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建设中松树育苗技术的创新研究

  • 来源:科技研究
  • 关键字:松树育苗,技术创新,技术研究
  • 发布时间:2021-09-19 14:59

  摘要:林业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影响,而且对生态系统结构的不断优化具有重要意义。[1]由于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巨大差异,林业种子选择必须结合一定的气候条件。松树作为一种适合在全国各地种植的植物,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能在多种环境中生长,适应性强,在国家林业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许多地区正在大面积种植松树。为进一步提高林业建设水平,促进松树在林业建设中的发展,应重视和加强苗木技术创新研究。

  我国松树的分布和种植面积比较广,松树的优势是不可替代的。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松树的社会经济价值,充分发挥松树在林业建设中的优势,针对目前短时间内不能提供大量松树苗木的现状,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适当加大投入,提高苗木质量和成活率,改进苗木技术创新。

  一、松树在林业建设中的优势

  常用的造林树种很多,但从植物学角度看,远没有一个树种能在全国广泛分布。松树以一系列造林树种为基础,易于繁殖和管理。松树高大繁茂,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自我繁殖能力很强,一棵树往往能长出大量的松树,而且种源丰富,发芽率相对较高,而且也很容易发芽。发芽后,成活率很高。它不仅可以种在山上,还能大面积种植,且由于自我繁殖能力较强,有时还可以长成一些小苗的森林。此外,在荒山荒地上,松树还可以实现飞播造林,覆盖范围比较广,不需要太多的投入和管理。对此,在林业建设中,有关部门应充分重视不断加强松树育苗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其优势和特点,鼓励各地种植,实施相关的优惠政策,实现全国普遍种植,将松树育苗技术普及全国,各地技术人员进而研发开展创新更好的育种方式。

  二、松树育苗创新

  1.做好准备

  所有的工作都应该提前准备。不能对松树的育种进行盲目的创新和技术方面的改革,因为这么做很容易造成松树苗木技术创新的诸多障碍,并且会因此出现对松树育种创新的障碍。因此,为了实现松苗培育和创新的理想效果,应该避免一些可以避免的问题,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准备松树育种,为松树苗木质量和技术的持续改进打下良好的基础。创新水平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高,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松树创新中一系列外部因素的不利影响。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松树苗圃地,既要保证松树苗圃地土层深厚、土地松软,又要保证松树苗圃地具有良好的通风排水效果。松树的适应性虽然比较强,但是假如在土质肥沃、土壤松软的土地上面生长,其产量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松树的苗圃地选择之后,应该及时安排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栽植。一般来说,松树的苗圃地安排需要更加细化,不仅要深翻整平,还要注意有机肥的科学合理使用。要按照当地的土质、气候等各方面条件,科学选择松树苗圃地,并且处理松树种子,做好贮藏工作和消毒工作,提高松树苗木的成活率和总体水平。

  2.完善播种育苗管理

  在播种方面,通常在4 月至5 月播种或者在秋天,秋天最好的选择是九月份。因此,在分析种植等级的基础上,可以实现种植播种量的合理控制。采用沟条播种,保证沟道平直,沟宽合理控制在5.0-7.0cm,沟间距根据具体情况控制在15.0cm 以内,沟深一般为1.5cm;还要注意鸟类的防治病虫害作用,鸟类对松树的防病虫害作用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有些鸟类对松树育苗没有帮助,所以要采取措施老来合理的控制鸟类参与到播种育苗环节中。一般来说,松树在播种后25 小时左右就会发芽。现阶段要注意病虫害和有害鸟类的防治。如在苗圃上设置防护网,或进行人工防护,有效防治鸟类和害虫;做好松树灌溉施肥等。松树幼苗饱满后,可以利用小灌水稳定幼苗。还要结合气候条件以及湿度,合理的控制水量。松树虽然耐旱,但是也不能水淹或者过于干旱。在松树苗木生长过程中,可根据苗木生长的具体情况确定肥料的使用比例。一般来说,氮肥和磷肥可以作为主要肥料。通过种子管理和苗圃管理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对松树苗的存活率和技术优势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提高树苗的成活率,高质量地完成树苗的栽植。

