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分析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合唱教学,有效性,途径分析
  • 发布时间:2021-11-18 21:14

  【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普及和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通过音乐合唱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刻不容缓。另外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还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引言

  音乐对于一个人来说影响是深远的,尤其对人的道德情操、气质品质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是其他艺术无法比拟的。悠扬的旋律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愉悦学生的性情,对于小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提升学习兴趣培养音乐欣赏水平

  在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影响下,有相当多的小学生不重视音乐教学,这样的小学教育环境十分不利于学生音乐欣赏水平的培养。学生自身对于音乐缺乏足够的理解,不能完整认知音乐的价值与魅力,导致合唱教学质量达不到理想效果。对此应积极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抓住学生生理和心理上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阶段性特点,通过积极新颖的音乐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从而提升学生参与合唱教学的兴趣。以《我的家在日喀则》为例,抓住此曲的民族艺术特点,首先向学生展示西藏的风土人情,通过插画、摄影照片、影像资料等,快速地吸引学生对于西藏乡土和人文的兴趣。先为学生播放一些偏流行向的、与西藏题材紧密相关的歌曲,如《青藏高原》《天路》等,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使学生对于西藏民族音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之后为学生播放《我的家在日喀则》的音乐影视作品时,需要体现出藏族舞蹈,通过舞蹈继续紧抓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最后通过分段示范的方式,带领学生学唱这首歌曲。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重视音乐合唱教学

  为了保证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能够正常展开,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重视音乐合唱教学。首先,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音乐教师的个人素养,学校可以定期地对新教师进行培训,使得教师能够掌握相关的音乐合唱技巧。另外还可以提高教师招聘门槛,或者定期地进行考核,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其次,要使教师充分重视音乐合唱教学,学校可以安排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对音乐合唱教学的优势进行讲解,从而加大教师和学生对音乐合唱教学的重视力度。例如,在教学《捉泥鳅》这一课时,为了使教师能够轻松驾驭音乐课堂,可以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从而使学生在演唱时的声音更富有弹性和童趣,为了实现这些要求必须对教师进行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 丰富教学的方式。

  在练习中解决教学的难点,因为小学生生性活泼,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一般注意力集中时间在20 分钟左右。对于合唱教学来说,其教学的难点一般在第二声部,所以老师要结合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间来进行教学。在课堂开始前,先将教学中的难点部分作为发声练习曲,以此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为接下来的歌曲练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先教二声部,在传统的合唱教学中,老师一般会先教一声部,然后再教二声部,在完成了两个声部的教学之后,再合起来教学,但是这样教学会导致学生对于原有曲调有先入为主的认知。一声部的旋律一般为主旋律,旋律性比较强,易记也易唱,但是二声部的旋律相较于一声部来说,上口率不高,学生在演唱时也经常会出现跑调的状况。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转换教学顺序,先教二声部再教一声部,让学生先攻克学习难点,先难后易,降低学习的难度。

  4 掌握合唱音乐要领,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

  合唱和独唱相比较,学生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演唱技巧之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演唱效果。否则一个人的声调高低不一样,音乐时值长短不一样,唱出来的就是不和谐的音调,让人听起来非常不舒服。合唱作为一种集体的艺术形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合唱是有一定困难的。然而不能说有了困难就畏缩不前,有了困难就不去尝试,如果这样的话,任何艺术都学习不了,音乐合唱艺术更学习不了。那么如何才能够让他们学好合唱艺术?没有其他巧妙的办法,只有实实在在地进行训练,反反复复地进行训练,掌握合唱艺术的要领。学生合唱悦耳的前提是他们必须单独演唱非常的好,在单独演唱熟练的基础上才能合唱。学生在单独演唱的时候,对音调高低的把握必须准确,对音乐感情的表达要掌握,这样唱出来的歌声才动听悦耳。必要的时候,为了合唱艺术的最佳效果,教师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合唱,如何去唱,才能够达到集体和谐,这样通过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比如,在进行合唱教学的时候,对学生讲解如何发声、唱准音调的要领,必要的时候纠正学生唱歌的姿势。合唱是一种集体活动,必须有良好的站姿,对于吸气呼气的频率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学生调节不好自己的气息,就会影响合唱的效果。合唱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根据具体音乐的节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训练,因为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不强,如果不能把那种抑扬顿挫的效果唱出来,那么就不能够把音乐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

  结束语

  合唱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难点项目,也因此成为对学生音乐素养与集体意识提升最明显的教学内容。合唱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同时起到启迪心智的作用。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合唱教学时,必须充分考虑合唱的复杂性和学习难度,根据课堂情况合理安排教育手段,从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丁铭. 刍议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策略[J]. 中华少年,2020(01):106+108.

  [2]赵红霞.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04):230.

  [3]林秋子.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328.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