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视角下海运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 来源:支点
  • 关键字:战略,海运企业,内部控制
  • 发布时间:2023-12-27 16:15

  王妍(中集世联达亚联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国际贸易的复苏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海运企业面临着激烈竞争。为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企业持续发展,海运企业必须要结合内外部环境,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发展战略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然后从发展战略的视角研究海运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发展战略的视角提出优化海运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和建议,以此提升海运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推动海运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并为其他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战略 海运企业 内部控制

  引言

  国际海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具有成本低和运输量大优势,是当前国际贸易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随着国际贸易的复苏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海运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和挑战。为了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企业必须要有一套强有力的内控体系,以规避企业风险,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然而,在传统的内部控制体系当中,在制定内控目标与开展内控工作时,往往缺少战略导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为了提升企业内控水平,推动企业持续发展,本文从发展战略的视角研究海运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对策。

  一、企业发展战略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一)实现企业发展战略是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

  企业内控工作的目标主要是指将要完成的控制任务以及达到的控制。内控目标是企业开展其他内控工作的导向,对企业内控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1]。企业在开展内部风险评估工作之前必须要设定一定的目标,只有在设定内控目标以后,才能在目标的指导下来识别各项风险和实施内控活动。对于企业而言,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发展战略目标,而且发展战略目标也是企业开展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导向,因此实现企业发展战略是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2]。

  (二)企业发展战略直接影响内部风险评估的结果和时间

  风险评估是在内控目标的指导下,对影响企业实现内控目标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采取应对措施的过程。而企业发展战略对企业的经营风险具有直接的影响,比如美国安然公司以及中航油新加坡分公司等经营失败的案例都表明,比较激进的发展战略是引发企业发生经营风险的第一因素。因此,企业在开展风险评估工作时即是制定发展战略目标的开始。此外,企业的战略目标有短期和长期之分,而企业在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对风险发生的时间范围也应该和战略目标相一致。所以,企业的发展战略对内控风险评估工作的识别以及应对措施等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企业发展战略直接影响内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控制活动是在企业根据风险评估所确定的风险应对措施的基础上而进行设计和开展的各项控制手段和措施,以确保各项风险能够保持在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3]。而企业发展战略对内控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从本质而言,企业实施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就是实施内控活动的过程,比如为了确保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而实施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等内控活动。企业在制定内控活动时应该以保证战略目标能够有效实施为前提。比如,如果企业选择了对外扩张的战略,那么企业在制定预算时应该以销售预算为核心;如果企业选择了稳定市场的战略,那么企业在制定预算时应该以成本预算为核心等。

  二、战略视角下海运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建设落后

  部分海运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为了精简组织结构,缩短上级和下级之间的距离,降低管理成本和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概率,往往采取了扁平型的组织结构体系,这种组织结构虽然管理层级较少,管理幅度比较宽,但也很容易导致企业的权力比较分散,影响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业务衔接以及沟通交流。比如,部分海运企业没有建立独立专业的内控机构,导致所有的内控工作和战略目标制定只是由企业的经理进行统筹管理,不仅增加了企业经理的工作压力,同时也会影响企业内控工作的效果。比如,部分海运企业将内部监督工作等交给财务部门负责人,不仅导致内部监督结果容易受到财务负责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扁平型的组织结构也容易导致财务负责人的权威性受到一定影响,降低了企业内部监督的效果。

  (二)风险防范意识不足

  与其他行业的企业相比,海运企业更加容易受到国际贸易环境、国家宏观政策和国际汇率变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海运企业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因素更多。然而,部分海运企业并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或者工作人员来负责风险评估工作,风险防控意识还不够高,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以及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比如,部分企业在开辟新的航线之前,并没有针对新航线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和评估工作,很容易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控制活动与企业战略不匹配

  内控活动涉及到企业的各个经营管理环节,是企业内控工作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控活动的方式和内容都会受到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然而,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规模的扩大,部分海运企业一直使用原来的管理控制活动,并没有随着发展战略的变化进行调整和完善,导致目前大部分的控制活动都无法适应当前业务的需要。比如,部分海运企业在客户审批环节,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客户准入制度和授信制度,但是并没有随着发展战略以及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授信指标进行优化和调整,仍然使用固定的授信额度以及回款期限等指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此外,部分海运企业并没有设置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对于零星物资采购工作流程规定不明确、应收账款管控机制比较一成不变以及部分职责划分不清等问题,不仅影响了企业内控的效果,同时也阻碍了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四)沟通机制不健全

