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如何与个性差异化儿童互动
- 来源:学习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幼儿教师,个性差异化,儿童互动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11-27 11:04
摘要:师幼互动能力提升,需要先分析师幼冲突类型,提升教育专业知识,避免类似问题。如对行为型冲突、语言型冲突、回避型冲突深入剖析,明确幼儿教师与个性差异化儿童互动的障碍,掌握幼儿教师与个性差异化儿童的互动方法,充分尊重幼儿个性特点,注重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创新师幼互动方式。
1 引言
师幼互动是拉近师幼关系,探索科学教学方法的重要方式,互动中,通过探索和实施科学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差异,打造积极互动分析,能使得师生相处更加融洽,需要做好合理性调整,解决有关的幼儿互动问题。
2 师幼冲突的类型及表现
2.1 行为型冲突
师幼冲突发生时,教师和幼儿表现为肢体上的攻击、碰撞,像类似这种举动称之为行为型冲突。例如:游戏时,由于浩浩抢走了豆豆的玩具车,两个小朋友起了争执。老师见此,要求一方向另一方道歉,幼儿不肯,转身就想走,老师通过肢体接触,制止幼儿离开现场,导致幼儿情绪更加激烈,直接挣脱离开,这导致行为型的冲突。
2.2 语言型冲突
语言型冲突主要的表现是有关冲突问题停留在语言层面上,不存在肢体上的碰触,很多时候语言型冲突也会带来很多的负面隐患,尤其对于幼师来说,如不能正确对待语言型冲突,导致自身情绪难以调节,不利于身心健康,更不能与幼儿建立良好的相处关系。
2.3 回避型冲突
回避型冲突是师生在表面上没有建立其明显的、长时间的对峙冲突,但是相应的矛盾存在,很多的语言方法的攻击冲突和肢体冲突回避,但是在各自的思想心理上存在很多矛盾和怨念,导致师幼冲突被隐藏,但是对双方都存在一定的不良影响,如这种回避型冲突不能有效的处理,导致很多矛盾问题不断积累,可能最终导致矛盾集中爆发,引起更大的冲突灾难,在回避性冲突管理上,需要做好科学化管理,注重解决有关的服务隐患,做好科学化管理,解决有关的服务问题。
3 幼儿教师与个性差异化儿童互动的障碍
3.1 教师自我定位存在偏差
幼儿教师在发挥教师职能作用中,需要对自身的教育理念全面分析,以积极正确的姿态,与幼儿积极相处。幼儿教师存在很多的角色设定,而一旦自我定位不合理,导致与幼儿的冲突矛盾不断,很多工作难以科学开展,教师扮演着教学活动设计者、组织者的角色,但其所发挥的主要功能在于对幼儿思想或者行为的引导。如在实际的互动中发现,部分教师会忽视幼儿在互动中的主体性,对幼儿在互动方面的主观感受缺乏足够的认知和尊重,造成互动变成了教师的自导自演活动,幼儿通过互动学到的内容少之又少。
3.2 缺乏基本的互动氛围
幼儿教师需要对具有明显个性化差异的儿童相处,而做好互动交流,构建稳定可靠的师生关系,保障互动氛围提升,解决有关的互动问题,做到在教学层面上能发挥良好的互动氛围管控力。而不能通过长期的经营维护,构建良好的互动氛围机制,导致教师的个性化儿童互动模式难以构建,互动能力不能突出,幼儿不能在心理上对教师产生足够的信任感,缺乏互动的可靠场景,导致最终互动频率和深入度不足。
3.3 师幼互动方式单一
教师需要面对差异化的幼儿,如不注重构建多样化互动模式,导致很多互动隐患保留,如难以提升幼儿的活动效果,导致幼儿对于单一的互动方式失去兴趣,教师对幼儿的参与调动能力不足,很多的学生教育管理能力不足,可能导致幼儿在互动中,出现不参与、抵触性的问题,幼儿不能与教师建立良好的互动方式,更不能建立稳定、和谐的相处关系,导致幼儿与教师的冲突问题存在。
4 幼儿教师与个性差异化儿童的互动方法
4.1 充分尊重幼儿个性特点
教师与幼儿互动关系的构建和持续优化中,教师要能作为主动迎合和调整的一方,幼儿存在明显的特点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在构建稳定互动关系时,需要识别这一客观实施,有针对性的调整互动方法,以达到合理尊重幼儿的能力。教师科学引导机制的探索中,要能做好教学活动科学切入,做好教师的互动管理,突出教学互动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实现必要的互动策略分析,做到在个性化管理上,能发挥积极控制力。注重做好观察分析,提升幼儿互动水平,实现科学化管理,如对于外向型的幼儿,可以直接建立以语言交流、游戏互动的直接方式;对于内向型的幼儿可以通过以缓慢的信任关系建设为基础,做好幼儿的个性化管控,突出教育管理水平,做好必要的教育分析。
4.2 注重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
通过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能使得幼儿提升互动兴趣,一般要迎合幼儿的游戏天性,结合幼儿的兴趣,在游戏中,渗透互动机制,使得幼儿和教师彼此更加深入的了解,幼儿能对教师更加信任,一般来说幼儿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教师需要以更加主动的互动姿态,主动获取幼儿的信任,在幼儿的教育管理上,能发挥积极性的互动管控力,通过各种教师与幼儿的共同参与互动模式,做好教师的科学化管理,提升教师互动水平,在语言管理上,可以发挥积极控制效果,重视拉近幼儿与教师的心灵距离,做好教育互动管控,教师要能灵活的调整互动方法,消除幼儿的防备心理,使得积极的互动氛围长期存在,以引导幼儿主动的有幼师互动。
4.3 创新师幼互动方式
创新师幼互动方式,主要是能在教师和幼儿的相处上,探索建立多样化的相处方式,能使得幼儿对教师更加具有接触机会,同时教师也能在探索和实施不同互动方式中,对幼儿的具体特点、个性有深入的理解,能帮助其建立稳定的互动关系,突出师幼互动方式的实施科学性,做好必要的长期性管理,提升互动水平,在培养管理上,能发挥积极互动控制效果,实现教学方式的合理调整。如可以探索以问答形式进行的师幼互动机会,但对于内向的幼儿不能采取这样的方式,应注重在无形中渗透互动模式,如游戏中,对幼儿的需求询问,重视满足幼儿合理要求,建立幼儿对教师的好感。
5 结语
师幼互动需要重视分析幼儿的差异化特点,解决幼儿在互动中的参与问题,能不断探索,分析师幼冲突类型,重视引入科学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教学创新,建立师幼之间的可靠信任感,消除冲突危机。
参考文献:
[1] 陈友娟. 师幼冲突的社会学分析[J]. 教育导刊,2018,(1):33-36.
[2]李雨柳.师幼冲突的文化学分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9,29(8):118-120,124.
[3]原晋霞.幼儿园师幼冲突事件个案解析[J].教育导刊,2019,(9):38-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