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的重要性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 关键字:食品质量,安全保障,加工生产
  • 发布时间:2023-09-05 11:50

  易响晴

  (中粮可口可乐华中饮料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食品质量安全是关乎人们身体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现阶段,我国部分企业食品质量状况堪忧,微生物、有害物质超标等现象屡见不鲜,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食品标准化是指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与食品安全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近些年,各类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加快食品标准化建设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介绍了标准化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食品生产加工各环节的标准化工作进行论述,以供借鉴。

  关键词:标准化;食品质量;安全保障;加工生产

  食品安全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近些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食品质量安全的问题究其根本在于生产、检验、销售等过程的管控不够规范,缺乏标准化管理。食品标准化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保障,通过标准化管理,可切实提升食品在加工生产、检验包装、监督管理等环节的质量安全[1]。鉴于此,为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应加快推进食品全产业链标准化系统建设,以标准促进食品工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进食品产业链的标准化、国际化。

  1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食品质量问题越发关注。我国一直致力于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且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监督和管理食品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以确保食品安全。随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依旧不能彻底解决,不利于社会发展。绝大多数食品安全事件表现在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非法使用添加剂、农药残留、劣质产品等方面,对食品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冲击[2]。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加工过程中管理薄弱,食品加工生产、销售环节缺乏标准化管控、卫生状况不达标等。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十分严峻,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工作任重道远。

  2 食品标准化简介

  食品标准化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制定和实施一系列规范和标准,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卫生和可追溯性等达到特定要求。食品标准化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质量标准。食品标准化通过制定质量标准,明确食品的成分、品质、外观和口感等方面的要求,确保食品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②安全标准。食品标准化还包括制定安全标准,明确食品中允许的有害物质残留、微生物数量、添加剂使用等方面的限制,以保证食品对人体安全无害。这些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③卫生标准。食品标准化还涉及卫生标准的制定,卫生标准应规定食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包括生产场所的清洁与卫生、员工的健康与卫生要求等,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④可追溯性。食品标准化有助于推动食品追溯体系的建立,要求食品生产者能够追溯食品的生产过程、原材料来源和流向等信息,以便在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追溯责任和解决问题。

  食品标准化的制定与实施可以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增强消费者对食品的信心和满意度。同时,食品标准化也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降低贸易壁垒,提升国家在国际食品市场的竞争力。

  3 标准化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标准化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为食品标准、生产标准和市场标准。①食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与食品相关的原料、添加剂、各类辅料等都要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对食品有关要素进行系统、全面的管理。②生产标准。生产标准主要对食品生产加工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包括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制定标准化作业流程,减小人为出错概率。③市场标准。对于销售环节以及食品流入市场环节,要进行严格监管,同时建立完善的食品追溯体系,确保能够追溯食品的生产过程、原材料来源和流向等信息。这些原则为标准化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了基本框架,有利于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要求[3]。

  4 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的重要作用

  4.1 食品原料标准化,保障使用原料真实性

  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食品原料的标准化方面。①确保原料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通过制定标准,明确原料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指标等要求,可以筛选和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料。②提高生产效率和一致性。通过制定原料标准,生产者可以了解市场需求,并根据标准要求选择和采购适合的原料。同时,标准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③预防风险和控制危害。标准化有助于识别和评估原料中的潜在风险和危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通过制定相应的限量标准和安全要求,可以对原料进行有效风险控制和危害预防,确保原料的安全性。

