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技术没有国界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高通,技术,国界,王翔
  • 发布时间:2011-04-15 15:27
  HSDPA、HSUPA、EV-DO??这些貌似枯燥的技术术语背后都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高通公司,从1985年创立至今,高通在智能手机和无线互联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有市场研究公司预计,现在每5部手机中就有一部智能手机,到2012年,每3部手机里就有一部智能手机。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成本的降低、集成度的提高、功耗的降低,把智能手机变成让老百姓用得起的东西,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无线科技带来的便利,这一切,高通功不可没。

  “技术没有国界。”这是高通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王翔一直强调的。“高通的理念是希望把无线通信技术普及到每一个人,不管是城市还是偏远地区。”王翔所强调的“无国界”不仅是利用无线技术帮助偏远地区,还包括帮助本土的合作伙伴一起成长、走向国际市场,因为中国的合作伙伴已经不满足于制造简单的产品,其产品也不单单服务于中国的消费者。

  “我们只做擅长的事。”在王翔看来,高通的核心理念是为合作伙伴贡献自己的经验和能力,高通的任务是帮助它们立足中国走向世界,达到真正的“无国界”。

  无线调制解调技术和集成处理器能力,使人们以前必须在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上实现的操作,在移动设备上得以实现。那么,当移动互联大潮来袭,高通的使命又是什么?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过程中,高通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近日,本报总编辑许传朝与王翔进行了深入交流。

  移动互联

  协作共赢

  不是口号

  许传朝:高通公司是产业链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业界的领袖,从您的视角来看,整个移动互联产业的发展状态如何,未来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王翔:移动互联发展到今天的蓬勃局面是一个必然趋势。高通在无线通信领域做了长期投入,持续推动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从两个方面对移动互联做出了贡献。

  第一是不断地改善空口技术,把无线通信技术从第二代迅速推进到第三代。第三代移动通信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快的传输速率,从而改善用户体验,使无线互联成为可能。

  第二是提高处理器能力。高通在多年对无线通信的投入过程中,造就了一种能力——制造低功耗的高性能处理器。目前高通在全球共推出了75款由Snapdragon芯片支持的终端,除了单核处理器,我们又开始推动双核到多核的处理器。

  简单地说,无线调制解调技术和集成处理器的能力,使得无线互联成为可能。

  许传朝:移动互联涉及的产业链非常广,从通信运营商到核心技术厂商,PC厂商、手机厂商都参与其中,我们称之为移动互联圈地。您认为,在整个移动互联产业链里,哪些环节是主导?

  王翔:我认为,用移动互联技术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改变人们的生活,这是最终目的。在这个目的下,运营商的作用很重要,它能提供更快速的网络和更好的覆盖,保证随时随地连接。

  高通并不生产基站,本身也不设计终端,而是要为运营商提供更好的核心技术平台;系统制造商则要提供好的系统产品,与运营商一起提供高质量的网络;终端厂商要提供性价比更好的产品;此外,互联网上有很多创新的商业模式,如何利用现有互联网创新的商业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总体而言,给用户提供好的移动互联解决方案,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努力,协作共赢不是口号,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

  许传朝:高通与运营商、终端设备厂商的合作模式,是单纯提供芯片和技术,还是非常深度的利益共享、共同开发?

  王翔:我们是一个非常深度的合作。高通有非常好的商业模式,是基于合作伙伴式的合作。高通只做自己擅长的部分,我们每年研发投入占营业额的20%,2010财年高通公司有大约25亿美元的研发投入。

  高通通过提供技术与合作伙伴合作,最终由它们做成终端产品。现在,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在紧跟技术的脚步,它们已经不满足于采用一个成熟的技术,而是在早期就参与研发。

  在与运营商的合作中,我们会持续地帮助移动运营商改善现有3G网络质量和速度。高通一直持续投入3G技术,以期做得更加完善。

  中国市场

  衡量成功

  不在于本土

  许传朝:中国在高通整体市场里面占据什么地位?针对中国有没有特殊的政策或战略?

  王翔:对高通来说,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市场,高通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保罗·雅各布博士在不同场合都曾提到这点。当今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意味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济上谁也离不开谁,技术也是如此,是没有国界的。

  高通与中国合作伙伴的成果不单单局限在国内,坦率地说只有一部分是支持国内的需求,更多的产品是立足于全球市场。高通公司的角色是间接地参与,与合作伙伴一起来服务海内外市场。

  我们有很多合作伙伴把产品和技术带到欠发达地区,也有合作伙伴把技术和产品带到发达国家与地区,包括欧洲、北美、日本这些全世界最发达的地区,这令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

  所以说,谈到中国的成功,不仅仅是在本地市场,本地市场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更大部分是全球市场。我们非常自豪,在中国有非常好的合作伙伴。

  许传朝:帮助中国企业,不仅要提供技术,还要帮助它们一起成长。IBM、英特尔等跨国公司相继提出了“分享”的概念,它们提供的不仅仅是技术,更多地把运营经验传递给中国企业,或者跟中国企业达成一些产业链的合作。对此高通有哪些相应的举措?

