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错误资源,有效利用,课堂教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0-06 15:51
黄文苏
(重庆市合川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重庆401520)
【摘要】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犯错是不可避免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犯错误属于正常现象。教师需要正视此类教学现象,合理利用学生的犯错资源,帮助学生在犯错的过程中得到自身能力的提升。在小学众多学科之中,最适合利用错误资源进行教学的为数学学科,教师需要重视这一教学资源,并在结合自身班级学生实际情况下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使用,以此帮助自身班级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显著提升,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误资源;有效利用;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2)5-013-01
自进行课程改革之后,还是存在这种现象:很多老师片面的只追求教学目标的完成以及教学进度,对学生尤其是单个学生的“错误”置之不理,尤其是相关的公开课中,步步规划,只追求“面子”效果。很多老师对于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并不重视,只是让其简单改正结果,对学生是否理解并掌握并不关心。而这使得老师忽视了相关的错误资源,进而影响到其教学效果,所以老师需要对错误资源有着正确的态度,进而提高其利用率。
1.小学数学教学错误资源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
1.1 忽视错误资源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知识储备有限,很多概念和常识并不完全了解,很容易发生错误,这个时候如果教师没有去进行纠正,那么学生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使自己陷入一个错误的知识概念当中,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干扰。
1.2 缺乏针对性指导
目前,国内小学的课堂教育中,普遍的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老师不会对单个学生的错误进行处理,只会关注大多数学生的错误。例如老师提问,学生解答。之后发布正确答案,统计学生正确人数。若大多数学生正确,那么就会认为该题的教学目标已得到实现,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而那些出现错误的学生,老师则有意无意的忽视了。很大一部分老师认为40 多分钟的教学时间并不是很长,而全班学生数量较多,所以须珍惜每一分钟,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关注。否则极有可能浪费时间,进而影响全班的学习。该观点从现实角度来看,确实有一定道理,不过老师也不能借此一味的忽视学生的错误。
1.3 对错误资源的利用价值没有进行深入挖掘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对其中学生的种种错误进行分类以及分析,一些比较关键的错误应进行深入探讨,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正确的理解并掌握。如果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对错误资源的理解仅仅是表明上的,那么发生的错误资源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二、小学数学课堂常见错误类型
1.生活经验教学错误
所谓生活经验性错误,就是小学生因受到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而犯下的错误,又叫做常识性错误。例如,在判断题中,题目给出一系列数据,最终算出小树的高度为一米,本来这个结果是正确的,但小学生会因为平常看见的大树都不是一米,而将题目做错。
2.知识混淆性错误
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在讲解加法时,就会说在一个数字上多加一个数字,结果是多少,而部分小学生会产生固化思维,见到“多”字就认为是加法,如果题目出现“数字23 比另一个数字多3,则另一个数字是多少?”时,部分小学生就会按照加法来计算,得出错误答案26。
三、利用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进行教学的有效对策
1.合理处理课堂教学错误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各种错误,教师不要急于去纠正,让学生自己发现并由此引导到本课学习的重点,或者学生没有发现其中错误,教师故意由此引导到一个很荒谬的结果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例如,在三年级的教学中,一位教师在黑板上抄写题目“操场上的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24 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故意漏掉题目中的“正方形”三个字,并不动声色地让学生进行题目的计算。一名学生举手小声地说:“老师,这道题目没说明花坛的形状,条件不充足,不能做。”教师并未给予正面回答,而是说:“哪位同学会做这道题目,请举手。”因为当堂课所讲的内容是正方形,学生纷纷举手,理所当然地将花坛理解为正方形。教师再问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没有举手的同学你们不会做吗?”学生回答: “老师,我觉得花坛前面加上‘正方形’三个字,这道题就能做了。”教师故作严肃地说:“哦,都怪老师太粗心,把题目里的重要条件漏掉了,看来咱们班同学审题非常仔细,一眼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同学们真棒!现在请刚才举手的同学再考虑一下,如果没有‘正方形’这个先决条件,这道题到底能不能做呢?”学生听到老师这么说,都摇了摇头,而刚才指出错误的学生,眼中也闪烁着自信的目光。在处理错误资源上,从这个例子上可以看出,虽然是教师故意设下的教学“陷阱”,但还是有许多学生上当,说明教师经过反思、总结,并归纳出了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教学活动的精心编排,让学生从错误当中找到知识要点,并及时加以点拨、鼓励,让学生勇于面对错误,让学生深入了解错误,实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提倡数学课堂疑问教学
教学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就要向学生发问:“为什么错?错在哪里?”教师引导学生采取怀疑的态度去看待自身的错误,有利于学生在错误资源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即疑问教学法。在错误出现后,教师引导学生由质疑开始进入独立反推学习,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其求知欲,形成学习动机,培养创造性思维。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第一课时,一些学生认为“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有关,即角越大,边长越长”。教师就问:“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学生出错在于对角的认识仅仅局限在教材中的图形,所以就产生“角越大,边长越长”的错误认识。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比较角的大小,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把生活里学生常见到的实物角展示出来,再在实物上抽象出角的模型,让学生感受到平面图形的特点,从学生在抽象出来的角中理解怎样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无关,与角的开口的大小有关。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在小学数学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错误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获得自身数学能力的提升。人无完人,重要的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迅速的爬起来并更加稳健的在数学道路上越走越远。教师不可盲目照搬他人的教学模式,需要充分了解自身班级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合理改进他人的教学方法再运用于自身的教学之中。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够真正的发挥错误资源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倪玲.试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利用的策略.吉林教育,2014 (5):33.
[2]黄素群.精彩总在意料之外生成还需动态之中[J].小学教学参考,2015 (8):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