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改写了世界疫苗产 业的格局:一个最显著的变化,是全球疫苗版图上中 国的崛起;另一个明显的缺失,则是医药产业大国日 本至今没有开发出自己的新冠疫苗。
从疫情暴发至今,日本在疫苗上一直处于被动地 位,主要靠国外引进。
日本首先引进是英国的阿斯利康疫苗,后来因为 频发血栓问题,民众难以接受,已经到货的疫苗只好 免费送给中国台湾地区。此后,日本又引进了美国辉 瑞疫苗,但日本民众对国外疫苗不信任、不放心的心 态已很难改变。
截至2021 年12 月中旬,已有1.2 亿日本人接种了1.8 亿剂疫苗。也就是说,还有相当比率的人未接种或 只接种了一剂次,加强针则基本还未铺开。这应该也 是日本疫情不时多点散发、难以控制的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日本为进口疫苗也付出了巨大的经济 代价。
2021 年,日本进口新冠疫苗的总费用为16685 亿日元(约合940 亿人民币),相当于日本国防预算 53000 亿日元(约合2986 亿人民币)的1/3。近1.7 万亿日元的巨额疫苗进口费用,这还是2020 年和英 美厂商谈好的价格。随着疫情在全世界的进一步扩散, 特别是奥密克戎新毒株的肆虐,2022 年日本想用这个 预算购买疫苗,困难可能更大。
不光是疫苗,日本甚至至今没有研发出便宜好用的 核酸检测设备。目前在日本,做一次核酸检测仍然要上 千元人民币,与中国只要几十元一次形成鲜明对比。 在医药行业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日本,为什 么至今研发不出自己的疫苗和核酸检测设备?
“新冠病毒会突然消失”
其实,在流感疫苗的研发和普及方面,日本一直 做得非常出色。
每年秋冬之交和冬春之交是日本的流感高发季 节,媒体此时会呼吁国民尤其是老年人及时接种流感 疫苗。在日本,使用医保的话,接种流感疫苗免费。
在这背后,是数十年来日本积累起的强大流感疫 苗研发和生产能力,主要医药公司均能做到研发迅速、 生产及时、配送顺畅。
但2020 年新冠疫情发生后,日本主要医药公司 却驻足犹豫了。
一家疫苗企业的研发人员告诉笔者,他们当时的 考虑是,2003 年与新冠病毒症状类似的非典病毒,几 个月后就突然消失了,所有相关的研究和投入都没有 派上用场,无果而终。
为免重蹈覆辙,他们决定先观望一下。全球疫情 初期,日本国内出现了少量的感染病例,但范围不大。 后来有过两次疫情高峰,但政府并没有实行严格的“封 城”和人际隔离管理,疫情也一直处于可控状态。 政 府此后不断地鼓励民众外出吃饭和旅行以刺激消费, 事态似乎也并没有失控。
2021 年7 月东京奥运会期间,日本每天有上万 人确诊,但熬到10 月,生活几乎又回到了正常状态。 至今依旧没有实行严格隔离政策的日本,虽然从未清 零,但人们还可以外出购物和旅行,这让日本人产生 了一种得过且过的“小确幸”心态。
不少日本人认为,就像非典病毒突然消失一样,新 冠病毒也会在某个时刻突然消失。即使没有很快消失, 日本也总比欧美情况要好,最后能以某种方式扛过去。 大概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心理,日本医药企业迟迟 下不了决心大笔投资开发新冠病毒疫苗。
风险与收益不相称
日本医药企业之所以驻足不前,另一个更关键的 考量是,开发新冠疫苗可能是一场风险与收益不相称 的冒险。
笔者曾问过一些疫苗企业的研发人员,即使开始有所犹豫,但新冠病毒已肆虐于全世界,抗疫明显不 是短时间可以结束的战斗,研发疫苗往大说是为世界 作贡献,往小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为什么还 不尽快动手呢?
但日本企业表示,其确实有自己的难处——日本 法律规定,日本企业研发的疫苗一旦出了医疗事故, 多数由企业来承担相关责任。不用多说,只要出现数 例死亡或终身残疾事故,疫苗企业要承担的赔偿费用 就是天价,不但前期所有研发相当于都是白做,企业 搞不好还要赔到破产。
新冠疫苗是一种必须在短期内开发出来、来不及 做常规三期试验的紧急疫苗,后续出现问题的概率很 高。想到这一点,日本医药企业就更没有动力去做研 发了。
而日本进口疫苗时,英美疫苗企业的条件之一, 就是与日本政府签订免责协议——接种疫苗所发生的 医疗事故,一切由日本政府负责处理,企业不需要承 担责任。
也就是说,为了尽快获得疫苗,日本政府给予了 西方疫苗企业“超国民待遇”。对于日本的疫苗产业 来说,这更是浇在头上的一盆冷水,疫苗开发陷入了 一种恶性循环。
创新不友好环境
数家疫苗企业的研发人员告诉笔者,日本法律和 舆论环境对于创新的不友好,像是横亘在企业面前、 阻碍新疫苗研发的一座大山,这也是企业不愿意冒险 的关键原因。
比如,目前全球都在广泛接种的宫颈癌疫苗,日 本早在10 多年前就有企业开发过,专供14 岁-17 岁 的未成年女孩接种。但十余年来,日本很多媒体都在 质疑这种疫苗的有效性,并反复报道接种后可能发生 的反应。舆论压力之下,日本政府最终取消了对这款 疫苗的接种推荐。
2021 年10 月,日本政府又开始积极审议这款疫苗。 但疫苗开发道路上的不确定性,已经让企业没有了研 发的热情和动力。
日本企业也曾研发出脑膜炎疫苗,但普及起来也 是非常困难。法律规定的事故追责,使很多好不容易 研发出来的疫苗陷入难以收回成本的尬尴境地。
对于日本的医药产业来说,在新冠疫苗大战中缺 位,今后若想有所作为恐怕将更加举步维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