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变革正在深化

  • 来源:支点
  • 关键字:终端,变革,深化
  • 发布时间:2023-12-27 16:10

  本刊评论员

  人们每天都会收到各种商业机构工作人员的电话、微信,对方都试图建立某种商业联系。这让人感到,我们——每个人都似乎在被人争夺。为此,很多人烦。

  倒回20 年,我们——一个个自然人,有这么多不相识但热心的服务者吗?有这么多的选择性吗?没有。从短缺经济到过剩经济再到个性服务,这是经济发展的三大阶段,也决定了不同的市场竞争形式。在以生产为王的阶段,供给端是主体,而到了个性服务阶段,消费端为王。从满足需求的角度来说,令人心烦的推销虽然时时打扰我们,但换个角度说,我们可以更挑剔、更理性地选择产品或服务,更好地享受“顾客是上帝”的特权。

  直接把顾客锁定为具体的营销终端,是商业逻辑的回归。我们过去把商超、便利店等接近顾客的商业销售机构视为终端,但最终发现,它们距离消费者其实还有不小的距离,它们充其量只是企业的一个前沿网点。如果这些网点失灵,它们甚至会成为企业与顾客的堵点。每个人都是市场主体,是理性经济人,在“生产- 消费”的关系上,人才是消费者,才是真正意义的终端。

  因此,当今商务出现了新趋势。客户在哪里、核心客户是谁、客户具有什么样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怎样直接同他们对接交流、听取诉求,“面对面”完成交易,成为商业的重要议题。

  快递业务是近几年最红火的行业之一。它的兴起其实是终端变革的产物。一家公司在物品寄出后,即有信息上报,寄收双方都可以查寻物品的旅程。快递公司在投送物品前多半还会电话联系客户,可以把物品直接送到客户家里。与过去把物品往小区门卫室和单位收发室一丢了之相比,快递公司把终端延伸到了具体的人。

  快递业兴起的背后,又混合着多种终端变革。在供给端,一些企业转向“一杆子插到底”的营销模式。因为传统多层级的经销商模式产生了多层级的渠道成本,不仅抬高了物品或服务价格,也增大了渠道或市场管理的难度。同时,现代科技为终端变革提供了产床和平台。淘宝、京东、美团等平台,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它们的价值就是帮助供给端直接连到人的终端。

  终端变革一直是商业革命的重要战场。“二战”后美国爆发的一系列商业革命,其实都是终端变革。超市,变柜台交易为顾客入场自主交易;快餐,利用了工间休息群体惜时的心理;连锁,批量进出,降低价格,因为薄利多销,反而扩大了商家收益。可口可乐“一切围绕消费者转”,其终端战略是“在任何地方都能够买到可口可乐”。

  终端变革中不乏行业王者。茅台酒一瓶难求,是典型的卖方市场,但茅台把产品到人的终端变革列入企业最高战略。茅台看到,它的部分产品并没有被终端——人消费掉,而是变成了收藏品或投资品。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产品库存地点的转移,其销售收入并不能反映市场真实。如果这部分特殊库存品重新进入市场,并不利于企业长远稳健发展。因为只有被真正消费掉,产品才会持续保持稀缺。所以,定期召开品鉴会和相关文化活动,努力把终端落实为消费端,成为茅台公司的战略选择。

  可以说,商业革命都离不开终端变革。正在发生的终端变革的最大特点是,终端与消费端实现了完全统一,并产生反作用力,推动供给端的组织和生产流程变革,从而提高商业组织的效率,并助推经济成长。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