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孔祥云
听到很多朋友常谈起这么一则小故事。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说:“我长兄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在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在本乡里传播。而我扁鹊治病,是在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一个企业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各个部门分担不同的工作,他们之间彼此要进行通畅的交流、沟通,企业才能良好运作。
企业也会“生病”,生了病自然就要看医生。然而很多企业的领导都把希望寄托在外部的顾问身上,希望他们是扁鹊、华佗在世,药到病除。殊不知没有人比企业的领导者更了解企业的病症,外部顾问的作用仅仅是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并把所看到的景象展示给领导者,拓宽他们的视野,而真正操刀“刮骨疗伤”的人还是领导者自己。
现在商场中有一个很不明智的现象:人们往往热衷于崇拜那些临危受命、救企业于危难中的职业经理人,而忽视了那些看似默默无闻,但却能够使企业运行得井井有条的领导者。
“挽狂澜于即倒”固然壮美,但是先发制“病”、料“病”先机的领导者不是更值得尊敬吗?
中国古代有一种治理国家的方法叫“无为而治”,所谓“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于事发征兆之前,将出现的问题扼杀在摇篮里。虽然没有崭露出扶危救困、力挽狂澜的高超手法,但是企业总是在平稳中高速前行。其实这些领导者早已经在不为人知的时刻,展示了自己敏锐的判断和高明的手法,只是我们不曾关注,他们也不曾宣扬罢了。
中国企业缺少的不就是这种“无为而治”的卓越领导者吗?
孔祥云博士,AMT集团创始人、CEO,中国管理信息化领域权威专家。西安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博士,长江商学院EMBA。孔祥云先生在国内首次提出“管理+IT”的咨询服务理念并倡导推行至今,在流程管理、知识管理、信息化战略规划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并出版有《简单思考》(清华大学出版社)等专著。曾获得中国管理咨询年度人物奖(2009年)、中国管理学院伯乐奖(2009年)、上海市领军人物(2009年)、上海科技创业导师(2009年)等荣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