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精神与书法教育的共通育人价值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体育精神,书法,教育
  • 发布时间:2022-01-23 14:15

  引言:在新时代的当下,体育和书法都是我国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着力发展的要素。这两者在表现形式上,一个是以动为主的空间变化,一个是以静为主的平面艺术,在动静结合中,有着共通的价值体现。本文通过剖析体育与书法正在各自核心素养上所折射出的共通育人价值,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体育从字面意思上拆解来看,“体”是指人体,即人之根本;“育”是指培育。人的身体素质好坏是人的先天遗传和后天养成的综合结果。体育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强身健体,更多的是上升到精神层面,是体育运动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的提炼。通过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体育折射出体育的宝贵品质即坚持不懈、拼搏进取、规则意识、团队协作等理念。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其具有很高的育人价值。书法不仅是要写出漂亮字、养成良好书写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将实用与美育相结合,弘扬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在书法练习的过程中,揭示出其独特的育人价值:持之以恒、静心养性、堂堂正正做人、规规范范做事等。 两者看似一动一静,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天壤之别,实则,他们都有着共通的育人价值。

  1共通的塑造锲而不舍育人价值

  1.1体育磨砺坚持不懈的精神

  体育活动能够培养人坚持不懈的精神。一般而言,体育运动能够提高人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当参与体育竞技活动的时候,人们能够通过团结协作与互相帮助来提高自己所在组别的获胜率,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将体育竞技上升到精神层次,进而发挥提高忍耐力和美德的重要作用。

  在体育运动中,通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为达到自己目标的情况太过常见,几乎每一项体育运动,不通过长久努力的训练,是很难达到很高的水准。比如美国击剑运动员马瑞尔·扎古尼斯,她在奥运会开始前5个月,马瑞尔在奥运选拔中落选了。可是她没有放弃,继续刻苦训练。在比赛前几天,由于一名运动员因伤退出,马瑞尔才拿到雅典奥运会的入场券,她最后过关斩将,为美国队赢得了第一个女子击剑冠军。她在明知机会很渺茫的情况下,仍然不放弃努力,最后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奥运冠军。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发令枪响了,阿赫瓦里迈着沉稳的步子出发了。但是在距离起点19公里处,阿赫瓦里却因为晕眩摔伤了右腿。简单包扎后,他拖着受伤的右腿费力地迈开了脚步,鲜血渗出来,染红了绷带。晚上19时,阿赫瓦里跌跌撞撞地跑进了主会场。此时,比赛已经结束了一个小时,偌大的体育场里,只剩下场地工作人员和最后一批即将散去的观众。短暂的沉默后,在场所有的观众和工作人员面向阿赫瓦里举起了双手,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这些例子都是体现了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坚持不懈精神,而在另一方面,几乎每一项体育运动都需要刻苦的练习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练习过程的本身就是在磨炼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正是体育的魅力所在。因此,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人们都应当充分发挥体育魔力精神和提高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要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1.2 书法蕴含持之以恒的坚韧品质

  我国书圣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笔山”。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小水池叫做“墨池”,这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所见到的传说中的墨池。隋唐时代的著名书法家智永和尚,在永欣寺楼上刻苦学书三十年。他身边备有一个大竹篓,将写秃的笔扔进竹篓里,整整装满了五篓,后来将秃笔取来埋在一起,称为“退笔冢”。经他亲手临写的《千字文》有八百多本,分别散在江南各寺庙里,智永终于称为当时的书法家,“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不正是他们刻苦钻研和练习终成大家的真实写照吗。

  在快节奏的当下社会,心灵安定的状态已经成为人们在生活中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为此,人们在生活中应当避免形式至上风气的影响要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其自身持之以恒的坚韧品质。中国传统书法自汉代以来,就进入了审美的新阶段,而在此过程中,对书法的学习也与其他艺术门类划归到一个同等重要的位置之上,书法本身包含着对万事万物的看法,无论是图画还是成熟的文字中,都蕴含着独特的审美意蕴,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人们需要专心致志,在欣赏书法的过程中,人们需要调动自身的多种感官,为此,通过线条圆润神清骨秀的书法作品,人们能够体会到书法的美感,同时培养起自身持之以恒的良好品质,在笔画结构以及整体章法的安排方面,能够更加突出审美要素。

