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府三楼 武榜眼的荣光之地

  • 来源:海峡旅游
  • 关键字:永平楼,朝阳楼,余庆楼
  • 发布时间:2021-09-13 19:12

  因土楼著称的村落

  到钟腾村,除榜眼府之外,还不可错过当地的土楼。

  平和的土楼,未被列入世遗的行列,还有许多是藏在深山人未识,但也因此而得以保留最原始的模样。据统计,平和全县始建年代不迟于明中叶以前、目前仍保存完好的土楼有476 座。这些土楼分布在每个乡镇村野,造型各异,封闭型、准封闭、半封闭型皆有,而封闭型的土楼则有圆形、椭圆形、方形、长方形,其中椭圆形的土楼为平和所独有。

  平和土楼还有“楼中有楼”的特点,其内部空间布局又不同于永定圆土楼,而是单元式住屋与通廊式开间相结合,极为特别。建筑专家认为, 平和是福建土楼最集中、最有典型意义的县之一。虽然曾经缺席申遗的行列,但倘若要完整地看福建土楼,平和的确是不可错过的一站。这里没有因旅游而被过度开发,居民日常生活依旧,你可以与他们喝茶闲聊,自然亲切。

  钟腾村就有三座土楼:永平楼、朝阳楼和余庆楼。

  永平楼最为古老,传说建于宋朝初年。黄氏族人曾在此炼铜——该自然村始称“铜场”。 永平楼建于铜渣之上,其残渣也被当做建筑材料,掺入建楼的墙体中,如今仍能清楚地看到土楼外墙的青绿铜锈,这大概也是存世土楼的唯一了。永平楼为椭圆形单环二层土木结构的土楼,楼内有房共31 间,总面积为 3200 多平方米,楼里世代居住的都是黄氏族人。

  榜眼府邸记载的荣光

  第一次寻访钟腾村,是因为一座榜眼府。

  榜眼府是村里最著名也最奢华的建筑,伫立在村口,占地十多亩。这是漳州市仅存的清朝宫殿式文物古建筑,门前有宽阔的平地,还有绿水荷花围绕,天井围合,殿堂里木雕精美。

  榜眼府建于1790 年,记载着武榜眼黄国梁的昔日荣光。相传出生成长于此的黄国梁,从武秀才到武举人,在25 岁时凭借殿试的“魁星踢斗”高中武榜眼。中榜后,他在故乡择地建起一座府邸。也有传说黄国梁是乾隆下江南时的贴身侍卫,乾隆皇帝赐他白银一万三千三百两营建榜眼府。府邸里留有乾隆亲笔题字“榜眼及第”的匾额。

  榜眼府的门楼保存完好,其上刻着“双峰耸秀”,因为榜眼府正对着平和“神山”双尖山。康熙乙亥年版《平和县志》记载:双髻娘山,双峰对峙,连亘数十里。双髻娘山就是今日的双尖山,是当地黄氏族人的祖山,也被称为平和的神山。九龙江流域花山溪、韩江流域芦溪、九峰溪皆发源于此。黄氏族人以“双尖山出笔尾”为傲。在清朝乾隆年间分别出了武榜眼黄国梁和文举人黄元规。黄国梁兴建的榜眼府,在风水与风景的讲究下,枕着青山入梦,令人艳羡。

  府中青石铺地,梁柱完好,屋角飞檐如燕,正对四周青山,精致的木雕石雕也诉说着昔日的不同寻常。后院稍有倾颓的痕迹,做过学校,青草萋萋,墙上留有“学习园地”几个大字,青石墙上也不免留了其余的历史痕迹。建筑材料已经堆砌在旁,准备修缮了,对于日渐老去的老屋,荣光即使消散,但修缮总不是坏事。

  朝阳楼始建于明朝,为黄国梁家祖宅和他出生的地方。朝阳楼分内外两环,这种特殊结构的土楼,俗称“双叠楼”或“双套楼”,呈“凸”字形状,属于罕见的土楼类型——“雨伞楼”。青砖青瓦的朝阳楼,内环16 间,外环36 间,有拱形侧门相通,系榜眼黄国梁七兄弟联手所建,内环和外环皆为圆形二层土楼,楼门上悬挂“世大夫第”石匾,彰显武榜眼家族世代之荣耀。楼前有三座石旗杆台,雕刻着黄国梁中榜眼的史实。前楼大门上方有一面石匾雕刻着四个大字“世大夫第”。

  余庆楼,建于清中期,榜眼府完工的后三年,据传也是乾隆皇帝为表彰武榜眼黄国梁的功德,御赐白银所建,与榜眼府享受同等的殊荣,民间有“皇家土楼”之说。余庆楼的修建历时约三年,于嘉庆元年(1796 年)竣工,总面积4700 多平方米。

  余庆楼建筑风格独特,为三层土楼,外修圆而内四方,形似古代铜钱。全楼共有36 间房,四边4 个转角,每个转角四户共用一门。土楼的东面和北面各有一楼门,北门上雕刻“余庆楼”石匾,落款:“嘉庆丙辰,端月吉旦。”余庆楼也和榜眼府一样面对“双峰耸秀”自然景观。可惜的是,在一百多年前,余庆楼遭遇火灾,损毁严重,曾经家家户户装饰的柳条屏风等皆付之于大火,只留下焦黑的痕迹。

  仔细观赏余庆楼的梁柱榫卯,都颇为精细。土楼里尚有人家居住,窗台上晾着衣服,窗台上扣着破损却不舍得丢弃的瓷碗。门窗护栏,岁月留痕,也是一种记录。

  荣耀余光下的闽南村落

  榜眼府、朝阳楼、永平楼、余庆楼,一府三楼,以还未曾消失殆尽的古建筑的姿态沿着钟腾村的溪流排列,给一座原本普通的闽南村落赋予了别样的色彩,也使得到访者在这里想象昔日的荣光。

  村庄巷弄中,还有一些青砖灰瓦土墙的老民居,有的居民已经迁离,门口仍贴着红红的对联,祈愿家国平安。有的土楼里,祖宗牌位和关帝爷同堂供奉着,有着属于民间的喜气。而荒草深处的古道,曾经是明清时期龙岩通往广州的必经之路,如今藏在土楼之间。

  第一次造访时喟叹的荒僻村落,经过渐进式环境清理与建筑修葺,成为了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省级生态村”“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等,榜眼府也入选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次造访钟腾村,秋日高爽,榜眼府前桂花飘香,想起府邸侧院门楣上所镌刻的“植桂”“培兰”,而府邸后山林青青,远看双尖山灵秀,忍不住感叹除了故园情结,曾经的武榜眼还是给自己选了一处宜居的好所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