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图像是信息知识的重要载体,图像教学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图像处理和利用能力的主要途径,对推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图像处理知识较为抽象,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际,探讨科学的图像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图像技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推动信息素养的科学培养。
1 引言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知识技能已经成为人才的必备技能,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渠道,高效信息课程的构建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图像处理和利用能力是重要的信息技能,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提供有效的帮助。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要学生能够利用绘图软件对图像进行科学的处理,并能够自主绘制相应的图画,在锻炼信息技能的同时,推动学生思想情感的科学发展。教师要结合小学生信息能力发展需求,科学设计图像教学策略,推动图像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
2 教学内容设计:以基础为关键
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是保证图像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在实际的授课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优势,结合学生的信息知识水平,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特别是小学生受到其自身年龄性格特点的影响,信息知识积累较为薄弱,对图像知识缺乏有效的了解。[1]而随着网络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学生已经基本基本了一定的信息知识基础,对电脑、收集等设备能够进行相应的基础操作,而对相对复杂的图像知识和操作无法形成有效的掌握运用,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活动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以基础的图像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主,有效把握课程难度,有效满足小学生的信息能力发展需求。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实现对基础知识体系的梳理,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对基础图像知识技能形成准确的掌握,为后续信息课程开展提供有效的条件。在教学内容涉及中要强化内容的层次性,有效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把控内容难度,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宽教学内容的丰富度,实时关注社会热点,渗透技术发展趋势,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与其它学科的融合,将其它学科的知识内容作为图像教学的素材,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科学融合,提升教学内容的科学性。[2] 例如在《绘画作品的创作》一课中,教师可以讲图像教学与其它学科进行结合,利用其它课程资源,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绘画主体,有效提升教学内容的实效性。
3 教学方法选择:以学生为中心
信息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进行正确的操作。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位置,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积累水平较为薄弱,在授课过程中要保证较好的参与度,丰富教学活动形式,有效适应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需求。
要优化课堂导入,图像教育内容较为丰富,相关的操作技巧较多,需要学生对画图软件的基础操作形成准确的掌握和正确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教师要优化课堂导入环节,构建图像教学场景,将相关的知识和软件操作进行直观的展示,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形成高效的课堂导入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导入环节要发挥合理利用微课资源,引进或是制作微课,通过简短视频的形式,将知识内容进行全面展示,构建翻转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并在课堂活动中进行有效的锻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例如在《绘画中国风一认识 “画图”软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件的形式,将“画图”软件的基本功能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对基础功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并通过生动的演示过程,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要丰富课堂形式,在传统的授课活动中,主要是以知识技能的讲述和演示为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操作的练习,学生的自主意识得不到有效的激发。教师要结合图像教学特点,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设计,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利用丰富的活动形式,保证图像教学目标的科学实现。在课堂授课中要融入任务驱动思想,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设置探究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或是小组合作的方式,在任务完成中实现对知识的高效构建,推动学习效果的整体提升。例如在《假日多乐事一绘画作品的创作》的课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小组合作任务,引导学习小组自主选择绘画主题,通过小组成员间的讨论协作,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形成对图像知识的有效锻炼。
4 教学效果评价:以评价促实效
完善的课堂评价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形成及时的反馈,为后续教学工作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教师要转变现有的评价思路,深入到课程开展中,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形成准确的掌握,在关注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形成准确的掌握,对其思维意识形成科学的引导,推动学生思想情感的科学发展。教师要完善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指导,利用教学平台等途径,上传相关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习惯。
5 结语
图像教学是小学信息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课程开展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位置,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需求,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科学设置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完善课堂评价,提升课堂授课的实效性,推动信息课程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黄维.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提升教学效率的策略[J]. 内蒙古教育, 2020(9):101-102.
[2] 陈元焘.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创造性教学策略[J]. 启迪与智慧(中), 2020(8):226-227.
[3] 刘青.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 中小学电教:综合, 2020(1):32-33.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