  王翔:每个企业的情况不一样,高通采用的模式是通过技术合作来帮助客户设计产品,不管是系统产品还是终端产品。同时,高通可以帮助它们把产品推广到全球市场,而不单单是中国。

  高通是一个半导体厂商,是技术公司,我们希望通过杠杆的撬动力量最大限度地让合作伙伴受益,而不是卖一个产品或转让一项技术,高通会和合作伙伴一起拓展市场,让移动互联成为可能,让更多的人使用最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

  许传朝:许多中国企业的目标是“走出去”,高通是选择通过技术合作的方式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去拓展海外的市场吗?

  王翔:我觉得对于中国企业,这是最实惠的方法,也能得到最直接的帮助。我们没有能力提供更多咨询、管理方面的建议,这也不是高通的强项,但我们可以通过市场合作或其他方式,这种模式的实践结果是非常好的,我们会持续地做。

  不仅如此,高通跟国内大学也有研发合作。自1998年3月和北邮联合成立研究中心以来,高通与中国高校的联合研发项目已逐步扩大到8所高校及科研单位,仅2010年,高通就支持了22个合作研发项目的开展与推进,包括前瞻性基础技术研究以及时下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多媒体项目研究。

  产业融合

  把握“十二五”机会

  许传朝:高通是一个通信技术公司,但是,随着Snapdragon芯片推出,高通已经开始进入计算领域,竞争对手包括了英特尔等传统的处理器厂商或计算厂商。从您的角度来看,不同出身的芯片制造厂商同时进入计算领域,会对未来的产业有什么影响?

  王翔: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融合造成了产业内各企业都可能会延伸到另外一个领域。计算机领域和互联网、手机越来越接近,所以竞争是难免的。高通的优势在于持续地把无线通信和高速处理能力结合起来,给客户提供最好的高集成解决方案。

  智能终端领域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市场调研数据表明,到2015年,整个平板电脑的出货量会达到2.4亿台。未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界限也会趋于模糊,可能会按照屏幕大小来区分。

  此外,垂直整合也是很重要的,很多想象不到的产品都跟移动互联有关。例如,未来导航仪不再是简单的GPS,通过无线科技,GPS也可以跟无线网连起来,实时地通报路况信息和其他信息。融合的技术会给产业带来非常多的机会,从各个层面改善人们的生活。

  许传朝:今年是中国“十二五”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对物联网、无线宽带、远程医疗都有部署,您认为,“十二五”给高通带来了什么样的机会?另外,您对中国市场有什么期待?

  王翔:在“十二五”规划里,国家已经把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作为几大支柱产业之一,这也传递给中国信息产业一个重要的信号。对于高通这样的无线通信技术公司,这意味着将有一个非常好的产业环境。

  自3G牌照发放以来,运营商已经建立了非常好的网络,下一步运营商将充分利用3G网络,进一步增强运营商的服务能力和效益,这也是高通的工作重点,所以目标很一致。

  从产业界来讲,中国企业已经不再处于10年前那种依靠合作、徘徊在产业链下游的初级阶段。今天,中国的无线通信终端产业已经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这一点都不夸张。我们的合作伙伴已经具备了相当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它们有能力针对国内乃至国外市场设计产品,也有能力在第一时间参与研发或推出产品。

  政府的支持,运营商的方向,在“十二五”规划下,整个产业界将会共同前进。我们的合作伙伴已经有完善的想法、也有能力设计产品。它们正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高通非常高兴能在中国产业升级的大环境下,充分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进一步服务中国乃至全球市场。我觉得整个“十二五”规划都是利好消息,用技术推进产业升级,对整个产业来说是非常好的促进,关键还在于如何执行。

  总编观察

  开放的产业态度最为宝贵

  每一次技术浪潮都将孕育一次产业革命,引发产业格局巨变。移动互联时代的来临除了对PC产业的冲击之外,也将彻底改变个人计算终端领域的产业格局。

  在技术领域,今天的高通已经成为移动互联领域的核心厂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未来的其他一些终端设备,从无线通信技术到无线数据网络运营,高通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Snapdragon处理器无疑是高通技术底蕴的一个展现,将射频、DSP、GPU、电源管理、多媒体等功能模块高度集成;而对Android、Windows Phone 7等操作系统的全支持,显示了一个核心技术厂商开放的产业态度。虽然我们无法像PC时代处处可见“Intel Inside”那样,看到高通的名字,但在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都会有一颗Snapdragon芯片在其中。

  对于合作伙伴,高通不仅仅是提供技术合作和技术支持,还会帮助中国合作伙伴设计制造出好的产品,通过市场合作帮助中国合作伙伴的产品走向海外市场。其实,中国企业在渴望走出去的过程中,缺少的不仅仅是技术和品牌,还有国际化运营经验、国外市场拓展经验和实实在在的手段,高通无疑是一个理想的导师和助手,也是一个理想的产业合作伙伴。

  一家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公益和环保,帮助中国企业成功是对中国社会的最大贡献,所以高通是一家值得中国产业界和中国社会尊敬的公司。(文/许传朝)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