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的班级后进生德育教育

  • 来源:素质教育
  • 关键字:城镇化,后进生,德育教育
  • 发布时间:2023-01-05 15:20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高速阶段,郊区城市化 。城市化不仅是人口和经济的转型,更是人们思想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转变过程,这种转变冲击着农村中学的德育工作。而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是一所市级重点高中,生源绝大部分来源于周围区县、乡镇,班级中自律能力和行为习惯较差后进生较多。他们有的已随父母的城市化进入附近县城,也有的虽然在农村,但家庭已不在从事农业生产,由于家长忙于生计,无暇照顾,绝大部分学生住校,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学校是后进生德育的主阵地,所以抓好住后进生的管理直接影响班级管理,后进生德育教育影响全校德育教育。

  一、当前我校后进生在城市化过程中德育现状

  1、后进生自律能力较差。

  很多后进生同学纪律意识淡薄,卫生习惯差,生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差,不注重文明礼貌。首先,这与他们的家庭教育有关,他们的父母大多出身农村,文化水平低,素质不高,农村父母无法改变自身文化素质的缺陷,便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高中学生受父母观念的影响很大,考试成绩成为父母判定学生是否努力学习的唯一标准,而忽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城市化带来点教育环境变化及学生多元文化观念的变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以自我意愿为中心,当自我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又表现出对社会的叛逆,从而导致他们自由强化,道德弱化,所以出现许多后进生道德规范与现代文明不符的行为,如迟到、旷课、顶撞老师,破坏公物、乱扔垃圾。

  2、后进生行为习惯的不良。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成败。首先家庭是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主要场所,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将子女托付给双方老人照顾,溺爱造成许多学生从小就过着饭来张口,水来伸手的生活,惰性强,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无人看管,使他们沾染上了一些恶习,如作息不规律,晚上熬夜,白天不起,痴迷于网络游戏,更有甚者学会了吸烟、喝酒、说脏话,更不用说有些学生心里的不健康,性格的扭曲。加之学生的养成教育最初在农村学校,农村教育具有滞后性 ,不规范性,不完整性等。这样的学生来到高中住宿、学习给我们的德育教育带来更多的困难。

  3、后进生价值信仰的偏失。

  收到城市化的冲击,很多高中生甚至家长价值信仰出现混乱和波动,金钱至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让传统的勤劳节俭、刻苦努力的信仰出现动摇,高中生社会经验尚浅,容易在这股城市化的大潮中迷失方向。例如羡慕在城市化过程中因拆迁出现的暴发户、拆二代,羡慕他们穿名牌、开豪车,想着不劳而获、一夜暴富,而放弃努力学习和刻苦拼搏。

  二、城市化过程中班级后进生的德育策略

  1、坚持正面引导,用正确的思想武装后进生。

  面对违规违纪后进生不能简单粗暴的禁止、杜绝,更应在尊重他们人格的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服教育。教师应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在学生不同年龄段提出不同的德育规范,针对高中生年龄的特点,调整和充实自己的德育内容,切实争强的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例如高中阶段正处于青春期,喜欢在异性同学表现自己 ,对漂亮的异性有好感,容易出现早恋现象,尤其有些女同学,这时就会描眉、化妆、摸口红等违反中学生行为规范,遇到这种不能强迫抵制,更应正面引导,可以这样告诉她,长得好看只能让人多看一眼,而你有学时有学历高情商更会让人高看一眼,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处理好这种关系。不要羡慕社会上的暴发户、富二代,要让学生坚信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勤奋拼搏才能创造美好未来。

  2、坚持不断探究,用适合的方法鼓舞后进生。

  传统的德育教育以说服教育或强迫方式,这并不符合思想复杂多变的高中学生,身教胜于言教,高中的学生正处在逆反期,有时候说的太多他会嫌你唠叨、墨迹,效果反而不好,这时不如身体历行,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先做到,比如,每天和他们一起准时到校,每天坚持和他们一起跑操不掉队,主动捡拾地上的垃圾,这些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反复抓,抓反复,这时作为教师要少说多做,少说多听,少说多等,慢慢等待,静等花开。

  3.坚持用完善的规章制度鞭策后进生。

  班主任要善于用规章制度,激发后进生的自律情感。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从学生的心里发特点及教育规律来看,只有培养激发学生的自律努力,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使之成为品格高尚的有用人才。首先班主任制定班级公约,并在每开学之初,就带领班级同学学习学校德育管理制度 、宿舍管理制度、班级公约等,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能力;开展班级之间、小组之间、宿舍之间的评比,通过学生间的纪律评比,卫生评比,学习评比,劳动评比 ,并进行表扬和惩罚,来激发后进生的自律情感,营造一个清洁,文明,安静,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要选择自律能力强的同学作为班干部、小组长、寝室长,来带动和监管理后进生同学;班主任也要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并适时的加以表扬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此让我们更加关注这些城镇化下的特殊群体,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社会和家庭的教育,尤其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他们一些爱心、暖心、信心,积极探索后进生教育的新方法,或许不久以后另一个伟大人物就在你的手中诞生。

  参考文献

  [1]吴修龙.城镇化背景下提高农村中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03)

  [2]于洋.城郊地区学校德育教育有效性的研究,辽宁师范大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