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群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 来源:素质教育
  • 关键字:群文阅读,教学,语文素养
  • 发布时间:2021-11-16 10:28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具有自身独特优势。今年有幸参与此项课题实验,收获颇丰。群文阅读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搭建了课内外阅读桥梁,提高了阅读教学效率,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值得推广。下面谈谈我参与实践后的几点感受。

  一、群文阅读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有这么一个说法:“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展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没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小学教材的内容毕竟有局限性,涵盖的范围小。群文阅读将课外阅读引进班级,引进课堂,在老师各种形式的引导和激励下,学生们爱上了阅读。比如,每月的优秀读书笔记评比,展览,让各种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得到鼓励。学生们的阅读量提高了,班级形成了持久的阅读氛围。不少以前不爱阅读的学生阅读兴趣高涨,有家长跟我说:“老师,我们家长天天唠叨他读书都没有用,现在的他自觉阅读,乐此不疲呀!”看,孩子的转变多么大呀!长此以往,也不难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提的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日积月累的阅读使学生的阅读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为学生的终生阅读、终生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群文阅读强化了学生的阅读技巧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总目标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新课标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建议是进一步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强化学生的精读、略读和浏览等阅读能力。通过群文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并能够让学生阅读到不同风格的作品,通过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式来实现阅读的多样化,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为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进行深入阅读打下了基础。

  三、群文阅读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衣,语言只有在思维过程中才有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思维活动,就无所谓交际、情感和思想,语言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通过语言的教学实践,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群文阅读突破了长期以来的单篇阅读教学的模式,又弥补了课外阅读的“自由”式缺陷。群文阅读的课堂让学生在群文的空间内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充分与文本对话,从而形成不同见解;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在思维的碰撞、交流、体炼中集体构建,并最终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崔峦老师以为,群文阅读基本的环节应该是这样:自主阅读→交流分享→建构意义→习得方法→自我检测。在整个流程中,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手段。群文阅读教学需要单篇文章阅读作基础,但重点是指导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群文阅读教学时,我们要把多篇文章看成一个阅读整体,设计比较性、迁移性等问题,将多篇文章横向联合起来,培养学生重整、评鉴、创意等高层次的阅读能力。课题主持人爱华老师上的汇报课《古诗三首》,在教学了课本中的三首古诗后,拓展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芙蓉楼送辛渐》,她先让学生自读古诗,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两首古诗也是送别,除了送别你还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思考、讨论、交流,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实践中自然能够恰当运用送别诗句。

  群文阅读教学,不同体裁、不同表达形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作者的文章,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量和巨大的思考空间。每一个主题的群文阅读教学,目标简约,课堂彰显理性,富于思辨,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收获良多,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深入地去研究和大力地推广它,那么群文阅读这朵奇葩,就会在语文教学的天地里越开越艳、越开越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