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策略研究
- 来源:素质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幼儿教育,个性发展,策略研究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1-24 11:03
【摘要】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幼儿个人良好品质的养成。对于幼儿而言,他们由于年纪的原因,认知能力不足,学习和发展主要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因此,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幼儿的学习行为,关注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游戏是幼儿教学的重要形式,而生活则是幼儿熟悉的日常生活,利用游戏和生活,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好的引导,逐步帮助幼儿进行感受、学习和发展。
现代倡导的个性化发展与素质教育精神是相辅相成的。个性化的教育基于孩子的个性特点,为孩子设置科学合理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适当的发展。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当下的幼儿园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儿童的人格,尊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科学规律,将游戏作为一项基本活动,注重儿童个体的差异,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与培养。本文主要探讨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一些重要因素,指出现阶段幼儿个性发展和培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创建良好的环境,了解幼儿性格表现
优良的环境一方面能够激发起孩子们对集体生活的向往与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起我们孩子的情感认可。比如,把玩具和娃娃放在教室的各个角落,让孩子们在熟悉的环境中游戏,之后再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自己动手整理玩具,这样可以有利于孩子们形成整理物品的良好品质。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这使得孩子们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不同的教育需求。因此,从多方面理解幼儿个性,是培养幼儿个性的重要前提。我们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或者日常观察等多种方式,全面收集幼儿个性发展方面的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对幼儿个性形成比较客观的认识,为以后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措施提供相应依据。
二、营造轻松的游戏环境,培养幼儿个性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孩子的各种能力是通过游戏获得的。幼儿的游戏环境不应过于严格,否则会适得其反,影响幼儿的自由发展。所以在游戏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给孩子们更多的选择权。例如,在不伤害他人或损害公共财产的前提下,引导孩子们自由活动,给予他们自由交谈的机会,给予他们自由选择玩伴、选择玩具的权利。同时,教师还需要适当地参与游戏,以形成互动关系,这有利于幼儿形成共享性格的意愿。然而,在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游戏化课程氛围中,许多教师会走入误区,遭受“游戏万能理论”的折磨。游戏时老师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寻找教育的机会,努力使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学到东西,渴望控制孩子们的游戏过程,努力促进孩子们的发展,这反过来又让孩子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孩子个性发展的良机。
三、创建多元的游戏环境,培养幼儿的空间智能
大部分幼儿希望通过建构游戏展现自己,这便需要教师能够为其提供一个适宜于其展现自我的良好环境。因此,本文建议教师采用如下方式以丰富幼儿建构游戏的环境:
1.建设开放性的活动区域。部分教师为了保护幼儿,而限制幼儿的活动区域,在一定程度也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以及空间智能的培养。教师应为幼儿建立可以自由选择以及展现自我的游戏环境。本人认为,游戏环境可划分为信息区和结构区两个部分。所谓信息区,就是幼儿和教师一同构建的资料库,教师结合建构游戏的主题,为幼儿提供及时且可以参考的信息数据。信息区的存在为幼儿供应了大量其已经掌握或是未能掌握的信息数据,实现对幼儿知识量的扩充,令幼儿能够更为方便地运用具象性符号,即建构结果予以表现。活动区可划分为模拟区以及自由区。模拟区中,应当摆放多种建构作品,并为幼儿详细描述建构作品的建构与分解过程,使得幼儿对整体作品呈现有深入的了解。而在自由区方面,教师可以允许幼儿对现有材料自由组合与摆放,仅给予一定的引导,使幼儿参与至建构游戏之中,以培养幼儿的空间智能。
2.提供丰富的材料,供幼儿自由选用与建构,产生空间体验。不同的建构材料,可能引发幼儿不同的建构思维与创造思维,材料的种类越丰富,幼儿便可尝试更多的组合方式,对培养幼儿空间智能而言具有积极意义。如,教师为幼儿供应雪花片,幼儿通过多种多样的拼接与镶嵌,可以构建不同的图形,面积也不断扩大。又如,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积木,幼儿可以通过积木的拼接、搭设产生不同的造型。多样的材料隐含着多种可变性,而不同的组合方式也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热情,对提高幼儿空间智能而言具有积极意义。
四、尊重个体,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更好发展
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和渐进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特征,教师需要做到尊重幼儿的阶段特征和个体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发展指导,引导幼儿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这样一来,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更好发展。
例如:对于“自然界的声音”的游戏,这个游戏的重点是让幼儿通过听声音来辨别是哪种动物。游戏规则是幼儿分组参加游戏抢答,在教师播放出声音时幼儿抢答,答对积一分,答错不扣分,最后看看哪个小组的积分最高。幼儿对这种带有竞争性质的游戏非常感兴趣,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给幼儿播放一个关于动物声音的科普短片,有些幼儿对动物的声音不敏感,如果不播放科普短片,可能有很多幼儿在参与游戏时会感到陌生和挫败,这对幼儿的综合发展非常不利。所以,教师应当在尊重幼儿差异的基础上,提升幼儿的能力和素养。幼儿在看短片时表现得非常认真,很多幼儿在看到声音对应的动物时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表情。通过之后的竞猜游戏,幼儿对动物的声音了解得更加透彻了,每位幼儿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五、开展民间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团结协助的精神
同龄孩子集体的相互影响,在孩子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民间游戏中,对幼儿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内容是很生动、广泛的。在游戏中,幼儿经常需要扮演角色,角色中的思想、行为、情感、态度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幼儿的思想、行为习惯,从中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一些好的品质,如团结友爱、协调合作、克服困难、集体主义精神等。如我们经常和孩子开展的游戏“抬轿子”竞赛活动,需要两个人用手搭一座轿子,另一个人就坐在轿子上,然后走到终点,孩子们知道要在游戏中取得胜利,就必须与同伴友好合作、互相帮助,克服困难。在这过程中幼儿逐步增强了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也有所发展,体验到了合作的重要和快乐,孩子们更加活泼开朗了。由此可见,民间游戏活动为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机会。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在运动比赛中,我们可以学习许多做人做事的美德、合作、牺牲、互助都是可以在团体中养成。”
综上所述,幼儿时期是幼儿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个体的发展与其所处教育密切相关,幼儿园同幼儿家庭一道承担着培养孩子个性的任务。本文主要探讨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因素,指出现阶段幼儿个性培养中存在的误区,探究原因,并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的策略,以期为幼儿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盛洁.幼儿个性品质发展与培养的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9):109.
[2]姜兰芳,许丽萍.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内涵、途径与模式[J].学前教育研究,2010(05):69-72.[3]范妍.浅析幼儿个性发展的教育现状及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35):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