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研究

  • 来源:科学与技术
  • 关键字: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研究
  • 发布时间:2022-01-01 16:27

  摘要:如今,生态文明已经成为社会在未来发展中的主要趋势,由于我国当前的城乡规划处于新的发展环境中,要想在此背景下,促进城市建设进程,需要在城乡规划转型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结合城乡规划的内容,完善转型方案,积极开展各项实践活动,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城乡规划的有效转型。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得到了有效发展,已经迈入了生态文明的新阶段。在此过程中,党和政府都提出了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的理念。要想在此背景下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促进城乡规划转型,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有效地融入到其中,积极开展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活动,制定合理的目标。基于此,本文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对城乡规划转型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一、生态城乡建设的背景

  在新时代背景下,虽然我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一些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并没有对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严重影响了城乡规划方案的有效性。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为了完善城乡建设的方案,明确提出了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强化保护自然环境的理念,将生态建设放到城乡规划转型中的主要位置,主要目的是全力建设美丽中国[1]。

  在城乡规划中,除了要认识对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还需要倡导绿色环保和低碳友好的理念,从全国生态城市建设要求出发,将绿色生态的理念与城乡规划转型方案有效结合,加强对资源的合理应用。在2009年,我国第一次提出了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内容,制定出了各种奖励政策,积极鼓励我国城市在建设中需要由粗放式向生态式进行转变,实现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实现对美丽中国的建设。

  二、生态文明下城乡规划转型中的问题

  (一)忽视了生态环境建设

  虽然我国大力倡导要在城乡规划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但是由于一些企业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应用,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再加上,最近几年来,私家车的数量不断增多,虽然它的发展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但是私家车的尾气排放,会对周围的环境带来污染。据统计,2016年我国出现的大气污染事件在千件以上,受到城市项目建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破坏率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在此背景下,为了保障城乡规划转型的合理性,需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周围环境进行保护,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

  (二)模仿现象严重,没有突出地方特色

  在进行城乡规划建设的过程中,盲目开发的现象是非常严重的,主要表现在对旧城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并没有结合不同城市的特点和地方特点对其进行创新。同时,在对新城进行开发中,还存在一些与城乡整体发展不协调等行为。如,在设计时,不重视以前的环境和文脉,对地块任意切割,还有的地方大规模肆意地拆除原有建筑,这会导致一些地区失去以前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或者是文化特点。严重影响了城乡规划的合理性[2]。

  三、生态文明下城乡规划转型的措施

  (一)转变规划理念,优化规划的内容

  由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没有一个完善的方案,再加上其起步晚,大部分体系还不够完善,这会影响城乡规划的质量。在生态文明下,促进城乡规划转型,不仅可以对其布局进行完善,还能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首先,需要创新城乡规划理念,对其中的内容进行优化,充分协同各个环节的利益,对各个项目进行高度整合,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实际的建设中。此外,还需要将传统片面发展理念进行转化,促进其向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转化。

  在其规划方面,还需要以生态承载力为基础,结合城市规划的具体要求和政策,促进规划建设的速度,需要结合城市内部的交通体系,或者是人口分布情况等多种内容,对城市中的各项功能进行定位,然后通过生态规划有效配合,对城乡内部的基础设施进行调整,用地布局进行统筹,无论城市是棋盘式格局,还是卫星城格局,都要集中布局行政金融商服公共中心,分散布局学校、医院、居住用地,简化交通往返路线,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污染,从而对其中的环境和内容进行优化,进一步促进城乡规划的有效转型。

  (二)突出城乡特色

  城乡规划中的关键内容要突出地域特点,将城乡中的文化特色融入到其中,将生态理论融入到其中。在目前生态规划中,其中的关键技术形式单一,主要包括循环水利用、清洁能源和合理土地利用等内容,这种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并不能突出其特色。然而,加强微循环系统和生态修复技术在此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可以帮助工程人员和设计人员利用卫星,搜集到更多有关城乡规划区域内的土地资源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逐一导入到ArcGIS软件中,通过对软件自带分析处理技术的有效应用,在液晶显示器中,更加清晰和准确地显示出,不同城市的地形和特点,保障土地位置和相关信息的准确性[3]。

  工作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避免盲目的开展城乡规划工作,加强对各种城市资源浪费的合理应用,从而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利的条件。此外,需要重点突出生态设计,结合城乡建设中具体内容,突出生态的特色风格。由城乡规划是其特色体现的重要载体,所以在城镇设计中,需要对特色景观进行合理设计,保障设计的有效性。

  (三)合理设计生态景观

  当前,在对城乡规划内容进行分析中,发现相关设计人员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对生态绿道园林景观进行合理规划。由于生态景观具有促进城市发展的作用,为了保证其设计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需要加强对生态绿道园林景观的合理规划和设计。从其特点出发,加大园林景观规划的力度,将城市发展融入到生态绿色环保方向上,满足社会对城乡规划转型的要求。此外,绿道园林景观不仅具有美化周围环境的作用,还有着非常广泛的生态效益,能够帮助相关的工作人员建设出更具有特色的园林环境[4]。

  结束语

  总之,在生态文明下,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要想在此基础上促进城乡规划的有效转型,需要转变规划理念,优化规划内容,在实际的建设中还需要突出不同城乡的特色,将文化韵味融入到其中,加强对生态景观的合理化设计,从而进一步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魏晓宇.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研究[J]. 中国房地产业,2018,(31):63-63.

  [2]夏艺勇.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J]. 城市地理,2018,(4):65-65.

  [3]李萍.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分析[J]. 城市地理,2018,(2):15-16.

  [4]王刚刚. 浅论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J]. 民营科技,2018,225(12):239-239.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