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司库体系建设难点及应对措施
- 来源:国际商务财会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建筑企业,司库体系建设,应对措施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2-14 19:28
于 滨
(中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2022 年国资委发布了《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强调了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指出企业建立司库体系的重要性,对企业如何开展好司库建设和资金管理工作作出部署。文章通过分析建筑企业司库体系建设在资金集中、银行账户、融资授信担保、债权债务、资金预算、分析决策等方面的难点和痛点,探索研究并提出一系列建议方案,以期充分发挥司库管理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建筑企业;司库体系建设;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一、司库体系建设概述
(一)司库体系建设的意义
在大数据信息智能时代,企业司库管理系统的建设已经成为国资委推进中央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司库体系是企业集团依托财务公司、资金中心等管理平台,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以资金集中和信息集中为重点,以提高资金运营效率、降低资金成本、防控资金风险为目标,以服务战略、支撑业务、创造价值为导向,对企业资金等金融资源进行实时监控和统筹调度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为了统计获取、科学分析“数据”这一全新的生产力,促使企业站在时代前沿开展财务管理模式创新、升级,跟上产业升级的步伐,真正做到业财融合,司库体系作为财务管理数智化转型中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对创建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具有重要影响。
(二)司库体系的基本职能
1. 支撑战略。在司库系统中设置授信、融资、担保模块,根据金融市场动态变化,匹配获取最佳的金融资源,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协同效能,支撑企业战略规划。
2. 支持决策。在司库系统中连接资金管理和共享中心平台,实现成员单位资金集中管理和内部调动,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利用财务数据资产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3. 服务业务。在司库系统中对接供应链金融、业务合同、收入成本等业务系统,实现业财数据的有效贯通,提高业财融合程度,充分发挥业财联动效能。
4. 风险管控。通过司库系统的数据应用,对融资担保、资金支付等业务实现审批管控,充分利用财务数据,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对企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实时预警,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5. 价值创造。司库系统将在降低企业资源获取成本,统筹调度集团内成员单位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方面发挥积极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企业流动性,实现降本增效,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国内外企业司库体系建设实践
目前国内外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先后建立了司库管理体系,例如通用电气、壳牌、英国石油以及中国石油等企业,均通过建立司库管理中心、资金池、数据仓等平台,运用信息智能化手段,实现企业在资金流动、资源配置、风险防范以及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动态监控和统筹调度,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二、建筑企业司库体系建设的难点分析
(一)资金集中方面
由于行业特性,建筑企业工程项目较为分散,部分企业尚未建立资金集中平台,无法通过银企直联等方式集中资金,导致资金长期沉淀,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同时建筑行业资金监管较为严格,建设资金的支付需由业主和银行进行共同监管,这也对资金集中管理造成较大阻碍。
(二)银行账户方面
建筑企业银行账户较多,一个工程项目少则一个银行账户,多则还有保证金、监管资金等特定账户,给银行账户管理带来严峻挑战;同时银行账户的审批尚未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审批流程,导致出现管理漏洞,容易形成资金安全风险;再者未对银行账户实施全面、动态的监控,低效、无效账户大量累积,给日常管理带来沉重负担。
(三)融资管理方面
建筑企业融资管理难度较大,且分散地域广泛,融资风险较一般行业高;同时各地区所处金融环境有所不同,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也有较大差异,如何通过司库体系建设,实现债务风险可控、财务资源科学配置、融资成本可控,是一项任重道远的重大课题。
(四)授信管理方面
授信资源集中管理需要与金融机构通过“总对总”的沟通协调来完成,具体包括资金借贷类授信、保函保证金类、供应链金融类等,目前由于无法与金融系统的接口衔接,各级管理机构对银行授信额度和期限以及风险管控难度较大。
(五)担保管理方面
