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黄灿灿刘玉静

  (高青县花沟学区唐口小学256300)

  【摘要】小学教育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小学生好动的性格不相适应,甚至会引发他们的厌学情绪。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展授课,构建互动课堂,可以丰富教学的方法,将知识整合为一个系统的框架,规范教学的流程和步骤。但是目前很多教师都是从事教学业务多年的人员,他们对多媒体的认识不到位,技术掌握的不好,不利于突出多媒体优势。对此,本文就从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出发,对其作用进行分析,并做好实际应用,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意义;语文学科;提升效果;丰富语言文字;把握课堂;运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286-6288 (2023)10-014-0

  引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岗位上已经坚守了几十年,我们都在不断地见证教育的高速发展和高效改革。无论是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还是标准化建设对教育的宏观调控,我们都深刻的感受到教育与时俱进的重要性。进入21 世纪,我国全面进入科技化、现代化、数字化建设时期,各行各业都在推陈出新, 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思路、新理念进行改革奋进,我们教育行业当然也不甘落后,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学校无论是从硬件还是技术上都实现了推陈出新,多媒体进校园、办公自动化、班班通的普及等都是教育改革的成果, 都为教育的不断进步实现了理念上、技术上、实质性的支持。下面我就以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身份,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多媒体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进行浅析,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多媒体概念

  多媒体技术是以不同的方式定义的。例如,有人定义"多媒体计算机是一套硬件和软件;另一些人定义多媒体是指对多媒体计算机信息-文字、图形、图像和声音进行交互式综合处理, 使不同的信息建立起逻辑联系,融入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简而言之,多媒体技术是对声音、文本和图形进行实时的综合、互动的计算机处理。多媒体在中国也有自己的定义,一般认为,多媒体技术是指能够在多种载体(媒介)和多种存储设备(媒介)上处理信息的技术。

  二、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1、化抽象为形象,变复杂为简单,教学直观性大大加强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多媒体教学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枷锁,通过声、像、图实现同步视觉教学,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化繁为简,避免空洞的说教,体现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无论是语文教学中的诗文赏析,还是数学中的立体图形研究,或者是科学学科中的宇宙、星系、细胞等抽象教学,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的抽象思维都达不到要求,无论怎样表述都难以实现教学目的,多媒体教学就简单了,一张图、一个视频、一段图文并茂的解说,或者一个动画都可以让学生快速的在脑海中构建形象,既加强了记忆,更增强了理解。

  2、创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直是教学中的难题,面对教学难点, 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不愿意被动接受,更不愿意思考。多媒体教学在形象思维的引导下,可以再创情景,除了传统的PPT,视频下载等手段,更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到课堂教学,产生新的模式,实现情景再现和情景组合。在创造情景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以自己喜闻乐见的方式自主理解、自主开发,这种参与式、互助式、合作式教学将会成为课堂的主体,很多学校的科技小发明、教学模具的开发都是学生在这种自主式、合作式教学中实现的,教师往往只是参与者和指导者,而真正的思考者、制作者都是学生。

  三、多媒体教学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的运用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自然也享受到了多媒体教学带来的便利性,实现了教学的进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深刻的感受到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巨大作用。

  1、化枯燥为乐趣,提升语文课堂效果

  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直坚持听说读写,学习者虽然可以与文字之间形成一定的默契,但是由于时代的差异性,环境的局限性, 传统语文教学往往达不到尽善尽美,多媒体教学却有可能实现质的转变。比如在传统教学中涉及到诗文赏析,传统教学更注重文字表述,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求更高。面对"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样的意境,即使教师翻译得再准确,语言表述再如何富有文采,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无法想象到那种惬意空灵的意境。

  2、动静结合,多种形式丰富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传统教学一直坚持口口相传,这种纯静态教学局限性很大,比如拼音教学,很多学生面对课本或者图片无法准确理解,即使教师磨破了嘴皮,学生们不会读, 不会写,不会理解的现象还是很严重。随着点读机的普遍使用, 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了提升,在课堂上,班班通的使用也能够实现课堂点读,学生们很喜欢这种形式,比如"O"的发音在多媒体教学中就是一条小鱼在吐泡泡,小鱼同时也模仿人类发出正确的读音;比如"流水""飞行"等词,以前无法用语言直观表述,现在就不存在难题了,相关的教学资源已经设计好了动态语言和视频展示,学生可以一面学习生字,一面记住与之相对应的实物和形态,这种动静结合的方式丰富了教学语言,强化了学生理解性记忆。

  3、帮助教师传递知识,有效地把握课堂

  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播者,很多教师想把最好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但是由于自身的、环境的局限性,无法达到最高的教学目标。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深入,教师可以更放心的鼓励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满足学生更多奇怪的要求,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的目的就是传递知识,无论是何种手段,只要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我们都要积极地使用和推广。

  结语:

  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是教育的一场革命它给教育带来了希望,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接受并且熟练使用多媒体技术,为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晓栋. 谈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 新课程( 上), 2018(7):124-124.

  [2]何苗.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 中外交流, 2017, 000(040):261.

  [3]江玲. 谈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教育学,2020-12. [4]郑小红. 谈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教育学,2021-05.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