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二次并购奇梦达 贯通产业链上下游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浪潮,并购,奇梦达,云计算
  • 发布时间:2012-01-10 14:48
  近日,我国首条高端集成电路存储器封装测试生产线在济南上线投产,该生产线是浪潮继2009年并购德国奇梦达研发中心后,对其整条封装测试生产线的又一次“抄底”收购。

  以1亿元人民币并购价值5亿元的封装测试生产线,彰显了浪潮做全集成电路存储器产业的决心,更为重要的是,它健全了浪潮在云计算时代贯穿上下游产业链的实力,为浪潮自身在云计算核心装备——服务器、存储、云端产品实现芯片级的研发、制造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全产业链布局

  2009年8月,正值金融危机蔓延全球,浪潮以3000万元人民币“逆市”收购奇梦达中国研发中心,向产业链上游延伸的拓展在当时引起了业界不少质疑。在这两年中,奇梦达研发中心与浪潮高效能服务器与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构筑了集成电路研发平台,并承担了两个“核高基”重大专项——高性能低功耗动态随机存储器产品研发项目和嵌入式存储器IP核开发及应用项目,推出中国第一款基于65纳米工艺设计的大容量动态随机存储器,打破了国外厂商长期以来对我国动态随机存储器芯片市场的垄断。

  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表示,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通过资本运作和国际并购,实现对产业资源尤其是核心技术的掌控这一战略目的,对于打破产业持续发展的技术壁垒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在,对奇梦达的二次并购意味着浪潮将集成电路产业从研发端向生产端扩展,开始全产业链布局。这条位于葡萄牙的生产线是奇梦达在欧洲重要的存储器生产基地之一,采用世界先进水平的FBGA(细间距球栅阵列)封装工艺。通过这次并购,浪潮获得了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端集成电路封装制造能力,至此,在集成电路的研发、晶圆制造及封装制造的整个产业链,浪潮已经占据研发及生产两端,初步建立起包括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和芯片应用在内的集成电路存储产业链。“先两头、后中间是我们的战术,最终,浪潮的目的肯定是做全集成电路产业链。”浪潮集团副总裁高传贵在接受《计算机世界》报采访时表示,浪潮的战术是先做最直接面对客户的两端,以此充分了解客户需求,投产后的浪潮集成电路封测生产线年产能可达6000万颗高端存储芯片,年销售额将超过1亿美元。

  云时代的谋划

  去年,浪潮集团宣布整体向云计算厂商转型,并选择重点发展云基础装备、云操作系统和面向行业的云应用系统。此次,浪潮二次“抄底”收购奇梦达,完善集成电路存储产业链,更深层次的用意是继续强化软硬一体化优势,并且在最为前端的芯片产业为云计算战略筹谋。

  存储器是云计算基础装备的核心器件,对云计算基础装备的性能十分重要。浪潮坚持向产业链上游核心领域拓展,依托浪潮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电路研发设计平台,形成了与世界同步的芯片级研发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自主研发出一系列云计算基础装备,包括32路高端容错计算机、海量存储、高密度服务器、集装箱数据中心等,为构建自主、可控、安全的云计算基础架构平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浪潮的云计算架构中,涵盖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及SaaS(软件及服务)三个层面,贯穿云计算产业上下游,而作为信息产业的“粮食”,存储器占据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四分之一以上,更是IaaS层的基础核心部件,实现集成存储器的国产化,是实现云计算全产业链国产化的必要路径。高传贵表示,未来5年,浪潮将在济南出口加工区建设专业化的集成电路产业园区,规划总投资30亿元,计划建成世界先进水平的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和规模化封装测试生产基地,逐步建立起我国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本报记者 何源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