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 爱说乐写

  【摘 要】 语文教学以语言训练为中心,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立足语文课堂,积极创设情境,构建和谐交流平台,最大限度调动儿童学习兴趣,激发其强烈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言之有序,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把“说”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爱说、乐写”。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兴趣象柴,可以点燃。”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点燃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就会变得爱说乐写。而我们都知道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老师命题指导———学生作文———老师批改———讲评”。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难以调动学生的说话、写话激情,无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如何激发学生说写兴趣,提高说写能力,我从多年教学实践中摸索几点体会。

  1利用儿童表达的欲望,调动儿童说写的积极性

  每个儿童都有说话的欲望。要训练说写表达能力,就必须设法激发儿童这种欲望。我利用儿童乐于听故事的特点,经常用浅显的语言讲我国古今雄辩的故事。如:敬爱的周总理如何运用雄辩的口才,为当时清寒不发达的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讲历史上“晏子使楚”的故事中,讲“烛之武退秦师”的壮举……。同学们的眼睛都瞪得大大的,惊奇又羡慕,那神态仿佛在说:“呀!做个能说会道的人真了不起!”每当此时我就不失时机地问:“同学们,你们长大了想不想当周总理、晏子、烛子武那样的人,用自己的口才,为建设祖国出力呀?”“想”!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大家都争先恐后踊跃欲试。

  儿童有了说话的欲望,并不等于他们就敢于说话,为此,我积极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搭建交流平台机会,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如:在教学生字“梨”字,除找出文中的词句外,我还鼓励学生联系生活自由组词、造句。我特意让几个平时因胆小不爱说话的小同学站起来组词。每当这些同学正确地一字组多词时,我就和全班同学一起为他们鼓励。掌声激励他们,气氛感染他们,同学们紧张地心情放松下来,班里的气氛更加和谐;学生们的情绪调动起来,也纷纷地举起手来,要求口头造句。“安徽省砀山是梨的故乡”,“我学过孔融让梨”的故事 ……。实践证明,这种训练不仅让学生更喜欢参与说话练习,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思维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从课堂交流中获得更多的信息,拓展了知识面,使他们有更深层次的收获。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写话兴趣

  学生写话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这需要教师对其后天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爱说乐写的兴趣,就要靠老师着意地创设机会提供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写话的欲望。只有激发了学生写话的欲望,才能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逐步提高写话水平。如平时课间与学生谈心,引导他们说一些身边事情,对那些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我就特别加以引导,让他用两三句话把自己怎么说,想的,写下来。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激发了他们写话的兴趣。

  如三年级语文《积累·运用》里要求观察一种植物,说说它的茎和叶子是什么叶子的,如果开了花,花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于是我就采用直观形象教学,搬来一盆开的海棠花,引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部分观察的顺序。当学生看到水灵灵的海棠花摆在面前时,不仅有话可说,而且兴趣盎然。如同学写的 “一朵朵红色的小花开满枝头,好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盛开的海棠花给我们教室带来了勃勃生机。” 不仅语句通顺,而且生动形象。

  3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激发写话兴趣

  3.1借助想象演绎画面情节

  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例子”。课文是学生理解分析的例子,也是学生学习写话的例子,但并不是每次作文都是学生亲眼所见。如:教学《乌鸦喝水》这一课,我让学生在熟读、会背、领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学习课文的体会:有的同学说:“我懂得遇到什么事情要爱动脑筋”,我知道这只乌鸦是非常聪明的。这时我就不失时机的问:“如果当时没有石子,乌鸦该怎么办?谁能帮它想想办法。”不一会儿,小手纷纷举起,有的说用吸管就可以喝到水,有的说把瓶歪倒,有的说从瓶一边砸个洞,答案是五花八门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3.2借助想象扩展画面内容

  年图作文可以借助想象添画情节,扩展画面内容来填补前因后果,这样才能使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感人。高尔基曾说过:“想象可以补充链条中不足和还没有发现的环节。”如一年级《语文园地八》里看图作文《小猴子玩皮球》共四幅图,图一中几只小猴子在玩皮球,图二中皮球掉进水里,几只小猴子在抓耳挠腮,图四中几只小猴子仍在玩皮球,图二和图四之间存在情节上的空白“这几只小猴子怎样把皮球捞上来呢?我把这个问题提出之后,学生积极主动回答,有的说找小鸭帮忙,有的说用树枝捞,有的说乘上小船把球捞回来,还有的说小鱼看见皮球掉进去,小鱼来帮忙。学生的想象力真是神奇,什么办法都有。经过一番的思考讨论后,弥补了图三中画面的空白,扩展了画面的内容。学生通过充分想象,当场便写出了有情有理,生活味极浓的文章来。

  4走进生活,提高说写兴趣

  为了增加学生的说写难度,我就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及时抓住身边的写作素材,进行启发指导。这类素材看似与教材指定的训练题目无关,但其中却体现出“大语文”的观点。如把学生带到郊外,坐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我用手指着前方,问同学:“向东看,你们看到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看到蓝蓝的天空,有的说看成群的牛羊,有的说看到美丽的花朵……。这些话虽然言之有物,但通病是条理不太清楚,我因势利导告诉大家:“要按从远到近或由近及远的顺序说看到景物。”我把大家说的整理一下,让学生跟着我的思维口述:“向东看,我看见远处有……稍近处有……脚下还有……。接着我又引导学生向其他方面看,按顺序进行说写训练。

  只要做个有心的人,就会发现生活都是训练说写的好场所。如:前年我县遭受数年一遇的龙卷风的袭击,大风所过之处,树木连根拔起,广告牌落地 ……,当我走进教室时,看见学生都在议论这场大风,于是我就放下课本,请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你在大风中看见什么景象,听见什么声音,有什么感受?这场大风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影响?”顿时,教室里气氛热烈起来,同学们踊跃发言,说出许多意想不到的好词、佳句,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写下了刚才说的话,同学们很快就写出内容真实具体,语言流畅,生动的好文章来。

  为提高学生说写能力,我还从训练阅读入手,让学生大量朗读、背诵名篇佳作。对于课文中学生自己特别喜欢的句段,要给足时间,让学生欣赏、品味、多读多背,使之成为自己的语言。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说话,复述故事情节等,让学生由句到段,由说出其中的原句原段过渡到用自己的语言说书中的内容故事情节,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对学生进行说写能力训练。

  几年来,我一直坚持激发兴趣,说写结合教学方法,注重面向全体学生,顾及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每位学生,发挥他们各自的闪光点,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爱说、乐写。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