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的生成
- 来源:知识文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英语,课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9-06 14:02
英语课堂教学是学校英语教学工作的重要组织形式。“高效”的英语课堂,是实现优质英语教育的基本保证。近年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在不断提高。但是,小学现阶段也仍然存在着“低效”英语课堂的现象。因此,关注“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的生成,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仍然有着必然而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小学英语课堂效率的重要性,针对存在的常见课堂教学问题,分析了影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探讨了从教师能力、学生特点、课堂教学环境这三方面来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学校英语教学工作的“主阵地”。“高效”的英语课堂,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是实现有效学习和优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因此,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让“高效”英语课堂真正生成,具有重要意义。
1 阐述“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生成的重要性
在“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能够基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并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有效学习,培养思维品质,教师也能在活动中给予学生有效的学习指导与支持,促使教学目标的落实。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不仅是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反映,也是评价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越高,教学效果越好,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也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后学业负担。
(1)“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是抓好教学质量,创建优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高效”英语课堂,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教学时间,发挥课堂教学优势,充分实现教学目标,达到理想教学效果。抓好每一节课,落实好每一教学目标,才能进而保证优质教学质量。
(2)“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支持。
“高效”英语课堂,能使学生更好、更全面地掌握所授的知识和技能,减轻课业负担,避免“课内损失课外补”的现象,在扎实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将更多的课外时间用于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3)“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提升英语教师业务能力的不竭动力。
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作为衡量自身教学工作开展情况的重要指标,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进一步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身教学素养,既能有助于保持饱满的教学热情,又有利于“高效”英语课堂的实现。
2 影响“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生成的问题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对于整个教学过程的运作好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的实际教学工作开展中,仍然存在着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直接影响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而目前影响“高效”的英语课堂生成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课堂中学生思考、语言表达的机会不多,学生有效的学习时间偏少,教学目标不能得到充分的落实,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会使学生逐渐减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持续降低其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也会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后,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弥补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留下的各种问题,从而大大加重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业务成长,从而难以保证优质教学质量的实现。
3 实现“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生成的有效方法
为了保证优质的英语教学质量,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必须有效解决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切实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积极创设“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要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了解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做到“对症下药”。
3.1 “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生成的影响因素
实现“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的生成,需要分析影响生成的重要因素。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1)教师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小学英语课堂是创作的舞台,而英语教师就是创造的艺术家。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呈现精彩的创作,始终吸引小学生的眼球,为学生们留下形象生动而印象深刻的创作,与小学英语教师的能力本身有着密切的联系。英语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高超的业务能力、灵活的授课方式、对学生心理的把握和情绪的带动,都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学生特点
在英语课堂中,学生是主体。学生不仅仅是观众,更是课堂互动的主要参与者。“高效”的英语课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中,真正做到“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发展”。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其自身思维发展、兴趣爱好、情感态度和目标动机等,也影响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3)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的教学环境,包括课堂的物理环境和课堂的社会环境。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营造“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有利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其中教室的布置、班级课堂常规、师生关系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3.2 “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生成的有效方法
根据影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本文试从教师能力、学生特点、课堂教学环境这三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3.2.1 提高教师能力
教师教学水平的好坏,独特的人格魅力,对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实现“高效”英语课堂,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要提高英语教师的业务能力,增加英语教师的人格魅力。
(1)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是英语教学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这要求教师自身首先要有精湛的英语专业技能。小学英语教师,虽然涉及到的英语知识和技能相对基础,但是仍然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英语能力,提高英语专业技能水平。社会发展的变化,对学生英语的发展要求也随之不断变化。英语教师应该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把握最新的英语发展动脉,更新自己的英语知识体系,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更好地运用自己的所学和所悟引导学生认识英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