  4.2 食品生产加工标准化,保障加工过程稳定性

  ①生产场所的标准化。通过制定生产加工过程的标准,明确每个生产场所的操作规程、工艺参数、卫生要求等,确保生产过程的规范性和一致性。标准化使得操作程序可重复、可控,有助于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错误和差错。不同类型的食品加工需要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场所设计过程中应设置适当的监测和检测设施,例如温度记录仪、湿度计、细菌检测设备等,以帮助相关部门实时监控生产环境和食品质量,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确保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性。②生产设备的标准化。生产设备的选择和标准化也是确保加工过程中食品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选用高质量、易于维护的设备,并遵循统一的操作规程,有助于降低设备故障和生产中断的风险。生产设备应符合指标要求,确保设备无污染、耐腐蚀、安全无毒、耐霉菌等。此外,还应保证设备各项参数设置准确,通过制定工艺参数和质量要求,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得到有效控制,避免产品质量的波动和差异,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4]。③生产人员的标准化。生产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操作行为直接影响着食品生产的质量、安全性和一致性,因此应对生产人员进行标准化管理,做好健康检验,持证上岗,同时加强对生产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规范作业行为。生产人员应接受系统性的培训,了解食品安全标准、操作规程、卫生要求等,培训内容应涵盖食品卫生、设备操作等各个方面,确保生产人员能够理解加工流程中的每个环节。此外,生产人员还应严格遵守卫生要求,包括穿戴适当的工作服、戴口罩、戴帽子等。通过标准化生产加工过程,可以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可控性和稳定性,降低风险和提高效率,促进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4.3 食品添加剂标准化,保障产品品质一致性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加工生产中的重要材料之一,对食品保鲜、防腐、改善味觉起到关键作用,但与此同时,食品添加剂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存在一定危害,过多或不当摄入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监管和控制,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生产企业应当进行食品添加剂的合规性检测,确保所使用的添加剂符合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如对原材料和成品进行检测,以验证添加剂的含量和纯度是否符合规定。食品添加剂标准化能够确保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安全使用,通过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明确添加剂的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限量以及添加剂成分的纯度要求,确保添加剂的使用符合安全标准,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4.4 食品检验标准化,保障产品质量可靠性

  ①建立标准化实验室。通过建立标准化实验室,对食品理化性质、微生物、重金属含量等涉及质量安全问题的相关指标进行全面检测,获取更加准确、全面的数据。②购置标准化仪器。制定正确的操作流程,规范操作人员的测试方法,并对检测设备进行检验,确保测试仪器的可靠性,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③统一检验标准。通过制定明确的检验标准和方法,确保不同检验机构和实验室在执行检验任务时采用相同的标准和方法,从而实现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总之,标准化有助于提高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制定详细的检验程序、样品处理方法和测试要求,确保检验人员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检验,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和可信度[5]。

  4.5 食品包装标准化,保障产品流通过程安全性

  食品包装标准化通过规范食品包装的设计、材料选择、生产工艺等方面的要求,确保食品在储存、运输等环节能够保持其质量和安全性。食品包装不仅仅是产品外观的一部分,更是保护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关键。食品包装标准化可以有效确保食品在生产、运输、储存和销售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食品包装标准化有助于确保食品的新鲜度和保质期。标准化的包装要求能够保护食品免受外界环境中的氧气、湿气、光线和微生物的影响,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选择合理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工艺,可以有效减少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损失和品质的降低,确保消费者能够购买到新鲜、高质量的食品。

  (2)食品包装标准化可以提供消费者所需的信息和警示。标准化的包装要求包括食品标签相关规范,要求在包装上清晰标示出食品的成分、营养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重要信息,以便消费者进行正确的选择和使用。此外,食品包装标准化还可以要求在包装上标注食品的警示信息,例如过敏原成分的警示、儿童禁食的提示等,以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

  (3)食品包装标准化有助于防止食品污染和伪劣产品的流通。标准化的包装要求对包装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进行了严格规范,能够确保材料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并且不会对食品造成污染。标准化的包装工艺要求能够确保包装的完整性和密封性,防止食品与外界环境接触,避免细菌、病毒和化学物质的侵入。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食品受到污染,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5 结语

  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标准化可以提供明确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帮助食品企业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合规性的同时,还能保证食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维护企业形象,促进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应共同努力,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持续改进和创新,在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的同时确保食品质量安全,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何业兴. 食品标准化对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探析[J]. 品牌与标准化,2021(6):84-85.

  [2] 何凤丽.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现代食品,2022,28(5):77-79.

  [3] 闫雅文. 济南市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 [D]. 济南: 山东大学,2021.

  [4] 姜崇斌. 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 中国食品工业,2021(24):76-78.

  [5] 徐静, 张倩楠, 徐津生. 基于食品标准化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探究[J]. 中国标准化,2022(20):113-117.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