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加入“抢”人才队列
- 来源:出国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香港,人才,吸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12-01 13:38
2022 年10 月19 日,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李家超发布上任后第一份施政报告,香港《2022 施政报告》正式发布,报告中着重招商引才!
香港过去两年流失了14 万人才,虽然人才流动每年都会有,但是近年来的人才流失对香港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第32 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 (GFCI 32)正式发布,据该报告得知,中国香港失去了原本亚洲头部金融中心的地位,其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已被新加坡取代,为了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2022 施政报告列出一系列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引进企业的重大举措。
吸引人才
人靠衣装马靠鞍,香港的繁荣建设离不开人才的贡献,香港政府开设人才服务窗口向来港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计划每年吸纳至少35000 名人才,按下全球招揽人才的启动键。政务司司长统筹入境事务处制定招揽人才的策略和工作,以及制订服务承诺以提升审批效率。此外,今年内会全面电子化签证申请服务。
(1)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
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向过去一年年薪≥ 250 万港币,以及毕业五年内有 ≥三年工作经验的全球排名百强大学的毕业生发放通行证,不设数额限制。
如未满足工作经验要求,最近五年内毕业的百强大学毕业生也可获发通行证,每年上限1 万人。内地9 所大学也在名单之中,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取消优才配额,为期两年
现行的优才计划每年配额为4000 个,未来优才计划将取消年度配额,为期两年,同时香港入境处会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是取消优才项目,也不是永久取消配额,而指未来2 年内没有名额限制,这意味着申请机会更大。不设限额不等于达到或超过及格80 分即可无条件批准,申请的标准没有明确降低,仍参照以往的审核标准。从 2023 年1 月1 日起开始取消“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年度配额,为期两年。
(3)放宽专才计划条件
除了新推出高端通行证计划以外,还将放宽专才计划中“一般就业政策“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的条件要求。
如香港雇主引入人才的职位属「人才清单」表列的13 项本地人才短缺的专业,或招聘的职位年薪达港币200 万元或以上,申请人无须证明本地招聘困难,可直接提出申请。
(4)签证延长
工作签证年期延长,原先工作签证年限为一年,每年续签。目前符合现有条件或新增的输入人才计划的人才到港获聘后,可获发长达三年的工作签证。
留住人才
除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也至关重要,港府同时列出相关举措鼓励外来人才在港长久发展,向本地学校毕业生以及大湾区校园毕业生延长逗留期限,以便人才留港、来港。
(1)买房退税
为了鼓励人才留港发展,买房可以退税。目前非永久居民在港置业,需付额外15% 买家印花税,而现在通过人才计划来港人士,在港居住满七年成为永久居民后,可以申请退还非永居时买房所缴纳的印花税。
(2)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计划
以往IANG 签证的期限只有1 年,现在香港政府将IANG 签证有效期延长至2 两年,未来留港或来港都相对便捷。并且香港还考虑将该政策扩展至香港高校在大湾区的分校,新政策将会延伸至大湾区的校园,大大有利于非本地的毕业生人才留在香港。
引进企业
港府今年内将成立“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专门负责引进世界各地高潜力、具代表性的重点企业。除了吸引人才之外,港府还宣布将成立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为内地、海外企业提供特别配套措施和一站式服务。
与此同时,香港还将成立共同投资基金,投资落户香港的企业。为全面提升香港金融服务竞争力,港交所将于明年修改主板上市规则,以便于尚未盈利或业绩支持的先进技术企业融资。施政报告中提出积极落实创科政策,吸引创科龙头企业落户,为港带来科研项目、人才、机会及产值。可见港府此次是将人才、企业两手抓,一个都不能落下。
2022 施政报告解读
从施政报告中的举措不难看出,香港未来发展重视重点企业引进+ 优秀人才吸纳,将一张香港经济发展的战略蓝图展示在众人眼中。
吸纳人才的利好政策,对于想在香港找工作的留学生,以及想获得香港永居的留学生而言,不仅减轻了就业压力,而且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并且香港向海内外优秀人才发出邀请函,香港的持续发展需要人才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未来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创科类企业,香港不仅积极落实创科政策,吸引创新科技类龙头企业落户香港,而且香港政府还着重提及了香港和深圳的创科产业发展互动远景,结合香港的人才计划,相信未来内地和香港,特别是大湾区内地城市和香港之间的互动将更为频繁,可以预见以后香港经济发展趋势一路向好,与内地城市互相合作共同发展进步的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