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危房改造质量管理措施
- 来源:科学与技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农村,危房改造,质量管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1-01 16:3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区域发展差距也越来越明显,影响着城乡一体化进程。“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国之大计的问题,为了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我国积极推进农村危房的改造工程,并且成效显著,文章将探讨农村危房改造的质量管理措施,为更多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顺利高效实施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通过精准扶贫,致力于缩小东西部、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让广大农民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惠民措施,其中,农村危房改造就是一大典型。
一、农村危房及危房改造的内容
农村危房改造,是提高农民居住条件,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是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我国十分重视农村危房的改造。农村危房,就是农村的危险房屋,是指功能上严重破损、房屋的承重件全部或部分失去承重能力,已经影响了房屋的稳定性,带来居住安全隐患的房屋。农村危房根据《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等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定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A级危险程度最低,越往后危险程度越高,A级危房结构能满足正常使用,无危险点,居住基本安全;B级危房结构能满足正产使用,但部分结构存在隐患,隐患部分整体来看不影响房屋的使用安全;C级危房部分构件已处于危险状态,局部危险,房屋基本上能满足正常居住;D级危房房屋的承重结构已被破坏,存在安全隐患的部分已经影响房屋的安全性,不能满足居住要求。农村危房改造,就是对评级为C级和D级的房屋进行改造,改造的主要对象为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家庭、建档立卡户和其他贫困户等。目前,农村危房改造由政府主导,主要改造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的危房,改造方式主要为修缮和重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部分,所以,与城市危房相比,农村危房的数量相当庞大,并且分布分散,改造任务十分繁重。
二、农村危房改造的特点
不同地区,农村危房改造的情况不一样,南北差异也比较明显,就以云南省楚雄州来说,农村危房改造有一些共性:①数量多,改造任务重。云南省西部地区贫困人口较多,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大省,人口基数也较大,相应的,农村危房的数量也多,另外,由于地形、气候、经济贫困等多种原因,农村的很多自建房,在抗震能力等方面不足,所以,除了危房,一些非危房也存在危险,而且比例较大,即便结构上不属于危房,但实际上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所以也在改造的范围内,这就导致楚雄州危房改造的任务十分艰巨;②危房的数量和分布不断变化。楚雄州地处滇中腹地,属云贵高原西部,山山高谷深,“九分山水一分坝”,海拔高差大,水系众多,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属亚热带低维高原季风气候,下辖1市9县103个乡镇1100个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地域广阔,山区人口占巨大多数,县与县,乡与乡之间的地理气候条件有不小差异,又受垂直气候影响,夏季多雨,冬季多大风,加上板块运动影响,楚雄州的危房数量一次统计完成后,可能还在增加,尤其是受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灾害的时候,危房增加的数量难以估计,这也给楚雄州的农村危房改造带来了很多难题。
三、农村危房改造质量管理措施
农村危房改造,对保障房屋质量、安全, 让农民住的放心十分重要。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村危房改造的质量管理。
1、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农村危房的改造,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危房管改造项目进行有效的指导、质量监管,保障改造项目有序高效进行。农村的危房改造,基本由住建部作为项目建设主体,农户危房相关信息从《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提取,然后建立“省统筹、州(市)负总体责任、县(市、区)负主要责任、乡镇负直接责任、村级负具体责任”的项目管理体系,实施危房的改造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一般建立农村危房改造各级领导小组,省级负责全省的统筹规划协调、组织安排、监督、检查,市(州)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安排本市(州)的整体危房改造工作,县(区)负责确定改造对象、区域、改造计划、进度,进行项目管理,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和验收;乡镇分片区,实行责任制负责改片区的项目实施,村、村民小组具体的进行村庄规划、特色民居管控、建材采购、工程工程质量监督和验收等,这层层递进、责权明确,上下信息传递流畅的管理体系,一定能为农村危房改造提供强有力的质量监管保障,提高农村危房改造质量。
2、加强农村危房改造的材料管控
农村危房改造,大多为修缮或重建,不管哪一种,材料和技术都是保障质量的两个基本要素,必须严格管控质量,材料对改造房质量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是任务其他因素不能代替的,材料造成的质量问题,几乎上无法通过其他手段进行弥补。农村危房改造的,材料的购买点一般很少,为了节约运输成本,多为就近购买,所以,乡镇的市场监督局、相关执法机构应定期不定期的对建筑材料的销售商进行资质核查,鼓励自购材料的村民选择口碑好、服务优良、资质优良的供销商,市监局应建立专门的农村建材投诉举报路线,为农民提供完善的维权渠道。如果建筑工程是承包,承包方应选择有一定法律知识、丰富市场经验、高度责任感的采购人员进行材料的采购,保障材料的最优性价比,选择优质的水泥、钢筋、石料等,所有的材料应进行性能测试抽查,质量合格后才进场,进场后,应保管好,控制好仓库的温度、湿度,防火防盗防潮防晒防高压等等,防止材料变质或损坏。应建立完善的材料取用制度,加强取用监管,使用材料信息数据库,对所有出场的材料进行档案登记、追踪,保障所有的材料确实用于房屋建设。
3、保障农村危房的改造技术
农村危房改造中,技术是除材料外影响房屋的最重要因素。首先,技术的直接承担者是施工团队,必须选用有较高资质的、经验丰富的施工团队,保障施工团队掌握的技术能满足房屋改造或重建的技术需求,尽量减少那种农村拉几个人就组建施工团队的自建房,以免房屋的抗争烈度不足导致房屋不合格。然后,农村危房改造中,难免用到一些先进的技术设备,应保障推土机、运输机、振捣器、搅拌机、喷涂设备等的性能状态,确保相关工序顺利高效完成。最后,应做好施工环境管理,保障施工安全,比如做好施工人员培训,加强现场的用电用火用水管理,配备足够的安全设备,最好施工安全警备牌、安全标语、施工监控安全预警系统等等,保障农村危房改造保质保量按时圆满完成。
结语:农村危房改造,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造福农民十分重要。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危房改造的任务较为艰巨,且地域广阔,不同的地区面临不同的改造情况,文章以楚雄州为例分析了云南危房改造的一些共同特点,并从质量监管体系建设、材料管理、技术管理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质量管理意见,文章的研究值得行业工作者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曹东勃.农村危房改造冲刺期要处理好三重关系[N].中国青年报,2018(02).
[2]云季平.把农村危房改造做成真正的惠民工程[N].云南日报,2018(03).
[3]杨希强.装配式建筑在农村危房改造中的优劣势分析及发展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88+130.
[4]邱波,陈丽霞.农村危房改造中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保护的经验与成就———以江西省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10):57-58.
[5]李永梅,侯任强.危房“清零”行动进行时———河南省长垣县全力推进脱贫攻坚[J].城乡建设,2018(20):72-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