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对经济创新发展的影响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 关键字:食品安全,管理监督,经济创新
  • 发布时间:2023-09-05 11:52

  曹 爽

  (辽宁理工学院,辽宁锦州 121000)

  摘 要: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监督,保障饮食安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对经济创新发展的影响,分析其在食品产业、消费者信心和企业创新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并提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食品安全;管理监督;经济创新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搜集和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食品安全管理监督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进行深入阐述。通过案例分析和统计分析,分析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对食品产业、消费者信心和企业创新的影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 食品安全管理监督简介

  1.1 食品安全管理监督的概念

  食品安全管理监督指政府及相关机构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环节进行监管和管理的一种行为,其目的是保障饮食安全,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

  1.2 食品安全管理监督的原则

  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应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从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风险,采取多种手段综合治理食品安全问题,还应该注重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提高监管效能和公信力[1]。

  1.3 食品安全管理监督的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已经建立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等,这些法律法规为食品安全管理监督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1.4 食品安全管理监督的基本流程

  食品安全管理监督的基本流程包括风险评估、监测预警、监督检查、处置和信息公开等环节。其中,风险评估是食品安全管理监督的第一步,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环节进行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为后续的监管工作提供依据[2]。监测预警是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监督检查是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环节进行现场检查和抽样检验,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处置是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处理和整改,保障饮食安全。信息公开是将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向社会公开,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了解和信任程度。

  1.5 食品安全管理监督的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食品安全管理监督逐渐采用了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这些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环节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监管效能和公信力。例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食品生产过程的全程追溯,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和预测,提前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3]。食品安全管理监督是保障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应从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风险,注重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效能和公信力。

  2 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对食品生产消费的影响

  2.1 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对食品产业的影响

  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可以规范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环节的行为,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性,增强消费者信心,促进食品产业的发展。①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提高消费者信心。食品安全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之一,良好的食品安全形象可以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增强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购买力[4]。②推动食品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③规范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环节的行为,提高食品行业的规范化程度,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因此,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对食品产业有积极影响,可以促进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消费者信心和满意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

  2.2 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对消费者信心的影响

  食品安全问题是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可以保障饮食安全。①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度,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在了解食品安全知识的基础上,消费者可以更加理性地选择食品,避免受到不合格食品的影响。②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5]。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可以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环节的监管和管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③提升相关部门的公信力和形象,增强相关部门与消费者之间的互信关系。做好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工作可以提高公众对相关部门的信任度和支持率。因此,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对消费者信心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度,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增强相关部门与消费者之间的互信关系。

  2.3 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4 个方面。①推动企业技术创新。食品安全管理监督要求企业必须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这促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6]。例如,一些企业开始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监测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②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食品安全管理监督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遵循科学的生产流程和规范的操作规程,这对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企业从传统生产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转型升级。例如,一些企业开始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食品生产过程的全程追溯,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③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食品安全是关系到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食品安全管理监督要求企业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7]。这促使企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增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例如,一些企业开始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品牌形象,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信誉度。④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食品安全管理监督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品牌形象,这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价值。例如,一些企业开始注重产品包装设计和营销策略,以提高产品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对企业创新具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3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存在的问题

  ①监管不到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数量不足,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一些企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②信息透明度不高。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存在虚假宣传、隐瞒真相等问题,导致消费者无法及时了解食品的真实情况[8]。③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导致监管难度大。④社会参与度不高。食品安全管理监督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但是目前社会参与度不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关注度不够。⑤技术手段落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手段相对落后,无法有效监测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状况。

  4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监督的对策建议

  ①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监管效率和质量。②提高信息透明度。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的信息公示和监督,提高消费者的信息获取渠道和能力。③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和义务,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增强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④提高社会参与度。加强与社会组织、媒体和公众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关注度,促进社会的积极参与和监督。⑤加强技术手段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监测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监测能力和精度,为监管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数据支持[9]。

  5 展望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经验对于各国的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可以发现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向。

  ①借鉴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经验。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的全过程。这些体系通常涵盖了法律法规、标准制定、监测检测、风险评估和信息公开等多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通过借鉴这些国家的先进经验,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高监管效能。②国际上普遍重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许多国家建立了专门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负责对食品中潜在的危害进行科学评估和监测,积极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消费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强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能力,提高应对食品安全事件的能力。③国际上广泛采用信息化手段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许多国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实现了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实时监控和管理。通过引入这些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快速收集、准确分析和及时处理,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10]。④国际上注重加强食品安全合作与交流。各国之间通过建立多边或双边的合作关系,分享各自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成果,共同应对全球性食品安全挑战。借鉴这些国际合作模式,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在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国家及地方部门更要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全面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质量。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需要根据食品产业发展状况不断优化工作方式,制定出更多安全评估标准,确保经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齐丽丽.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及其对策的思考[J]. 商业文化,2011(3):357.

  [2] 谭治国. 加强食品安全建设的战略思考[J]. 现代食品,2016(16):12-13.

  [3] 赵炎. 浅析食品安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 品牌,2015(7):126.

  [4] 张贤平. 食品安全抓源头 监管不可忽视[J]. 当代畜牧,2015(17):39.

  [5] 张伟. 食品安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J]. 新经济,2014(17):32.

  [6] 刘红亮, 李晓雪.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J]. 民营科技,2013(5):82.

  [7] 欧阳碧媛, 杨亲辉. 论我国食品安全的行政执法[J]. 消费导刊,2007(13):143.

  [8] 赵于坤. 加强食品安全机构建设, 努力提高综合协调水平[J]. 安徽医药,2005(9):718-719.

  [9] 闫谨. 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研究[J]. 现代食品,2016(3): 23-24.

  [10] 王成. 食品安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 [J]. 经济论坛,2014(2):134-136.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