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地理实验中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地理实践能力

  •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 关键字:初中地理,地理实践力,培养
  • 发布时间:2023-09-15 11:03

  秦 非

  (贵州省贞丰县者相镇初级中学)

  【摘要】科学性、实践性是初中地理学科具有的特性,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就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教师应该对教学活动具有全面的认识,能够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地理实践力,随后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在实验中培养初中生地理实践力的策略,最后介绍了初中生培养地理实践力的作用。以供有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实践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2)3-015-01

  引言:

  地理的学习本质上就是要服务于社会实践,在地理学科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调观、综合思维、实践力。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在地理实验中使学生产生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悟地理与生活的关系,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一、什么是地理实践力

  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如实验、考察和调查当中,应该具有的能力和品质即地理实践力[1]。一般来说,学生们可以运用一些工具和所了解到的知识,在郊区、野外等地理环境当中,以各种方式如实验考察等获取当地的地理信息。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策划和实际行动的能力。实践出真知。最好和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能够亲身实践。

  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科条件和性质,带学生进行课堂实验和实践考察等,使学生加深对地理环境条件的感受,思考地理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在实验中培养初中生地理实践力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生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带领学生进行实验等加强实际操作。在揭示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很好效果的便是地理实验,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把实验带到课堂中来,通过一些实验工具和实际物品来展现地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过程[2]。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趣味性,因此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地球和地图》这一节时,教师便可以通过地球仪的实物来对学生进行讲解地球的知识,这样可以不断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可让学生动手操作地球仪或者布置作业绘出地球仪等,这一过程中既能够学习到知识又能够吸引到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们更加喜爱地理这一学科。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地理学习的趣味性对学生来说不言而喻。

  (二)小组合作,参与实验教学

  小组合作是学习的有效途径。通过让学生们自由组成小组,共同探讨地理问题、共同进行实验操作,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3]。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模式又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的效果,加快课堂进度,提早完成教学计划。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意愿,不将地理知识进行满堂灌,更多应该将问题留给学生们来思考和实际操作。与此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约束,合作不等于放纵。有效的合作能极大的提升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去采访一些宗教信仰者的想法,如果周边有其他国家的人时,也可对他们进行相关的访问。小组内的成员各司其职,分工合作。

  (三)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课后的主动学习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对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和提供及时的帮助。这不仅能够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还有利于加强学生分析地理学科的能力,总结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人教版《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为什么气候会对人类活动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并且能够结合实际生活,说出气候对人类的活动具体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些影响是好是坏?如果是坏,如何去改变这一现状呢?在这一系列的思考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也会从实际行动做起,去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从而培养起初中生的地理实践力。

  (四)以实践拓展学生视野

  作为教师,应该做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多组织实践活动,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不断提高其地理实践力。在课堂教学中多应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更多的地理环境氛围,多为学生创造走出去学习地理的机会。了解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设计各种地理实践考察活动。在与自然与社会广泛接触的过程中,可不断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乡村和城市》时,教师即可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们到附近的乡村或者城市游玩,对地理和人文环境进行了解,完成实践考察的任务。这在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有提高了学生,对生活中的地理的感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和学习地理知识,对课堂地理教学进行延续和补充,丰富其课余生活,又能开阔学生视野。

  三、初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作用

  学习和积累地理知识,结合实验和实践教学,创设最真实的地理环境氛围,逐渐培养起学生的地理实践力[4]。能够不断加深学生对地理环境知识的了解,加深对地理生活的体验。

  学生将所学到的地理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离不开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它作为一项必备的能力,也是社会对于地理学科人才的基本要求。学生在实验中不断验证到自己课堂上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可以极大的培养起学生的自信心。

  四、结束语

  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创设的地理环境,应用的新型教学手段,课堂上开展的地理实验活动,这些过程里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并且不断掌握学习地理的技巧,提高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地理思维得以形成,使学生的地理素质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谢锋灿.初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000(073):148.

  [2]宋雪.浅谈基于实践力素养的高中地理实验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9(7):80-81.

  [3]曹剑锋,蒋婷.例谈基于实践力核心素养培养的地理实验教学[J].地理教育,2017,000(012):10-12.

  [4]黄莹莹.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地理实验教学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00(007):1-2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