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福能 科技赋能基层,守护乡村健康

  • 来源:今日中国
  • 关键字:科技,赋能,健康
  • 发布时间:2025-04-25 14:24

  文| 本刊记者 陈思佳

  和过去的12年一样,2025年全国两会前夕,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再次深入到基层调研。他到四川省凉山州了解当地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走访成都多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基层诊所,与就医百姓以及医务工作者面对面交流。

  从乡村医生到全国人大代表,耿福能的视野不只关注企业的发展,更聚焦整个医疗行业的进步。如何提高基层医疗水平,让更多百姓享受到更优质的健康服务,是他长期关注的议题。而今年,他把调研的重心放在科技赋能上。

  大模型提速新药研发

  “过去,新药研发有个‘3个10’理论:10年时间、10亿美元、10次失败,才能诞生一款新药,既耗时又耗力。”耿福能说。“现在好了,在开源大模型的帮助下,这一过程将被大大缩短。”在他看来,大模型技术是医药研发的加速器。

  耿福能透露, 好医生集团正在研究如何将DeepSeek等大模型接入研发流程。“大模型的知识储备是海量的,几秒钟就能解决过去我们人力需要耗费数周甚至数月才能查清的问题。”他举例说,中药研发的核心是找到有效的化合物和作用靶点,而大模型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快速锁定目标,大幅提高研发效率。

  “我们正在建立专属‘小模型’,专门用于中医药研发。”耿福能说,“这不仅能让研发速度更快,还能降低成本,让更多创新药惠及百姓。”

  AI下乡医疗无界

  除了医药研发,耿福能还持续关注科技赋能基层医疗服务。在调研中,他发现许多乡村诊所看病仍依赖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这“老三样”。“仅有这样的诊疗手段,显然无法满足基层百姓如今的就医需求了。”他说。

  早在2015年,好医生集团就开始创新医疗模式,借助互联网技术布局好医生云医疗平台,将病理科、影像科、检验科等功能“搬”到“云端”,服务全国60万家医疗机构和药店,覆盖超8亿人口。“通过远程医疗,我们让乡村医生也能使用大医院的资源和技术。”耿福能说。

  如今,伴随着大模型的兴起,耿福能又看到了新的机遇。“各大医院都在用大模型,如果乡村诊所也接入其中,那么就能共享现代科技成果。”他畅想着,“山区的老百姓看病和三级医院在同一个水平,我们城乡差距也就缩小了。”

  耿福能进一步解释道:“比如,为乡村医生配备AI助手,帮助他们快速诊断疾病。如果遇到疑难病例,AI可以建议向上级医院转诊。”他认为,这将彻底改变传统分级诊疗的模式,让乡村诊所与城市医院实现“平起平坐”。同时,AI医生的诞生,将有助于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融合发展,最终形成统一的诊疗标准。

  “因此,我建议国家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技能培训; 鼓励优质医疗资源流动 ,支持三级医院医生开设基层诊所,借助AI和远程医疗提供更优服务,让偏远地区患者获益;推动医疗人才、科研资源向基层倾斜,结合AI技术提升服务可持续性。”耿福能充满信心地说,“三五年后,每个乡村诊所可能都会配备一位‘AI医生’,老百姓的健康将更有保障。”

  中医药创新与保护

  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民营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作为中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好医生集团在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走在前列。据耿福能介绍,该集团已申请专利近千项,覆盖药品研发、生产工艺等多个领域。“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科技创新是发展中医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走好这条路,必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他说。

  在调研中,耿福能也发现,中医药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接轨国际标准、打破政策壁垒、保护知识产权等诸多挑战。“品牌强力保护是一个国家引领企业家向善的最大动力。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医药创新的‘护 城河’。”

  对此,他提出“双轨并行”策略:一方面着力健全中医药法律体系,构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与认证标准,倡议国际知识产权体系增设“传统医药”分类;另一方面通过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协作机制,推动国际审评监管系统建设,深度参与全球传统医药标准规则制定。

  同时,他在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加大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建议,呼吁在司法实践中加大对传统中医药企业、老字号企业和驰名商标企业的保护力度,为行业创新提供法治保障。

  此外,耿福能还建议设立专门的科技创新基金,鼓励人工智能助力医药研发,同时建立更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只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紧密合作,提高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让中医药走向世界。”他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