  书法是磨炼意志的最好选择之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几乎所有书法家都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坚持临帖、写字。洗砚墨池,退笔成冢,方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能坚持天天临帖之人,必定有着顽强坚韧的意志力!练字要临帖,要一笔一画练起,要做到横平竖直,每次练习不能半途而废,而且练字是一个很枯燥的长期过程,要持之以恒,方能写出漂亮的字来。所以练字是考验学生的毅力,不怕吃苦,做到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断地坚持练下去,方能有所为。

  由此可见,体育和书法都明显的揭示着唯有持之以恒,方能硕果累累的育人价值。

  2共通的追求卓越、挑战自我的育人价值

  2.1体育塑造超越自我的精神

  在伦敦奥运会400米预赛项目中,有一位选手格外引人注意。他没有双脚,有的却是一对双脚假肢,他就是被誉为“刀锋战士”的南非运动员皮斯托瑞斯,他由于双腿先天缺乏腓骨,在11个月大的时候就接受了截肢手术,但这并没有妨碍他日后对体育的热爱,他练过橄榄球、水球和网球甚至还参加过摔跤比赛,通过很多项目的尝试,他开始专攻短跑,他没有因为自己双腿截肢而放弃自己,而是选择挑战自我,与健全人一起参加奥运会,获得自己人生的成就。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不为自己的弱点所屈服,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乓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2.2书法孕育超越自我的境界

  书法在创作形式中,不拘泥于前人的写法,将自己对书法的理解贯彻其创作过程,通过不断升华自己的创作造诣,不断挑战自己的书写技艺,呈现出更纯熟的书法美学。金伯兴是湖北书法界的老资格,1987年时他就曾入展第三届国展,此后更是在国展中连续多次入展。但他敢于“折腾“,敢于挑战。在2017年77岁高领的他再获兰亭奖。2019年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上,79岁的金伯兴先生再次入展,这正是体现了一种挑战自我的精神品质。 人常说“字乃人之衣冠”,“品德不高,落墨无法”。写书法就是写自己,思想、品味、情操。境界提高了,才有可能提高书法水平。书法是技术与个人品格的体现。想写的一手好书法,必先提高个人对人生处世的觉悟。

  可见,书法和体育都有着激励人、磨砺人、鼓舞人的育人价值。

  3共通的修身养性自我升华的育人价值

  3.1体育能陶冶情操

  很多体育运动在动作时有刚有柔,虚虚实实,能使性情急躁的人或者性情慢的人在无形中受到影响。运动不仅可以使人抑制急躁,还可以帮助提高反应能力,比如武术。还有一些体育运动具有娱乐观赏的作用,松紧适度,可使人获得身心情感上的满足,达到娱乐身心、陶冶情操的目的,比如艺术体操。从中医角度体育运动可以使人体阴阳趋于平衡,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心胸豁达开朗,并可使经脉畅通血液循环加快。使人体处于心灵与体质上双重飞跃,因心灵体质上的改变自身素质也提高了,增加对生活的憧憬和美好追求。

  竞技体育能够培养当代国人奋勇拼搏,挑战极限的良好品质,刻苦拼搏精神作为当代中国社会最需要的一种精神状态,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体育竞技精神又在培养当代国人奋勇前进的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乒乓球队员数十年如一日的刻苦训练,是由于为国争光的信念,长跑队员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是由于他们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不论是出于个人身体素质的提升,还出于为国家和民族争光的理想信念,这种坚持和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以及直面人生路上苦难与挫折的精神都值得当代国人学习,因此,体育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让人们面对人生中的挑战,能够坚持到底,努力实现梦想。