  畅通的沟通机制以及及时有效的信息收集,是确保企业发展战略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及时收集各项与发展战略相关的数据信息,确保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都能以实现战略目标为最终目标。然而,由于海运企业自身固有的特性,导致各个分支机构以及办事处等分散世界各地,内部信息之间的传递和沟通等面临着巨大挑战。部分企业由于缺乏完善的信息系统,导致信息传递工作效率低下,信息传递耗费时间较长,信息失真现象频繁发生。而且,部分企业部门之间也缺乏健全的沟通机制,经常出现推诿扯皮现象,不利于企业内控工作的开展以及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战略视角下海运企业内部控制优化对策

  (一)基于战略目标优化内控环境

  海运企业应该从战略目标出发,优化企业的内控环境。首先,海运企业应该优化组织结构体系,达到一定体量及规模后设立独立的内控部门,由其专门负责内控工作,提高该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执行过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推动企业实现最终的战略目标。其次,海运企业应该根据战略需求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为企业执行各项战略计划提供强劲的动力。同时,通过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工作人员进行潜移默化的指导,使企业工作人员能够主动进行自发地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为实现战略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企业应该注重对内控人才的培养和建设,通过多种渠道方式组织企业工作人员学习新的技术和理论,提高企业内控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推动企业积极有效落实各项发展战略。

  (二)完善战略制定中的风险评估机制

  海运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风险,为了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海运企业应该以企业战略目标为指导,并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机制来识别和应对风险。第一,海运企业应该建立专业的风险评估工作小组,仔细全面梳理战略管理过程中的关键风险点建立完善的风险数据库,并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风险数据库,提升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第二,海运企业在制定完成战略目标和执行各项战略计划的过程中,应该逐层细分战略目标,并将细分的战略目标与内控的风险点进行关联,运用回归分析等多种分析工具进行全过程的识别,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量化和评级,并采取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使各种风险降至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第三,企业应该加大对企业工作人员的风险培训,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使其能够自觉主动防控各项风险。

  (三)构建与发展战略匹配的控制活动

  海运企业应该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发展战略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和更新控制活动。首先,海运企业应该更新和优化客户准入制度和客户信用评价机制,使其能够符合当前发展战略的需求。比如,海运企业在实施扩张战略时可以适当降低客户准入条件,提高授信额度,不断提高销售业务。同时,海运企业还应该根据客户信用的变化情况,加强对客户的监督和审查,确保企业的资金安全。其次,海运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采购制度,实施严格的采购预算制度,使企业预算编制人员能够根据航线国家的物价和历年的采购数据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同时对于零星物资的采购,海运企业也应该实施岗位不相容制度,将物资制定和物资采购进行分工,防止发生舞弊风险。最后,海运企业也要制定与发展战略相匹配的应收账款制度。如果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为了获得市场占有率,应该适当放宽对应收账款的管控力度,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如果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为了回笼资金,就应该加大应收账款的管控力度。

  (四)健全信息沟通机制

  畅通的沟通机制以及及时有效的信息收集,是确保企业发展战略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因此,海运企业应该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建立多种和多向的沟通渠道,摒弃过去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沟通机制,使企业内控人员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及时全面有效地收集各种数据,为企业了解战略执行情况以及内控运行状况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撑,便于企业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和漏洞。同时,海运企业也应该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有效整合各个分支机构和办事处的信息系统,加强各个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沟通和交流,提高企业内部的协调效率,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结语

  企业发展战略与内部控制工作有紧密联系,并对企业内控的目标以及工作内容具有重要影响。为了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实现既定的发展战略目标,海运企业应该以战略目标为导向制定内控目标,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并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严婷.基于战略导向的企业内部控制探讨[J].中国中小企业,2022,(11):82-84

  [2]郝蕾,林艳新.战略管理下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22):131-133

  [3]邢慧敏.战略管理控制标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解析[J].财会学习,2019,(27):251+253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