近年来,国资委对中央企业担保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对企业担保行为进行了明确规范,例如要将担保纳入信息系统统一管理,严禁对集团外无股权关系企业提供借款,金融子企业在批准业务范围内开展的对外借款除外;对子企业借款要综合评估风险收益审慎开展;原则上对金融子企业和未纳入合并范围的参股企业不得提供借款,确有必要的需经股份公司董事会批准等。
(六)债权债务方面
建筑行业债权债务清理尤为重要,目前大部分企业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来统计、梳理、分析债权债务的结构、期限、金额等,容易形成违规垫资或变相垫资的管理风险,同时民企清欠工作也是近年来的重要任务,因此,加强清收清欠管理,建立司库体系势在必行。
(七)资金预算方面
建筑企业资金预算尚未建立健全信息化体系,缺乏有效手段去实现“量入为出、以收定支”的目标,未能形成年度、季度、月度资金预算的有效分解,更不能实现“穿透式”动态分析监控资金收支,对建筑企业资金链安全带来风险隐患。
(八)分析决策方面
由于业财系统数据未能实现有效的融合,数据仓搭建便无从谈起,无法通过业财系统搭建业务端与资金端涉及的资金管理全流程分析模型,资金分析数据资产得不到有效挖掘,导致形成信息孤岛,数据资产难以为决策提供支撑。
三、建筑企业司库体系建设难点应对
(一)建立资金集中管理平台
以财务公司为依托,搭建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建立企业“资金池”,对成员企业冗余资金进行集中归集,做到按日归集、逐笔归集;通过市场化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提升财务公司资金集中度。充分利用保函置换等替代方式解除受限资金,做到应解尽解,鼓励超额解限,在考核激励措施上给予适当考虑,激发资金解限积极性,发挥资金使用效率。
(二)健全银行账户管理机制
在司库系统建立银行账户全流程管控链条,对企业开立、变更、注销银行账户进行统一管理,设置管控的审批权限,流程结束自动生成管理台账。明确企业合作银行账户的范围和标准,建立并定期更新准入白名单,名单外的账户使用需履行特殊审批程序。严格控制银行账户的使用数量,定期开展低效、无效银行账户的清理工作,对长期无动态、沉睡账户进行定期预警,做到及时清理,确保风险可控。实现银行账户银企直联全覆盖,通过动态实时监控银行账户资金、交易流水以及资金流向。
(三)加强资金结算有效管控
以财务公司为渠道,在集团层面部署资金结算管理平台,充分利用企业“资金池”的管理优势,将经济业务通过线上进行流程审批和统一结算,减少使用现金、汇票等结算方式。规范资金结算的审批标准和审批权限,实现业财信息共享和合规管控,确保资金支付依据充分、手续完备、程序合规、审批有效,坚决杜绝无合同或超合同约定条件支付、无结算或超结算支付、审批手续不全或超权限审批支付、依据不充分支付等违规支付行为,以有效的支付管控手段保障资金安全。
(四)强化融资、授信、担保联动管理
通过与金融机构“总对总”合作,加强融资统筹力度,通过融资利率竞标、多渠道融资产品成本对标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利用财务公司“资金池”加强子企业之间的资金余缺管理,科学合理配置财务资源。定期统计成员单位到期刚兑债务,实现线上预警提示,通过资金管理平台分析企业可利用的财务资源,对资金存在缺口的单位进行预警监测,确保企业资金链安全。在银行数据接口中增加企业授信情况实时查询功能,及时掌握企业授信办理及使用额度等信息,便于企业集团授信集中管理。将担保管理审批流程嵌入授信和融资管理中,按照管理规定履行程序严控担保风险。
(五)搭建清收清欠数据仓库
“双清”工作是财务工作的主线,司库体系建设平台应增加“双清”工作管理模块,与共享平台对接实时取数,实现线上动态监控,定期向责任人推送完成值、完成进度和预计考核奖惩结果,及时预警提示,实现信息化督导功能。其次关于共享上下游供应商及客户体系方面,通过统一平台实现对供应商资信、信用等信息的动态了解,对付款条件、时间比例等方面进行信息共享,促进债权债务管理信息化,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再者建立“双清”奖罚激励措施,依法处置低效资产,尽快实现资金回笼,降低损失概率;同时也要实时跟踪民企清欠工作进展,防范舆论风险。
(六)推进智能化分析决策应用
通过司库系统与业财系统的数据互联,充分挖掘企业数据资产价值,建立健全合同管理、融资担保、成本对标、资金预算等模块的分析模型,对数据反映的经济业务风险进行预警提示,及时识别风险,做到尽早降低或消除隐患。同时加强与银行、券商等机构的沟通协作,通过司库系统金融市场信息展示,优化企业内部债务规模和资本结构,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管理决策数据支撑。
新形势下,随着企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企业对资金统筹调度管理,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数据资产的决策分析等需求也在日益提高,建筑企业应紧随时代步伐,对企业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管理制度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转型升级,通过搭建数智化的司库管理体系,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真正实现支撑战略、支持决策、服务业务、创造价值、防控风险的工作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 宋婷,彭卉. 资集团企业数智化司库资金集中管理体系研究——以中国石油为例[J]. 财会通讯,2024(06).[2] 刘斌,崔争龙. 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路径探讨[J]. 财务与会计,2024(02).
[3] 李莹; 周玉坚. 建筑央企战略型司库管理体系构建的思考[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实践,2022.
[4] 樊霞华. 实施司库管理 助力建设世界一流[J]. 国有资产管理,2023(10).
[5] 朱贵营.“智慧司库”领先实践——以A 公司为例[J].国际商务财会,2024(14).
责编:杨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