  3.2书法能修身养性

  书法是人心灵外化的一种形式,是一种通过实践而物化了的心理活动。写书法的时候需要静心,只有心静下来,才能创作出符合中国人审美的书法作品。书法能使人变“静”,培养人的专心、细心、耐心和毅力等优秀品质,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这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常言道:宁静致远,静能生智。当一个人的心灵处于宁静状态时,其思维质量和办事效率是最高的;反之则心浮气躁、思绪混乱或语无伦次。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变快,但人心普遍浮躁、做事马虎、缺少耐心和毅力等。通过书法,可以弥补。书法练习过程中,笔迹的动势、笔画的力度,各种结构 形态和章法特点的综合关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性格。练书法如练功,必须做到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在书写之前要活其筋骨,气脉畅通,全身之力通过腰、臂、腕再运送到手指,然后注入笔端,万毫齐发,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练书法全靠内功使劲,全身修练,使之血脉畅通,心旷神怡。释放的是一种美好的心情,是最好的治病良方。书法的魅力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心灵上的愉悦。在书法创作之中,要做到形神兼备,使线条活泼具有生命力。用笔灵巧,轻重得宜,虚实相生,刚柔并济,字里行间洋溢着阴柔之美而又不缺阳刚之气,能激发初学者练习书法的激情和追求艺术的梦想达到更高的目标。书法的练习能让人知道有起、有行、有收,折射到任何事,知道要有起步计划、行动方案,知道该收手时及时收手,书法之美,在于专注的力量,当你专注于线条的行云流水,就能平定内心的波澜。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讲究心境与笔墨的结合,练习书法时要高度专注、凝神聚气,当拿起毛笔挥毫泼墨时已进入另一个新的世界。书法环境的衬托、篇幅、字形的布局思考、运腕自如的书写,是一种精神的抒怀的享受,能心旷神怡,圣洁心灵,让心静下,是很美妙的一种精神享受。

  可见,书法和体育均有着平心静气,修养身心的育人价值。

  4共通的遵守规则、规范行事的育人价值

  4.1体育运动是最直接的规则教育

  在体育活动中,会有很多规则,不同的项目,规则不一样。在体育活动中来锻炼规则意识,使其能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遵守规则的正确性,进而愿意按照这些规则要求进行自我行为约束。体育的规则包括运动前的规则和运动中的规则,运动前规则是为了更好的体现公平公正,运动中的规则更是通过规则来保护双方运动员的权益,降低受伤的风险。体育运动的规则多种多样,同一个项目不同的身份有着不同的规则,比如足球比赛守门员和其他队员,规则就不一样。有些项目在不同的时间点有着不同的规则等等,长期开展体育锻炼,并遵守体育规则,从中逐渐养成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每一项违反规则,都会有响应的“自然惩罚法”。不遵守规则是要受到处罚的,在育人中很有意义。体育比赛的规则惩罚是直接的,这样就能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

  4.2立字习规,书法树立规则意识

  在书法练习的初级阶段,“写好规范字,做好中国人”,是书法启蒙教育的根本。我国汉子博大精深,一笔一划彰显着做人的道理,书法练习也需遵循特有的规则,笔法、字法、章法无不体现着一种规则。在初学写字时,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使用规范的笔法,按规则的笔顺书写,同时注意字体结构,这正是一种规则的孕育。而进入到书法提升阶段更是一种规则的教育,比如书法的笔法上是不能简体繁体混合,每一个字的写法都得有出处等,在书法创作中的章法设计、笔法挥洒,不仅需要自我创新,而更需要在规范的书法创作框架中去创新,反之则难成大器。书法的每一笔每一划都体现着堂堂正正做人的道理,是规则意识的现实体现。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书法和体育都分别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书法和体育都具有特殊的育人价值,两者共通的坚持不懈、挑战自我、修身养性、遵守规则等育人价值,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所需。体育运动和书法教育是育人过程中容易开展的有效载体,通过体育和书法的开展过程,逐渐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价值观,从而全面完善素质教育,助推国家精神文明建设。

  (作者单位: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