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策略分析

  • 来源:素质教育
  • 关键字: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 发布时间:2021-11-16 10:24

  【摘要】如今,在新课标这一理念之下,高中阶段的物理教材当中的内容有所增加,但课程时间却有所减少,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课堂效率,只有这样才可确保教学目标最终得以实现。基于此,本文旨在对提升高中时期物理教学实际效率的方法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前言:

  众所周知,物理与现实生活存在着紧密关联,其源自生活,并且在实际生活当中有着重要应用,其属于趣味与严谨相结合的学科。在过去教学当中,物理教师只重视知识传授,常常花费很多时间对物理知识进行讲解,然而却没有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种教学模式之下,多数学生只记住了最终结果,常常忽视推算过程当中包含的物理思想,这样难以提升高中生的思维能力。所以, 新时期,物理教师对提升课堂效率的方法展开探究非常必要。

  一、激发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乃是人们最好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最佳驱动力。所以,在物理课上,教师需注重激发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促使其对物理知识进行主动学习以及探究。在高中时期,因为物理教材当中包含很多推导公式和定理定律,这些知识具有较高的抽象性,所以很多学生在实际学习期间都感到枯燥乏味,无法对知识进行理解。因此,物理教师开展教学期间,可联系现实生活,进行一些简单实验,以此来激发高中生物理兴趣,提升物理课堂的趣味性。例如, 进行“光的折射”教学期间,物理教师可借助一个小实验激发高中生探究兴趣。物理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个透明玻璃杯、一根筷子和适量的水,然后将水倒入玻璃杯当中,斜着插入筷子,这时高中生可以观察到 “水中的筷子断了”。此时,教师可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让水中筷子不断呢?通过这个问题,不仅能够激发高中生学习及探究兴趣,同时还能引发高中生思考,促使教学效率大幅提升。

  二、设置生活化的课堂情境

  因为物理知识本就源自实际生活,因此物理教学基本素材就是生活。教学期间,物理教师可把理论知识和生活实例进行结合,引入一些生活情境,促使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认识。课堂之上,教师可先对生活情境进行创设,然后提出相应问题,让高中生通过讨论得到最终结论,并且在实际生活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针对高中生而言,物理不能仅限于教材当中,应当借助物理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这才是物理教学具有的根本目的。所以,教师可设置生活化的课堂情境,让高中生在一个熟悉情境之中展开探究,提升其课上学习效率。例如,进行 “圆周运动”教学期间,针对“离心运动” 这个概念,教师可引入家中洗衣机的甩干桶脱水的实例,让高中生在家中对洗衣机的甩干桶的运动进行观察,同时猜想甩干桶是怎样脱水的。这样一来,可以激发高中生的探究兴趣,主动进行观察以及研究,并且顺利引入“离心运动”这个概念。之后,教师可结合之前所学知识来让高中生对衣服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让学生发现甩干桶当中衣服进行转动过程之中会受到摩擦力、重力以及支持力的作用,摩擦力与重力可以在竖直方向上保持平衡,而支持力充当向心力。当甩干桶进行转动之时,衣服中的水同样会做圆周运动,同样需要一个向心力,是水对衣服附着力提供的,所以当甩干桶进行快速转动之时,水对衣服附着力因无法充当向心力会进行离心运动。物理教师在教学期间加入一些生活实例,可以让枯燥内容变得清晰简单,进而促使教学效率逐渐提高。

  三、借多媒体进行教学

  物理教师在课堂之上对多媒体加以运用,除了能够吸引高中生注意力以外,同时还能加大课堂信息量,对高中生知识面进行拓展。在过去教学之中,需要物理教师大量板书,这样不仅浪费时间,同时还拉低了课堂效率。但教师对多媒体加以运用,能够节省很多板书时间,并且对一些实例进行演示。例如,进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期间,因为这节属于概念课,主要对物理发展具体过程进行介绍, 因此教师可借多媒体实施教学,节省教师口述以及板书时间,让高中生对更多历史进行了解。同时,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进行讲解之时,需要用到理想实验方法,而这是高中生首次与理想实验方法进行接触,因为此种方法十分抽象,高中生一时很难理解,进而对其学习效率产生影响。此时,物理教师可对多媒体加以运用,借多媒体对有关内容进行展示,对内容进行直观化,这样便于高中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促使课堂效率有效提升。

  四、把高中生当作中心,着重培养其思维能力

  物理教师对课堂时间进行节约固然能够促使课堂效率有所提升, 然而高中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量,是否形成物理思维及能力更是对课堂效率加以衡量的关键。所以,课堂之上,物理教师需把高中生当作中心,着重培养其思维能力。比如,物理教师可借思维导图以及模型度这些可视化的技术来帮助高中生对物理概念以及物理规律进行构建,促使其学习效率得以提高。所以,课堂之上,物理教师需对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对教学目标进行精心设计。物理教师通过把物理思想当作知识脉络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发挥出高中生具有的主体作用,可以让高中生按照科学思路进行感知、品味、体验以及思考,对物理思想进行理解以及掌握,进而促使课堂效率有所提升。

  结论:

  综上可知,在高中课程之中,物理属于重要学科,通过物理教学不仅能让高中生对自然进行客观认识,同时还能对其物理思维以及能力加以培养,这对其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新时期,物理教师需对以往教学理念进行改变,注重激发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 设置生活化的课堂情境,创建良好师生关系,并且把高中生当作中心,着重培养其思维能力,这样才可促使课堂效率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东.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17):223.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