(2)培养过硬的教学本领
在掌握精湛的英语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首先,教师要掌握最新、正确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师应该要经常阅读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报刊、文章等,多参与各类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如讲座、研讨会等,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把握教育教学规律,以正确的教育教学理论、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武装自己,更精准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其次,教师要落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在把握新课标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仔细研究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精心备课,合理设计教学环节,灵活采用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和手段,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教师要根据每一节课实际达到的效果,不断反思,总结经验,发挥优势,改善不合理之处。最后,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教师应该多参与各级各类培训活动,积极参与课堂研究,积极撰写教学论文,了解研究现状,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并将其灵活运用于英语课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现英语与多学科的知识、技能融合,使英语课堂更加真实、更加生动、更加完整。
(3)展现更强的人格魅力
小学生对于教师,具有鲜明的“向师性”,尤其是低年级儿童的“向师性”更为明显,他们都有着模仿教师、亲近教师、向教师学习的自然倾向。教师应善于利用小学生对老师的这种特殊的崇拜和依赖心理,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对教师的喜爱崇敬之情,树立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这种特有情感,增强学生对课堂的关注程度,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不断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品质,陶冶情操,做一个博学多思、高情远致的智慧型教师,成为学生为人处世的榜样。
3.2.2 把握学生特点
(1)根据小学生共性特点,精心组织教学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身体成长、知识积累、智慧提升的基础阶段,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小学生活泼、好动,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敏感,积极上进,但意志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其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小学阶段不断发展。最后,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逐步过渡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同时,小学生的注意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小学生对某样事物是否引起注意,往往会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等表现出来。
根据小学生的共性特点,教师应该要有意识地引导,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围绕教学目标与要求,创设真实情景,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与方式,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任务,如故事欣赏、儿歌诵读、角色表演、游戏闯关等,以声音、动作等刺激因素吸引学生的注意,以不断变化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以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善于关注、科学引导学生的注意。教师应该关注小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针对低年级学生,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注意以具体、形象、生动的内容为主,帮助学生能够很好地感知所授内容。而针对中高年级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时,要逐步引导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和有意注意,科学设计需要一定判断、推理能力的任务活动,如思维导图、阅读理解等,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情、动作、语言等,作为判断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关注课堂生成,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活动,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2)观察小学生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把握小学生共性特点,也要观察、掌握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思维发展是不一样的,如有些学生乖巧懂事、有些学生活泼调皮;有些学生喜爱绘画,有些学生喜爱运动;有些学生擅长语言表达,有些学生擅长手工制作;有些学生思维发展较快,接受理解新事物的能力更强,而有些学生思维发展相对较慢,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接受新事物。这些个性特点,都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细心观察、记录研究。在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的基础上,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设计更综合全面的教学任务,可以考虑设计有选择性的教学活动,如在挑战性游戏中,可以设计A、B、C等多种不同方案的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的任务来完成,帮助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的自信。对于在某方面发展缓慢的学生,例如,个别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薄弱,教师可以与其他教师或者家长,形成合力,设计合适的阅读能力提升方法,实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从而帮助学生适应课堂教学的节奏,真正参与课堂学习。
3.2.3 创设“宜教、促教”的课堂教学环境
“宜教、促教”的课堂教学环境,对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促进的作用。教师要努力创设适宜教学、促进教学的英语课堂教学环境。
(1)教室布置要“适宜学习”
教室是学生课堂学习的物理环境,良好、舒适的教室环境有利于课堂教学。光线、桌椅、墙面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教室里各个地方的光线都要适中,过暗则导致学生看不清,过亮则给学生的眼睛造成过大的强度刺激,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听课心情,并使学生视力下降。教室的桌椅高度要合适,并且位置的摆放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而有一定的变化。而墙面则应该充分加以利用,可以张贴有关英语学习方面的内容,如字母、儿歌、故事、短文等等,创设英语的“学习乐园”,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英语,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推动英语课堂的有效学习。
(2)课堂常规要“保证学习”
良好的课堂常规,是创设高效英语课堂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制定适合本班级的英语课堂要求,充分落实英语课堂常规,对课堂常规要求的执行有始有终,使学生了解并做到英语课的常规要求,对于容易走神、破坏课堂纪律的学生要多加以引导,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
(3)师生关系要“促进学习”
师生关系是否和谐,也将影响英语课堂教学。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上更乐于专心倾听教师,而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则会导致学生对教师、对课堂的反感,甚至出现故意在课堂上与教师作对的行为。因此,教师要积极创建并保持民主融洽、积极互动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积极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生成,有助于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保证英语教学质量,创设优质英语教育。英语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环境,与各种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努力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落实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