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 关键字:口语交际,教学问题,教学策略
  • 发布时间:2023-10-06 15:48

  李选国

  (云南省宣威市双河乡第一中学)

  【摘要】口语交际是人们想要和谐相处所需要的基本能力。从小就开始训练口语表达技巧可以改善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社交关系,与同学产生深厚的友谊,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能够得到他人的帮助与配合。以往,对学生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小学阶段,虽然近些年来初中阶段的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也逐渐受到了重视,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即从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存问题及其改善策略两个主要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问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2)5-010-01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不是单纯地听,也不是单纯地说,也不是单纯地听说合一,它是在具体的情景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不是静止的、定向的,而是互动的、多变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听说读写并重,但近年中考、高考只重读写,而轻听说,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做法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考试制度的改革依然很有必要。听说读写训练和各种思维训练应交叉结合,而新编的中学语文教材就使这种教育和教学思想扎根在中学语文教师的思想中,使口语交际得以落实。

  一、初中语文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口语交际的良好氛围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以往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固化的课堂形式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听讲的局面。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自尊心极其敏感,在单一的课堂氛围下他们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也害怕回答错误遭到老师和同学的嘲笑。这也是导致初中语文课堂经常出现冷场的主要原因。再加上缺少形式丰富的口语交际课外活动,学生们越不开口说,相应的口语表达能力越得不到有效锻炼。

  (二)缺乏口语交际的互动环节

  由于课堂模式的单一,教师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课堂环节被安排的满满的,未能留给学生思考和发言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会过于依赖老师的讲解,也不利于培养良好的语文思维。在课堂上老师为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会让学生难以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对于口语交际的锻炼也会失去热情,课堂上只是少数活跃的学生在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造成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不均衡。

  二、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改善策略

  (一)创新口语交际教学内容

  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求知欲,就应该丰富教学内容,从学生兴趣的角度出发。我们都知道,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特征就是开放、富有创造力,所以教师应该抓住这一重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内容,深度挖掘、开发课程资源,在教材学习基础上拓展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以《漫话探险》专题教学为例,该专题主要讲述的是探险家们的故事。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活动训练时可引导学生勇敢说出自己喜欢的探险故事、探险家,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近代的或自己身边的,遵从学生的内心与兴趣,学生在说到自己感兴趣或喜欢的探险家或探险故事时都会滔滔不绝,非常积极地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分享给别人,这其实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之一。另外,为更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后可以布置相关任务,即要求学生去采访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探险者,去挖掘他们身上值得借鉴的经历和学习的精神,然后在课堂上分享给全班同学。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此类开放性口语交际活动时,教师要先调查了解每位学生的喜好,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围绕学生生活设计主题活动,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

  (二)精心创设交际的情境

  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在课内要大量创设情境,利用听、说、演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用语文明得体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用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带动学生素质的提高。还可以利用课外空间,通过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应该是经常进行口头语言表达实践的场所,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灵活机动地安排说话训练。语文课应该是经常进行口头语言表达实践的场所,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灵活机动地安排说话训练。在口语交际的训练中,教师要大量创设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交际的环境。例如,在《与人交流用语文明得体》的教学中,教师请两位同学表演小品《该来的没来,不该走的走了》,内容如下:某人请客,见有些人没来,就说:“该来的没来。” 已经来了的一些人自感不受欢迎,拂袖而去。请客者又说:“不该走的走了。”于是,其他的人也都走了。创设出这么一个情境后,让同学们探讨:主人如何说才不得罪人,才得体呢?学生通过感知情境,了解说话得体的重要性;通过探讨交流,总结出说话得体的方法。“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课堂时间有限,如果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到课外去实践巩固,树立大语文观念,走向社会大舞台,那就会眼界大开。“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关键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开发利用,协助他们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交流演讲会,名人访谈,小记者招待会等,让学生时时刻刻、处处事事都意识到自己是在学口语、用口语。比如在教学中设计这么一个活动,让学生以一名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一下周围的成人,如妈妈、爸爸、老师等,采访内容为:你少年时期曾经有过烦恼吗?你是怎样对待那些烦恼的?现在重新审视,你怎样评价当年的那些烦恼?这是一项课外活动,学生采访的对象是自己的长辈,同时学生是以记者身份去采访的,问题自然不能过于随便,所以要事先打好问题的草稿,这一环节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锻炼。正是采访时,采取哪种方式提问更自然?说什么样的话更得体?怎样说才能营造出更和谐的氛围?要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就得依据对象的不同和场合的差异采取恰当的讲话方式。

  结语:

  总而言之,口语交际教学也是初中语文课堂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教学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学生语言水平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张丽华. 初中语文“少教多学”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余珍.如何进行初中语文创新教学[J].文教资料,2015(12):61-62.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