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的个性绽放美丽的“花朵”
- 来源:素质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幼儿,个性,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11-16 10:25
上了大学,学了不少的专业知识,对目前遍地开花的私立幼儿圆某些教师的教学方法确实感到担忧。他们用识字量的多少、计算出数学题的难易程度来衡量学生的好坏,教师对幼儿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简单、划一,甚至千人一面,家长对幼儿的教育和培养也普遍存在从众心理,不利于儿童的个性发展。
个性化教育简而言之,就是指立足于孩子个性的差异,尊重每个孩子不同的能力、兴趣、气质和性格特征,发挥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其形成完整、健康、充实的个性特征的过程。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幼儿个性化教育,一方面是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科学理论基础的基本要求,一方面也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基本要求。
下面我就在教育中如何培养儿童的个性,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纵观我们的幼儿课堂教学,存在着以讲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宰者,学生学什么,怎样学,都或多或少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学生已经在学小学语文、数学,活动课明显较少。这种形式下教育的学生缺乏个性和创造性,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幼儿期孩子的个性已在初步形成,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能力上也有差异。幼儿性格上的差异就带来了需求上的差异,我们必须在幼儿期就培养起学生对活动的自信心,积极开展游戏和幼儿力所能及的劳动,为幼儿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搭建平台。健康的游戏和有兴趣的劳动,满足了幼儿渴望实践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能促进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学生就能坚持不懈的运用这些方法去寻求未知的知识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开展游戏活动,无论规模大小、时间长短,内容、形式都要按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来决定,要有层次性,不搞一刀切。活动中教师始终表扬鼓励每个幼儿,欣赏他们的每个动作,挖掘他们创造的每一点美。调动每个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了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解角色。
二、评价活动的个性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新《纲要》将教育评价与幼儿的教育、幼儿的发展,协调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过程,目的是把终结性的评价变为过程性的评价,将统一、定期、标准化的评价变为个人化、发展性的评价,从而促使教师将视角从关注结果转为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过程,真正地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潜力,促进其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发展。?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为七种不同的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后又加上了自然认识智能。这就要求教师教育评价也是多元性、开放性的,注重儿童的个性差异。
教师要把表扬鼓励作为评价的重要手段,促进幼儿个性发展。许多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往往不能有始有终,看到别人游戏就会转移注意力,而去进行别的活动。这时需要教师进行引导,鼓励幼儿把事情做完、做好、专心致志。其次,对失败不灰心的幼儿,教师及时给予鼓励,而后请他再重做一次,引导幼儿养成一种锲而不舍的良好习惯。再次,对自己缺乏自信心,比较胆小、懦弱的幼儿更要多给予鼓励。
在自主游戏中,教师要撒开手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选择游戏。教师做到“放”、“导”结合,努力促进幼儿的自主性,注意培养幼儿良好个性,使他们能主动探索知识,形成良好的习惯。让自我评价完全依从成人评价逐步发展到进行独立的自我评价。
三、家园携手, 共育幼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个性化教育绝不是个别的教育,而是面向全体的个性化教育,实施个性化教育正是为了更好地落实面向全体。要做到个性化教育有所成效,教师首先要与家长站在同一条战线,共同成长。
家长由于所处的环境、文化层次和职业不同,在教育观念和方法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知识水平较高、理解问题透彻、教育方法正确配合教育积极的家长,在做家长工作时,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互相交流经验和感受。对于教育意识有偏差的家长,要多与他们沟通,使他们了解到教育的误区树立正确的育儿目标。
家长不仅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更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发挥家长职业资源优势,实现其个性潜能,丰富扩展教育内容,为幼儿教育服务,使幼儿真正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