  3.松树育苗技术创新

  为了促进松树苗木数量的进一步提高,许多地区和有关部门重视苗木技术的创新研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研究成果,有效地解决了很多传统的问题,比如育苗时间长、质量低等等。松树育苗要求土壤不受污染,排水良好,土壤疏松,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切记不要在种植过农作物的土壤上进行松树苗圃育苗,不要让病虫害侵袭苗木。半阳坡地区是苗木生长的适宜环境,可以为苗木提供充足的光照,为苗木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确定苗木种植面积后,应该先整理土地,使之形成凹形苗圃,并根据实际种植面积设置苗床长度。选择苗圃后,按标准将土地平整成凹形苗床,长度根据苗圃实际面积合理设计。以30%的菌根土、40%的黄心土、28%的粉煤灰和2%的过磷酸钙为营养土,必须达到细密、清洁、均匀的要求。[2] 堆肥7 天后,营养土应在苗床上套袋,袋子里必须装满营养土和固体。同时,营养袋的布置要一致,为覆土提供方便,保证出苗的完整性。逐行严密保护后,用细土或细砂包住苗床。随后松籽用适量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有效消毒,捞出后用清水冲洗,然后用温水浸泡24 小时,捞出后取出缩水的种子再冲洗。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保持种子湿润,直到50%的种子壳破裂。

  4.播后管理

  播后要注意和加强苗床管理。浇水时,要保证水温与苗床温度基本一致,然后再进行合理的喷施,这样一来苗木就不会受到水温的影响,造成降低苗木成活率的后果,保证了苗木的成活率,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苗木的质量。一般在真叶出苗后,可用尿素溶液每10 天喷一次。播种或芽接后,可采用适当的百菌清600-800 倍液进行1-2 次喷雾消毒灭菌。有时,虫害是不可避免的,在生长期,若出现卷叶蛾、蚜虫等害虫,可通过喷洒适量敌敌畏有效控制。另外,在林地上,要选择水肥条件好的扦插灌木或杂灌木。在造林规划中,要尽量集中,逐步形成商品林基地。从播种到后期选苗一般需要100-120 天。苗木高度15-20 厘米,地径0.2-0.3 厘米时,可进行造林。前3-5 天,苗床要浇水。苗木出苗圃后,应根据具体需要分等级安装。注意不要损坏嫩枝,并尽量尽快种植。如果不能及时种植,就必须把它们放在阴凉处。具体种植过程中,在坑底西侧1/3 顶部挖一个略大于营养钵深的坑,然后将容器苗放入坑中,用细土填满周围,用脚将周围封严,合理控制种植深度。容器袋的顶部最好深入坑面1 厘米,之所以是这个深度是因为无论太深或太浅都难以保证其成活率。在此基础上,应定期进行合理的铲草抚育。在城市森林集中区造林,必须寻找水肥条件较好的灌木混交林地。注意从第一步开挖到随后的搬入、掩埋和养护,都要妥善处理松树苗期常见病虫害,妥善处理因天气造成的植物危害,确保苗木稳定生长,假如处理不好松树苗期病虫害现象及天气遭重的植物危害,可能就会危害到苗木的质量及成活率。

  三、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松树育苗技术在林业建设中的创新,希望利用先进的种植理念和科学技术,促进松树育苗,保证松树苗期的生长质量,提高松树造林的速度和质量。[3]为充分发挥松树在林业建设中的优势和特点,提高其成活率,提高其适应性,有关部门应结合气候差异,对原有的育苗方法进行不断创新,不同地区之间的土壤等方面,从而尽可能缩短其生长周期,从而为我国林业工程建设中松树苗木的供应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宋嵬佶.林业建设中松树育苗技术的创新研究[J].新农业,2019(20):23. [2] 王茹, 王莉, 吴迪. 林业建设中松树育苗技术的创新[J]. 河南农业,2016(14):56.

  [3] 安学征. 林业建设中松树育苗技术的创新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8,38(19):77-78.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