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经济,消费市场的新引擎

  • 来源:中国会展
  • 关键字:经济,消费,市场
  • 发布时间:2024-05-15 11:19

  文/ 兰宇鑫 责任编辑/ 裴超 3186473330@qq.com

  随着城市消费经济的不断升级,户外演出市场也随之不断升温。演出经济正逐渐成为消费领域的新引擎,为城市消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自年初商务部提出将2024年定为“消费促进年”以来,以“促进消费”为主线,推动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的政策不断“落地生根”,各地相继推出一系列促消费新举措。这其中,文化演出成为最亮眼的项目。

  近年来,演出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据统计,全球演出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活动领域的重要支柱。其中,音乐演唱会、戏剧表演、舞蹈演出、时装周、艺术节等细分市场均实现了显著增长。放眼我国,今年以来演出市场延续2023年的增长态势。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成为近两年地方特别火热的文化现象。与此同时,演出经济的火热也激发了活动领域的活力,为活动市场开辟了新天地,并成功带动了吃住行,游购娱等活动要素的发展。消费者对演出活动的需求日益旺盛,参与度也在不断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消费的升级,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精彩的演出活动买单。同时,“演出经济”的杠杆效应和溢出效应凸显,成为社交媒体时代的城市新流量密码。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也为演出活动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便利,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的参与度和热情。

  前不久,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11.90万场,相当于全国范围内日均超过1300场。

  报告还显示,一季度大型营业性演出,包括演唱会和音乐节市场热度不减。全国2000人以上的大中型演唱会、音乐节近200场,全国多地将文旅项目结合音乐节进行推广,并受到热捧。与此同时,演出市场的火热,也“燃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用“新”激活消费,借力演出市场长尾效应带来的人流、客流影响,提升活动市场的体验感与知名度。这其中,成都“糖酒会”期间的音乐节,呈现出一票难求的态势,展示出演出市场的热力程度,不仅带动消费,更帮助会议、展览等活动市场创造交易价值。

  此外,在拉动城市消费经济中,演出经济的影响力持续发酵。以北京为例,各具特色的小剧场、演艺新空间融入城市空间,与大剧院、大剧场互促互补。例如,演出后的主题餐饮、主题产品与主题活动,以及以沉浸式观演、场景式消费为特点的演艺新空间得到年轻观众的追捧,也在演出市场收入上体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正因如此,今年4月北京市提出持续扩大服务消费经济空间的政策中,重点指出壮大演艺消费场景,打造一批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示范商圈,演出市场已经成为活动领域的重要引擎,依托文创、文旅带来的文化内核,以及充分利用会议中心、展馆、剧场、剧院等设施,加大文艺演出供给,强化与周边商业、体育等消费联动,持续助力“演出经济”成为拉动城市消费,推动产业发展、缔造经济动能的新引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