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之“情境式”教学模式研究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情境式,教学模式,小学音乐课堂
  • 发布时间:2021-10-26 18:43

  摘 要:“情境式”教学模式是指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文字、图片、音响、视频、实物等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去创设一种较为生动、真实的情境,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情感,能够让学生真正的走进音乐,并获得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音乐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形成良好的审美观。“情境式” 教学模式的应用,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再通过认知、行为与情感的多次交互作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协调成长、健康发展。

  一、“情境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

  (一)有利于体验教学环境的审美性

  人们是在与外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那么创设适切的情境将会是深化学生学习体验的重要基础。对于小学音乐低、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情境式”课堂教学模式便具有较强的优势性。音乐教师可以去创设以景引情、以情带声的情境,这种情景交融的活动,能较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以及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感。使得学生的音乐学习在“情”与“境”的持续作用中得到深化,从而获得相应的审美体验。

  (二)有利于学生在体验中获得审美愉悦

  “情境式”教学模式即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审美感受的愉悦性会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感受体验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向学生展示的是动人的旋律、实物的演示及角色的扮演等生动画面,运用这些栩栩如生的情境,教师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看,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感受等。趣味化的情境会让整个教学过程寓教于乐,会让学生持续地注意、主动地接收,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情境中感受体验,会获得身心的审美愉悦感。

  (三)有利于学生在参与中有效性学习

  关于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活动,教师不能采取强制的方式,而应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才会有良好的效果。学生之所以能进入情境,不但是情境中有着具体的文字、形象的图片、流动的音乐等简单的场景布置,更重要的是渗透着教师的情感,有着教师的适当调节与支配,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这种有情有境的合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而在这种情境式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会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情境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一)创设表演教学情境,强化学生音乐情感体验

  小学阶段的低、高年级学生都有着较强表现欲的共同特征。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要善于创设角色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诠释音乐作品相应的内容。因为,这种教学方法的设计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活跃音乐课堂气氛。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如遇到教学的重难点,通过让学生尝试角色体验,学生的情绪会在情境中得到激发,教学重难点便会得以顺利突破,而对于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也会有更深刻的体验。

  (二)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因小学低、高年级学生主要是以声音、色彩、形象进行思维的,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未形成,加之音乐学科本身的特殊性,为充分调动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去创设相应的情境,提供给学生具体、生动、可联想的音乐环境,而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视频于一体的“情境式”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摸不着、看不到的音乐,活灵活现地展现给了学生,使得学生处在舒适且富有乐趣的情境之中,这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好奇心,从而提高了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因学生会更熟悉于在日常生活情景中体验音乐,那么音乐教师可以以生活为切入点,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有关生活的相关情境去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这会使得学生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创设生活情境,就是将生活中的场景再现到音乐活动中,学生能够在较为逼真的生活情境中去理解音乐。这种创设方法能在“回归生活”的真实情境中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能与学生展开直接的对话,会让学生习得有活力、有真情实感的知识,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人格。

  三、应用“情境式”教学模式的相关建议

  (一)情境创设要结合实际

  教师要尽可能的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可表现因素,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结合音乐作品的形象、意境,去营造出适切的音乐情境。情境创设不可生搬硬套、强行结合,更不要为了“情境”而设计“情境”,这样将会失去情境式教学的意义。而是需要顺其自然的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紧密结合才好,要注重抓住教学内容与辅助手段的内在联系去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情境体验要激发情感

  音乐情感来源于一定的生活情境,音乐体验将需要走进被演绎成音乐的生活情境之中。通常音乐情境的创设基本由音乐教学内容载体的主题所定格,如将一首音乐作品的情境生动具体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走进情境并产生情感共鸣,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会变得越发高涨。教师可通过运用实物、画面再现、参与游戏、角色表演等情境体验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情境表现要活跃思维

  伴随着音乐情境,音乐活动的开展带给了学生自由学习及想象的空间。音乐体验可以让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诠释自己的情感,展现自己的个性。而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通过情境式音乐活动的展开,去激发学生探知、究问以及想象力、思维能力的拓展。

  (四)情境拓展要创生灵感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增强教学气氛,可以尝试让音乐与其他学科进行融汇贯通。如音乐与美术、音乐与语文学科的结合等。因音乐艺术根植于生活情境,离不开特定生活背景下的真情实景。而对于音乐的创造,也可运用本土音乐素材去创作音乐作品。需注意区域性民族音乐侧重环境氛围营造、重视文化信息的传递。总之,要注重音乐情境的拓展,让学生尽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情境之中,这样音乐的灵感将会在不断升华的情感中产生。

  结 语

  综上所述,“情境式”教学模式是音乐教师依据审美教育目标和学生身心特征,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自觉的运用审美因素,去精心创设音乐审美情境,这也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得以完成和优化的保证。当然,这要求教师要熟练掌握音乐教材内容要求以及《义务阶段音乐课程标准》相关理念,通过深入分析来创设适当的音乐情境。教师还要对所设置情境的新颖性、生动性、多样性及学生的接受度去多方面考虑。而巧设音乐教学情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进入情境之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激活学生的音乐思维,而获得良好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楚晨(1994-),女,汉,山东菏泽,在读教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音乐),青海省师范大学,810008。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