途径探究
- 来源:西部论丛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幼儿,阅读习惯,培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8-26 19:46
摘 要:本文通过对农村幼儿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当前阅读习惯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科学的习惯养成策略,对幼儿阅读活动进行科学设计,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推动良好习惯的高效培养,为幼儿成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1、引言
阅读是幼儿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提升幼儿语言能力起到重要作用,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能够使幼儿主动进行阅读活动,并能够形成较好的阅读效果,对其成长形成积极影响。而农村地区幼儿教育理念较为落后,在阅读习惯培养方面存在的一定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引导,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培养农村幼儿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幼儿阅读习惯培养是幼儿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幼儿语言能力和思维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正处在性格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能够使幼儿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主动开展阅读活动,并能够形成较好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农村地区幼儿教学资源相对不足,教学思想较为落后,并不能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的支持,需要教师充分结合幼儿实际情况,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对其阅读习惯进行有效培养,对其语言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为幼儿成长提供基础保障。[1]
3、农村幼儿阅读习惯培养的局限性
首先是农村幼儿教育基础相对缺乏,对相关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存在不足,并不能对阅读习惯的的养成形成有效的支持,阅读资料较为缺乏,阅读内容相对固定,并不能结合幼儿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关图书资源的配置,制约着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其次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存在不足,并不能对阅读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对幼儿思维的引导和激发,教学思路较为传统,只是进行知识的直接传授,缺乏对阅读习惯培养的有效渗透,使得幼儿并不能通过教学活动形成习惯的高效养成。再次是家庭阅读氛围的缺失,家长的教育思想相对落后,并不能对阅读习惯的培养形成有效的重视,对幼儿的家庭阅读活动缺乏有效的支持,并不能为其提供相应的阅读资源和舒适的阅读空间,同时家校共育存在不足,教师对幼儿的家庭活动缺乏有效的掌握和参与,缺乏家长教育思想的引导,无法保证教学活动的延续性,不能为阅读习惯的养成营造良好的环境。[2]
4、农村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途径
4.1 加强对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视
师作为幼儿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要形成对阅读习惯培养的正确认识,充分认识到阅读习惯对幼儿成长的重要作用,教师要提升主动意识,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思路和方式方法,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推动阅读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要充分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对阅读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设计,有效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其能够形成对阅读活动的高效参与,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其语言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在活动设计中要加强阅读情境的设计,对阅读内容进行科学的导入,提升幼儿主动思考和参与积极性,引导其对情境内容进行主动探索,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对阅读内容和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的有效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主动意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2 科学选择阅读内容
阅读内容的选择是阅读活动高效开展的关键基础,教师要加强与幼儿和家长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其性格特点和喜好,对阅读内容进行科学规划,使能够对阅读活动形成较高的兴趣,保持较好的专注度,形成较好的活动效果。幼儿园要加强对绘本、图书等书籍的投入力度,结合幼儿实际需求,积极学习先进的幼教理念,对相应资料进行科学配置,形成积极的阅读环境,为阅读活动提供基础保障。同时要加强对阅读内容的深入研究,对教学流程进行科学设计,使阅读活动能够充分符合幼儿的实际需求。在活动过程中要对幼儿的阅读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使其注意力得到有效的集中,对教师的讲解过程形成有效的理解。教师要对文章或故事中的重点内容和思想内涵进行准确的提取,使幼儿能够掌握相应的阅读技巧,对习惯的养成形成积极作用。[3]
4.3 优化阅读教学活动
对幼儿阅读兴趣的激发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对阅读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设计,转变传统的活动形式,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使幼儿的兴趣得到有效的调动,形成对活动的高效参与,提升主动意识,实现活动效果的提升。同时要加强与幼儿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其思维动态和阅读过程中的疑惑,对其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并对阅读技巧进行有效的指导,提升阅读效率,提升阅读积极性。同时要完善活动评价环节,对幼儿的阅读活动进行及时的鼓励,树立信心,引导其形成对阅读活动的积极参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结合实际教育需求,对图书角等区域活动空间进行优化,为幼儿提供充足的阅读资源,并对阅读活动成效进行及时的掌握,及时调整图书配置,营造积极的园内阅读氛围。在区角活动中要对幼儿的阅读活动进行有效的规范,引导幼儿进行有效的遵守,对图书的摆放进行规定,引导幼儿形成爱护书籍的意识,使其能够在阅读活动中养成自觉意识。
4.4 加强家园共育
家庭教育是推动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对其阅读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对其教育理念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其能够形成对阅读习惯培养的正确认识,引导其主动参与到家庭阅读活动中,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为幼儿提供相应的图书资源,并对其阅读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提升亲子关系,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要设置相应的园内亲子阅读活动,提升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并对家长的教育思想形成有效的影响,推动传统教育理念的科学转变,对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起到积极作用。
5、结语
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作用,结合幼儿实际情况进行阅读活动的科学设计,激发幼儿阅读积极性,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推动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章新红. 农村家庭幼儿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J]. 明日, 2019(20):168-168.
[2] 陈华川. 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途径[J]. 试题与研究: 教学论坛, 2019(11):0031-0031. .
[3] 黄花艳. 浅析农村家庭对幼儿阅读习惯养成的培养[J]. 读写算, 2018, 000(008):179-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