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可以连接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技术,增加现实技术可以让互联网与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更紧密地联系起来,给我们营造一种全新的用户体验。
人们常说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过,随着增加现实技术的逐步成熟和普及应用,这个说法可能需要改了。作为一种可以连接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技术,增加现实技术可以还原互联网的真实感,让互联网与我们的世界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给我们营造一种全新的体验。而基于这种新的体验,有望给互动营销等广告市场带来巨大的商机。正是基于此,业界不少人非常看好这种技术,认为增强现实技术将掀起互联网应用的一个新热潮。
虚与实的结合
严格地说来,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 技术并不是一种新技术。简单地理解,AR就是在人们能感知到的真实世界上叠加虚拟的信息,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这种技术的雏形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而真正作为一个技术名词被提出则是在1992 年左右。早期的AR 技术主要是通过视频摄像机捕捉一个现实世界的物体,并把该图像放在计算机屏幕上。然后,软件跟踪这个用户或物体在实际空间的移动,这样该用户或物体就可以和屏幕上的一个虚拟物体进行互动了,比如进行视频游戏。而新近广泛使用的AR 技术则是使用智能手机或其他设备捕捉现实世界的图像,然后在显示器显示的图像上添加文本、链接或其他信息。比如,用手机摄像头对准一幢大楼或者地标建筑,然后便可在你的屏幕上接收到关于这个地点的有帮助的信息。
在AR 的所有应用领域中,基于智能移动手机的AR 被认为最有市场前景。事实上,AR 技术的兴起与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密不可分。其标志性的事件则是2007年苹果的iPhone 手机发布以及苹果公司在其App Store 上发布了增强现实程序——iPhone 3GS 专用的增强现实地铁向导程序。该程序在手机摄像头拍到的图像上叠加上前方地铁车站的信息,如到达车站的距离和路线名等,用来引导手机用户走出复杂的伦敦地铁。这一应用让更多人知道了这样一种一直藏在深闺中的技术,也让人们看到AR 技术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钱”景。
“基于智能手机的AR 应用是综合利用智能手机上摄像头、各种传感器(包括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地磁传感器、陀螺仪等)以及GPS、3G 网络等多种技术来实现的,从而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体验。”触景无限科技(北京)公司首席市场官檀林介绍说。触景无限科技(北京)公司4 月底刚刚发布了一款支持增强现实技术的浏览器和一个面向内容提供商开放的增强现实内容发布平台,这是我们目前看到的国内首款支持增强现实的产品。
具体来说,AR 应用会先读取你手机的GPS 数据,找到你在所处的位置,并用陀螺仪和重力加速度感应器等感知你手机所指的方向。然后,该应用在搜索后台数据库来查看该物体是否做了标记,是否有相关的信息( 包括文本、超链接、图片等,可以由第三方提供),如果有就会把该物体的相关信息放在显示屏上的物体旁边。
市场刚起步
谈赢利尚早
目前,业界普遍看好AR 技术,认为这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根据Juniper Research 的一篇研究报告预测,到2014 年,移动AR 市场的年销售收入将增长到7.32 亿美元。
“AR 技术可能会启动一个新的广告市场,让广告业主的广告投放更有针对性。”檀林介绍说,“比如,与LBS( 基于位置的服务相比),AR 的广告可以在用户真正关注某个对象的时候推送过来, 这要比LBS 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效。”
不过,檀林并不认为AR 市场将很快爆发。他认为AR 市场的真正启动可能还需要2 .3 年, 甚至5 年。“ 虽然触景无限是一家初创公司,赢利是很现实的压力,但我们也并不认为AR 市场将很快启动。”
实际上,即使在国外AR 也还处于市场的早期。起步较早、技术相对成熟一些的荷兰SPRXMobile其开发的手机增强现实浏览器Layer在业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实现赢利。
困扰AR 市场的原因之一是当前的智能手机存在技术上的局限,限制了其支持AR 软件的能力。比如,GPS 的数据精度不够、智能手机电池续航能力不能满足需求。另一个问题是商业模式方面的。檀林透露,他的公司把市场重点放在高附价值的内容展示及导航上(特别是面向知名大品牌的服务),认为这个市场可能先期启动。比如,把手机相机对准一家饭店。AR 应用就可以使用其数据库中的信息识别出这家饭店,并且提取有关这个饭店的具体信息——营业时间、菜谱、消费者评价、方位等等;在游览风景名胜时可以即时了解观光地的解说、历史、附近的风土人情、旅馆和餐厅等等。
目前,对于AR 的未来,业内人士普遍有信心。认为随着更高级的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进入市场,AR 应用将更加自如地识别和跟踪物体,同时商业模式也将逐渐成熟,到时AR 也许真的将是互联网应用的一个热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