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8 比2319 并非只少1 点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十月转势,2318点,市值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10-18 08:33
跌起来是这样,升起来又如何呢?历史表明:升时虽然亦有可圈可点的记录———如前两年十月A股的月升幅分别为7.79%与12.17%———但和跌幅比起来就差得远了。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究其原因大概与十月已近年底,投资人普遍将操作重点放在套现保住利润上,风险厌恶度较高有关(风险防范意识强对追高就比较谨慎,却不怯于杀跌———尤其是在账面仍有盈利时)。
对于“十月转势”,不可作机械的理解。在市场处于特别强或特别弱的情势下,转势或提前发生在九月下旬或延后至十一月之后(十月与十一月之交或十一月上中旬之交),但技术上我们仍视为在“十月转势”的范畴,这一点本栏已在前文作过说明了,这和周期分析理论中峰底前后位移的道理是一样的;从而意味着十月的月线在转势时不必一定收阳线(跌转升时)或收阴线(升转跌时)———例如07年10月6124点是大牛转大熊,该月的月线仍然收阳;08年10月1664点是大跌后转入中级反弹,该月的月线却是长阴,但都不因此影响其转势的性质。此外转势也有大、中、小之分。到底转哪一种,具体视方方面面的情况而定。对此笔者早前已有论及,这里不再赘述。
那么本周自2318点的逆转是大转、中转还是小转呢?鉴于酿成本轮下跌大趋势的诸多基本因素尚未透露出将要发生根本变化的迹象,现时就作出大转或中转的判断显然还缺乏充足的、令人信服的理由。尽管有汇金增持四大行助阵,但在指出警惕同一政策手段反复运用必然导致其边际效应弱化的同时,我们不应忽略市场规模剧增本身已使汇金入市力度大打折扣。今日近18万亿元的两市流通市值(本周均值),已非08年9月两市(流通市值4万多亿元)与09年10月(两市流通市值约10万亿元),汇金两次出手的杠杆效应所能撼动的了。我们只要将这几次汇金入市后A股的K线作一比较便可一目了然。只是目前仍有不少多头寄望于有配套的后续政策出台,一如08年时一样。姑不论势(形势)易市(市场)移、背景殊异,就算中央兵行险招再度恢复宽松政策,试问还会有当年四万亿元刺激经济与十万亿元天量信贷投放的大手笔吗?试问还会有彼时严重泛滥的流动性环境吗?正是由于社会融资量总体上不断收紧,才会有扩大股市直接融资量的举措。由此产生的A股市场长年超常供给与需求日渐萎缩的根本矛盾一日不改善不解决,一日勿奢谈牛市归来。
在2318点触底反弹后股指还能走多远?能像去年一样由2319点一气走到3186点吗?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本周二在低见2318点之后以2420点报收时A股两市的流通市值———178,820亿元。而去年7月2日再跌至2319点时(当日以2382点报收),该数量是123,906亿元!别看股指只差1点,市值却差了5.5亿元之巨!更严重的是:178,820亿元已逼近去年11月11日摸高3186点当日的A股两市流通市值204,593亿元(该日收市3147点)。换言之,别看股指现时只在2400点上下的位置,却和3000点时的流通市值差不多(去年11月4日股指收于3087点时当日的A股两市流通市值是179,783亿元)。既然大盘的重心下降了这么多,大家对于股指能Hold多高心里也就应该大体有数了———你就不妨把股指当作现已攀至三千点一带的位置为考虑。
阮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